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集-《史册》


    第(2/3)页

    据史料记载,1799年12月14日凌晨2-3点钟,华盛顿从睡梦中醒来,自觉呼吸困难和吞咽疼痛。黎明时分,华盛顿让夫人Martha唤来了他的老友兼秘书Tobias Lear,请Lear为他放血约250毫升(放血是当时治疗各种疾病的常用方法)。上午10时,James Craik医师(70岁)和Gustavus Brown医师(52岁)相继赶来,检查完病人之后,初步诊断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经第二次放血,病情毫无改善。两位医师遂邀请Elisha Cullen Dick医师(32岁)前来会诊。在等候期间,这两位医师没有贸然采取切开引流的方法,而是第三次为华盛顿放血。下午3时,Dick医师赶到。会诊时Dick曾大胆提出为华盛顿施行气管造口术,但是未能形成决议。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三位医师决定第四次为病人放血。在短短的21小时内,华盛顿共放血四次,总血达2000毫升之多。放血之后,华盛顿的身体已极为衰弱,尽管如此,病人仍执意采取坐位,而不愿意静静地躺在床上。晚8时,华盛顿已不能服药,每次吞咽均几乎窒息。晚10时左右,病情似有缓解,10点29分,乔治·华盛顿停止了呼吸,三位医师站在床旁束手无策。

    推测

    关于华盛顿的死因曾有过种种推测,如白喉、膜性格鲁布、急性喉炎、扁桃体周围脓肿、路德维希氏咽峡炎、急性会厌炎等。格鲁布常见于儿童,通常无吞咽困难,而且在华盛顿的整个病程中,从未提到有犬吠样咳嗽,因此这一疾病的可能性不大。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华盛顿亦不可能死于扁挑体周围脓肿,理由如下:

    (1)在21小时内,扁桃体周围脓肿不至于形成全完性呼吸道阻塞;

    (2)三位医师曾相继检查病人,均未证实咽部有局限性脓肿。回顾华盛顿的病情,明显具有以下特点:发病急骤、吞咽困难、咽痛、发音含混不清、呼吸道阻塞、烦躁、死前短暂症状缓解,这些症状和体征符合一种耳鼻喉科急症--急性会厌炎。

    华盛顿死于1799年,当时喉镜尚未问世,如果应用间接喉镜检查,也许可以做出正确诊断,但是,间接喉镜检查对急性会厌炎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致死。假如当时采纳Dick医师的意见,及时施行气管造口术,则有可能挽救华盛顿的生命,但如果这位伟人在手术过程中死亡,那么医师们就要沦为千古罪人了。

    后世纪念:

    肖像纪念

    在今天,华盛顿的脸庞和肖像通常被作为美国的国际象征标志之一,并也成为了旗帜和国玺的图像。或许最普遍的就是1美元的钞票和25美分硬币上他的肖像了,在1美元钞票上所用的华盛顿肖像是由吉尔伯特·斯图尔特(Gilbert Stuart)所画的,这幅肖像同时也是早期美国艺术的重要作品。

    乔治·华盛顿和西奥多·罗斯福、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4位总统一起被卡尔文·柯立芝所选上,他们的脸庞被刻在拉什莫尔山的巨大石壁上,成为美国最知名的雕像群之一,也是美国的象征。其中,开国总统华盛顿的半身雕像列在第一位。他目光锐利,凝视前方,若有所思。

    命名纪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