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工藤,我记得我说过,如果你频繁服用解药的话,后面它会失效的越来越快。” 面对着偷偷服下解药,只为了和毛利兰打个电话的工藤新一,灰原哀很不满。 “你这样我又要多做一些解药备用了,你知不知道这件事——” “拜托拜托!” 柯南当时就露出一脸抱歉的笑容,“我已经很久没有和小兰见面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是说以现在的样子和她见面。” “而且我只吃了一点——” “就是因为这样我才生气!” 灰原哀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愤怒,“你以为这是喝可乐吗?” “只吃一点?!你只让自己变回去了一个小时!” “短时间服药反复发作,会让你的免疫系统更加觉得这种情况不正常!” “我还得多做几批备用解药,你知不知道有多麻烦?” “呃……你之前也没说……”柯南的声音就在灰原哀的注视下变得越来越小。 再然后,他就被从别墅里“请”出来了。 当然,柯南也有自己的理由。 在自己记得的电话号码打不通后,他觉得要试试,能不能让毛利大叔联系上GSSRA那边。 “嗯,一定是这样。” 柯南心里回忆了一下灰原生气时的表现,“绝不是因为自己需要‘冷静’一下。” 结果—— 自己就在门口碰上这个糊涂侦探。 柯南瞥了一眼毛利小五郎,看着他手里拿着的那份委托,或者那封信。 邮箱里只有这一封信。 “拜托拜托拜托——一定不要是找猫或者抓小三……” 毛利小五郎的念叨,让柯南忍不住躲在他身后窃笑起来,甚至连带着让他心情也变得好了些许。 然后,他就看到这个糊涂侦探,激动地从一个信封里抽出一张支票。 “哈哈哈!现在我毛利小五郎的名声,都能得到委托人如此的信任了!” “一百万円!我看看委托的内容是——” 毛利小五郎将那张折起来的委托信打开,然后,他的神色在一瞬间变得古怪起来。 和自己之前遇到的好像有点不一样。 这封委托信好像是用报纸上剪下来的文字“写成”的。 毛利小五郎轻轻念出上面的文字: “下次满月之夜,在月影岛上影子将再次开始消失,请你调查——麻生圭二。” “月影岛!”柯南不由得惊呼出声。 “怎么?柯南小子你也知道这个岛吗?” 毛利小五郎有些奇怪,他顺带着从信封里摸出最后几样东西——通往月影岛的三张船票,然后低头看向柯南。 “啊咧咧!我只是觉得这个委托的内容听起来好奇怪呢!” “总之,既然对方已经把船票寄过来了,还提前付了钱得话……” 小五郎有些狐疑地看了眼面前的小鬼。 他总觉得这有点巧合,但更巧合的还在后面。 因为他下一秒看了一眼船票后面的时间,眼睛立刻瞪大,叫喊起来。 “什么?!登船时间是今天下午两点半?!” 事务所里的三个人,都在下一刻把目光投向墙上的挂钟。 现在是,中午13点33分。 “小兰!我们现在就要赶路了!” 毛利小五郎现在简直像忙于赶车的福尔摩斯一样。 他急匆匆地从房间里拖出他的行李箱,然后瞪了一眼还站在一边的柯南。 “柯南小子,你要去吗?!要去的话就快去收拾东西!” “啊!我这就来!” 没有给柯南留下任何用于反应的时间,一行人在几分钟里就匆匆把东西都收到车子的后备箱里。 然后,随着排尾管冒出一缕黑烟,一行人立刻出发。 …… 而大概两个小时后。 随着登上渡轮的柯南,总算从行李箱里摸出自己的手机,编辑好一条短信发出。 几分钟后,他就在甲板上收到了灰原哀的短信。 “你竟然为了赌约偷跑!!!” 看着那字里行间表现出的愤怒情绪,柯南苦笑了一下,他打字回复。 “我会等你的,而且,我还没有带解药和滑板,这次是因为毛利叔叔接到了来自月影岛的一个委托。” “而且票只有三张,我总不能不去吧。” “我已经查到了这艘渡轮的名字了,我会记下它的航海路径,灰原,你和博士可以尝试……” “尝试偷渡吗?!!” 柯南的回复,让灰原哀咬了咬牙,她继续打字宣泄她的愤怒。 “工藤新一!先说好,如果在我还没有上岛,你就找到了指针的话,我是不会认那个赌约的!” 看着双手在手机键盘上疯狂打字,正在和柯南激烈“辩论”的灰原哀。 “那个——小哀?” 阿笠博士从门口探出脑袋,他脸色古怪,冲着灰原哀晃了晃自己手里的手机。 “我好像找到了一个一天后去月影岛露营的团体票?” 博士的声音带着些许苦恼,“不过他们最少都需要五个人。” 灰原哀反应很快。 “博士!那些少年侦探团的孩子!” 实际上这一点也不错。 对于灰原哀在电话里提出的,将她的入团仪式和一场秘密露营结合起来的提议。 以及最重要的—— “什么!柯南那个家伙又偷偷去破案了?!” 面对灰原哀的“告密”,元太、步美和光彦,这三个孩子反应完全一模一样。 “他怎么能又抛下我们!我们要去找他!” …… 事实证明,也许毛利小五郎在推理的方面,尚且有待加强。 但他在排除错误选项的上的能力,是没有丝毫的削减的。 再加上毛利兰的“幸运”。 结果不言而喻。 如果是曾经的毛利兰,也许她早已在心中预感的帮助下,发现那隐藏起来的端倪了。 而对于阿笠博士来说,他今天早上则忙着为帮小哀制作新的解药。 而柯南的突然出发,会很快引来三个孩子——他不会有时间再去地下室了。 更何况那看起来只是毛利小五郎的“又一次”日常碰壁。 但现在,空无一人的事务所里,那本刚刚还没来得及放回抽屉里的案件集,就被一阵清风轻轻吹开。 如果将案件集旋转九十度,并沿着书脊,用“放大镜”去仔细地观察那些异常模糊的噪点。 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些模糊的痕迹—— “工藤新一和服部平次,摄于■■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