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那些曾经在“星见塔案”里,负责在地球大气层上方调整“棱镜”,现在化作阿笠博士一颗颗看向地面的眼睛。 这种感觉,阿笠博士曾在RSI值过低的情况下体会过,除了现在他的眼睛和大脑变得更多些以外,没有什么不同。 虽然那种虚无和寒冷,在自己每次“接入”设备时,都会将他紧紧地包围起来——为了更快地将一切纳入对未来的计划,阿笠博士直接接入了一台【循环计算机】。 在那一千双手、一万只眼、无数的大脑的“包围”下,那些多余的感官轻易地淹没了阿笠博士,如果不是借助时间晶体的帮助,借助面具的帮助…… 在阿笠博士的眼里,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彼此融合成一组数据,它们的外观变得模糊,看起来毫无二致。 而他就站在这间“囚笼”了,然后向自己的“手”下达命令,从“嘴”里吐出“纸条”。 “你就使劲糟蹋自己吧,阿笠。” 面具不住地叹气,作为【故事时间线】曾经留下来的,最“阿笠博士”的阿笠博士,它试过帮自己分担过一会,然后这件事就被阿笠博士强行制止了。 “我必须在柯南的面前,还是那个‘阿笠博士’。”阿笠博士叹了口气,对他来说,离开这间房间反倒像是一种休息了,“那个孩子需要关心,” 而那张躺在桌子上的,阿笠博士的脸就苦了下来。 它的胡子沮丧地耷拉着,当他对视着面前的“自己”时,它发现自己竟然对阿笠博士一无所知—— 自己说的是实话吗? 他那充满关心的语气,到底是出于内心对于柯南的关心,还是出于那些冰冷的计算,又或者,单纯是为了让我安下心来的表演? …… 甚至,当今天早上,自己明明就戴在自己的脸上,在面具和阿笠博士融为一体。 当时,戴上面具的阿笠博士,就开着那辆甲壳虫汽车,笑眯眯地将灰原哀送到校门口。 这位关爱孩子的老人,就嘱咐她、希望她暂时将那残酷的过去放到一边。 “你其实可以交些朋友的,小哀。” 阿笠博士脸上就显露出一种对于“问题儿童”发自内心的关心,一个慈祥的老人,对于孩子的关心。 “而且我今天早上又想了一想,就算你要和柯南那个孩子,开那个玩笑的话,其实我也不会反对哦?” “我才不会像一个小孩子一样那么做。”灰原哀冷冷的声音就从副驾驶响起,“博士,你是说工藤新一知道一些关于那个组织的情报对吧。” “啊!这个……”阿笠博士就不自觉地压低了声音,“你不要告诉柯南这是我告诉你的哦,他这三天好像就是去调查那个案子了,就是制药厂的那个案子。” …… 而发生的这件事情,甚至让面具本身都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直到自己被摘下来,“阿笠博士”才意识到,那些完全符合自己特质,或者说“人设”的行为,是如何和那些现在浮现在阿笠博士面前的计划,精妙地融合在一起的。 甚至,当两条时间线短暂地嵌合时,面具试过挖掘阿笠博士的真实想法。 它当时就被那无限延伸的台阶,无限宽阔的大地,无限向上的山峰给困住了。 当“阿笠博士”站在那些记忆、那些历史之中时,它看到的是无数个自己的回声,是那些随机的色彩、线条和图案。 它看到一个老人的影子,无数老人的影子,这些孤零零的影子,正在艰难地爬坡,思考。 面具就看到阿笠博士将自己的一切展现在自己的面前,就看到—— 对于阿笠博士来说,就连“我是谁”这个问题,都已经不重要了。 既然你都不能确定到底哪一个才是【阿笠博士】,又怎么确定他真实的想法呢? 甚至,在灰原哀从汽车上走下,阿笠博士将自己从他脸上取下来的时候,面具意识到,它甚至没有因为那些自己看到的内容,发生一点改变。 “阿笠博士”,居然仍是“阿笠博士”。 这让面具内心的疑惑更加泛滥—— 它便不确定自己刚刚看到的那些场景,是否是阿笠博士为了争取到自己的理解做出的伪装? 又或者,那就是他真实的想法? ——作为第一个了解到世界真相的“剧情人物”,阿笠博士的经历,让他对自己、对自己“人设”的挖掘比任何人都深远。 也许现在,只有一个乌丸莲耶才能与之相比。 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他们正处在关于“人设问题”上,两条不同的前进方向上。 当然,对于面具来说,它便只能让自己像一个真正的阿笠博士一样,开始叹气、开始抱怨,以及像一个老人,唠叨着提一提自己的看法。 就像现在,面具看向面前的屏幕,看向伸手拿向自己的自己。 “反正最后计划成功了,咱们的神也会把这一切纠正过来的,对吧?”它问道。 “是我们。” ——阿笠博士这样回答它。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