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凭着他对钱士林这么多年的了解,这位两朝元老做事从来不会无的放矢。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极少会出现意外之状况。 他看人亦如此。 现在他忽的看中了陈小富,这背后是不是有自己未知的深意? 他躬身一礼,小意的说了一句:“晚辈知道了,从此后,晚辈对陈公子当……马首是瞻!” 钱士林微微一笑未置可否。 他提笔蘸墨,当真给女皇陛下写了一封信! 临安有三封与陈小富紧密相关的信送往了帝京。 一封是临安学政黄大人写的。 这封信是送去给帝京国子监监正大人康柄辉康老大儒的。 毕竟大周学政归国子监管辖,小小的临安学政并没有上达天听的权力。 在这封信中,黄灿一五一十的将陈小富在临安书院之表现写了下来,也提起了他两次伤人事件。 当然也附上了陈小富所做的那道下联,那两首回文诗,还有那两首词。 他之意,在于表达临安又出了一位大才子,希望国子监知道这件事,知道这临安还有自己这个负责任的学政在此。 便是邀功之举。 这第二封信是钱士林钱老大人所写的。 这封信直接送往了帝京的皇宫,是要送到女皇陛下的手里的! 在这封信中,钱士林将陈小富前后之变化写了个清清楚楚,当然也将他的对联诗词一并寄了去。 信的末尾写了这样一段话: “老臣读其诗词如饮甘露,即安大才,可堪大用!” “此子常人难以雕琢,唯有陛下许能令其成玉。” “老臣唯一担心的是此子年少颇为锋锐,陛下若能握其柄,许可利其刃!” “陛下前次给老臣的信中所说之忧……老臣以为此子或可为卒,有陛下之助,他当能过其河,为陛下开路。” “破局这种事,当局内已牢不可破的时候,可试试从外部而破,这便需要一把锋利的刀。” 这第三封信是从西子湖中的那处赏月楼寄出去的! 写这封信的人……她是赏月楼的花魁红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