第(1/3)页 “诸葛孔明?诸葛玄的侄子?” 刘表听到这个名字后稍稍一愣。 这个名字他倒是不陌生,他记得此人是他曾经推举给袁术的豫章太守诸葛玄的侄子。 当初诸葛玄被朝廷派来的人接任了太守职位,所以前来投奔他,那时候诸葛亮就跟在诸葛玄的身边,因而他有些印象。 “正是。”庞德公点头道:“诸葛孔明之才,当世罕见,比老夫的从子庞士元都更胜一筹。” 刘表闻言心中顿时一惊。 庞统可是南州士子之首,年轻一辈中的翘楚,这名不见经传的诸葛孔明,才能居然胜过庞统? 虽然心中不太相信,但出于对庞德公的尊敬,刘表没有直接开口质疑,只是委婉地说道:“庞公,我记得这诸葛孔明还很年轻,当年我见他之际,他只是个少年郎而已。” “如今……他才刚到及冠之年吧?” 庞德公听出了刘表的意思,笑道:“才能大小与年龄有何干系?士元也不过二十三岁,仅比孔明年长三岁。” “但他们二人毫无疑问是不世出的英才,我称曾以凤雏比士元,而孔明则是卧龙。他们其势已成,只待一个展露锋芒的机会。”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矣。” 听闻此言,刘表大为震惊。 因为如庞德公这样的名士是不会轻易对人做出评价的,而“卧龙”、“凤雏”无疑是分量极高的评语。 庞统身为南州士子之首,得“凤雏”之称当之无愧,但诸葛亮毫无名气,居然能被称为“卧龙”? “庞公……此言非虚?” 刘表目光炯炯地盯着庞德公,声音都隐隐带上了些激动之意,很明显被庞德公的话给说动了。 庞德公指了指一旁默不作声的司马徽,说道:“我所言真假与否,荆州牧向德操问一问便知。” “孔明和士元一样是他的弟子。” 刘表再度吃惊,将目光投向司马徽,他可不知道司马徽还有诸葛亮这个弟子。 司马徽看了一眼庞德公,点头道:“孔明的确是我弟子,不过庞公此言过誉了,他现在还太年轻……” 但刘表此时哪里还听得进这些话。 他只当司马徽是在替弟子谦虚。 能被庞德公这么评价,又和庞统一样被司马徽收为弟子的人,绝对是不世出的贤才! “多谢庞公举荐!” 刘表起身向庞德公深深行了一礼,然后便离开屋子,匆匆告辞离去。 他要赶紧派人去请诸葛亮! 目送刘表的马车远去,司马徽再也忍不住了,痛心疾首地对庞德公道:“尚长,你怎能将孔明举荐给刘景升?” “刘景升此人绝非人主,否则你我二人当初岂会不受他之邀,为他效力?” “你应该清楚,适合孔明发挥的地方在朝堂、在天下,而不是在这小小的荆州,何况他眼下还这么年轻!” “伱真是害苦了孔明啊!” 司马徽的脾气极好,人送外号好好先生,但此时他却有些克制不住怒气了,因为庞德公在把他最看重的得意弟子往火坑里推! “德操生气的模样倒是少见。”庞德公哈哈一笑,随即给他解释:“孔明眼下缺少名望,我这么做只是为了给他养望而已。” “你放心吧,以孔明之才,难道会看不出刘表非明主?他是不会为刘表效力的。” 一是出身,二是名望。 如果没有这两样东西傍身,那想要得到重用、施展才华,必然会举步维艰。 诸葛亮出身诸葛氏,父亲是泰山郡丞,叔父是豫章太守,出身肯定是足够的,所以眼下最欠缺的就是名望。 所以他此举意在给诸葛亮扬名。 否则没有任何名望之人,岂能入天子之眼? 得了“卧龙”之称,又有刘表主动招揽,至少在荆州这块地方,诸葛亮必然会声名鹊起。 听完庞德公的解释后,司马徽才放下心来,苦笑道:“庞公你可真是吓了我一跳。” “罢了罢了,来喝酒喝酒。” 说完重新端起酒樽,与庞德公继续喝了起来。 …… 拜访完庞德公,刘表马不停蹄地从鹿门山返回州牧府,第一时间将长子刘琦喊了过来。 “父亲,您有何吩咐?” 刘琦走入书房,躬身问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