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天微微亮,老鬼在帝京的南门与女皇陛下的队伍汇合,向南而去—— 这并不是去河南道的方向。 这是去江南的方向! 他没有猜错,女皇真的是要去临安。 似乎陈小富那小子比河南道的灾情更重要。 …… …… 帝京再次因临安的那个私生子的故事而沸腾。 曾几何时在帝京所有人的嘴里,开阳神将府的那个放在临安的私生子,他就是大字不识几个白痴,就是软弱无能的懦夫! 可现在,仿佛在一夜之间,他竟然成了才高八斗甚至能与大儒比肩的大才子! 这消息是炸裂的。 是令帝京所有人难以置信却又津津乐道的。 “可别不信,就是在六月十九的那天……也就是两个月前,这位私生子在临安书院以一己之力战临安书院三千学子!” “另外还有徐老大儒的十二弟子!” “你们要知道徐老大儒那十二弟子可是齐国最杰出、最优秀的少年郎!” “人家是要来参加明年秋的书山文会的!是奔着夺取书山文会魁首来的!” “可偏偏他们在临安书院遇见了那位私生子……还在对联诗词上输给了那位私生子!” 有人惊诧的放下了茶盏,问道:“老余,你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莫非你有亲眼见到?” 那叫老余的中年人摆了摆手:“我虽未曾亲眼见到,但我祖籍是临安人啊!” “这不,就在前天,我那老表王朝西来帝京买粮——他在临安帮他哥哥王玉果做粮食生意——他亲口给我讲的!” “他侄儿王子贤就在临安书院读书,这还能假的了?” “他说六月十九那天,临安万人空巷,数万的人都去了临安书院,每人还花了十两银子买了啥门票才得以进去。” “数万人见证了那私生子大败临安书院的三千学子和齐国那十二天才少年!” 这时,隔壁那一桌的一名茶客也说道: “此事是真的!” “陈小富所做的那两首诗和两首词都已经在帝京传扬开了!” “他揍了左相府潘公子一事……也传扬开了!” 有人惊诧:“潘公子怎的也去了临安?” “谁知道呢?许是因为安小薇和梁郡主去了临安吧。” “……安大才女也去了?那他们之间的事……?” “挑明了!” “安大才女还在花溪别院住了足足半个月!” “听说郎情妾意,相处极好,听说明年秋他们就要成婚了。” “……” 帝京的街坊们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他们与陈小富往日无怨近日无仇,所以这位私生子这突然间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这对他们而言无所谓好与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