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是所有人未曾见过的陈小富的另一面。 他击节而诵,击节时动作很是夸张,诵读时那张漂亮的脸上神采飞扬。 可若是仔细看去,却能见他的眼底隐隐有那么些许……无奈和彷徨。 徐子州在临安书院见过安静的陈小富,也见过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陈小富。 安静的陈小富是书生的典范,他的一举一动皆带着儒雅的气息。 动手打人的陈小富……好吧,那时候的他极为狠厉,身上的气息令人心悸。 但这时候击节而诵的陈小富,看似不羁,看似洒脱,这首散曲听起来也是一股子自娱自乐的味道。 可偏偏徐子州却从这击节中,从这首散曲里听出了陈小富内心深处的无力的愤怒。 或许并不是愤怒。 仅仅是无力去改变,便萌生了退意,想要逍遥快活在人间。 徐子州忽的想起四月时候在临安书院外面与陈小富的第一次见面—— 就在临安书院外的牌坊前,他问过陈小富一句‘公子求啥’。 陈小富答: ‘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我之所求,便是自省、自行、自醒,今日无碍明日无忧!’ ‘你老可以理解为……闲鱼!’ 那时他知道了陈小富有着比肩大儒之才,可偏偏这小子又胸无大志。 徐子州并没有料到陈小富能走入帝京,能成为监察院的御史。 对此,身为齐人的徐子州是高兴的,认为陈小富这条‘闲鱼’总算是翻了个身从昔日的无所求中走了出来。 他开始有所求! 他入帝京这个把月所做的一切,皆是他有所求的表现。 徐子州自然希望陈小富能更上一层楼。 今儿个陈小富对百姓苦这个事进行了一番解说,这番解说在他听来有破绽,并不能完全自圆,但这番见解至少令他徐子州开了眼界。 让他这个大儒明白了两个曾经从来不会去在意的道理—— 国家的财富,是百姓创造的! 百姓于乱世之苦,在于付出。百姓于盛世之苦,在于承重。 对此,徐子州在细细思量之后深以为然。 可惜,对百姓之苦如何解脱陈小富却只说了两个字:无解! 接着他便不愿再说这个话题,他竟然临场再做了一首曲,曲中之意与此前他在临安之意相合,没了斗志,放下了执念,起了避世之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