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集-《史册》


    第(2/3)页

    拼音:sān huáng wǔ dì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人皇)

    五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黑帝

    含义:1.人物合称;2.历史时代

    词性:名词

    所处文化层:良渚-大地湾-仰韶-龙山文化

    起止时间:前9684----前2015年

    起止年限参考:三皇五帝年表

    相关文化遗址:良渚、大地湾、仰韶、龙山文化遗址

    所属地区:浙江、甘肃、河南、山东、山西

    历史渊源:

    三皇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之名备归己号,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河图括地象》:“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澹泊自然,与(北)极同道“。天地初开便有天皇,且与北极同道,其身份极崇高。《路史》:“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杳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后著作在原始意义上的远古三皇基础上增补了前后三皇,故有前三皇、中三皇、后三皇之分,合为九皇。

    前天皇、地皇、人皇

    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杳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语出《路史》),书传记载毕竟有限,前三皇年代何久,姓名何谓,治国何如皆不可考也。唯三皇之号曰天皇曰地皇曰人皇久而不失。《潜夫论·五德志》:“闻古有天皇、地皇、人皇,以为或及此谓,亦不敢明。“《路史》: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杳民付祖骗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天皇地皇人皇开治各二万八千岁」。(语出《三皇经》,《路史》引)

    中天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