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美利坚合众国-《史册》


    第(3/3)页

    国家外交:

    外交政策

    美国具有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其外交政策走向一直是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美国的外交关系规模是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华盛顿特区都设有大使馆和派驻大使。以色列、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被视为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只有少数国家没有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包括古巴、伊朗、朝鲜、索马里和苏丹。

    随著国力渐增,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海外,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开拓。为此,美国占领了太平洋的许多领土,包括夏威夷和菲律宾,迫使日本开放贸易,并与欧洲列强竞争在中国的影响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联合国的创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名永久会员之一。

    冷战期间,美国最初试图限制苏联于世界各地的影响力。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加拿大和10个西欧国家共同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以联合盟国对抗任何向北美和欧洲的军事入侵,后来又有14个欧洲国家陆续加入了这一共同防御联盟,包括土耳其和一些前华沙条约成员国以及部分苏联加盟共和国。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继续实施全球战略“再平衡”,巩固与传统盟友关系,提升与新兴大国关系,推动建设“多伙伴世界”。加大对亚太投入,促进中东国家“民主转型”,保持跨大西洋关系稳定。继续从阿富汗撤军,推进防扩散。大力实施“出口倍增”计划,开展经济外交,拓展全球市场,应对欧洲债务危机。

    2014年12月17日,美国决定与古巴恢复正常关系,并放宽多项执行了50多年的制裁措施。同日,两名遭古巴扣留的美国公民获释。作为交换,美国宣布释放三名古巴特工人员。

    2019年1月23日下午,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与美国断交,并要求美使馆人员72小时内离开委内瑞拉。当天,委内瑞拉反对党派在首都加拉加斯发起大规模游行,反对党领袖、委内瑞拉议会领导人瓜伊多宣称为该国“临时总统”,随即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拉美多国领导人表示承认,引发马杜罗强烈不满,宣布与美断交。

    对外关系

    同欧盟的关系

    美国与欧盟总体上是盟友关系,在重大的国际事务中,美国与欧盟的原则立场基本一致。奥巴马政府表示,在北约东扩、俄罗斯、阿富汗和伊拉克问题上将更多开展外交活动,更愿意听取欧洲方面的意见。

    同俄罗斯的关系

    美国与前苏联曾经是两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和军事领域竞争激烈。“冷战”结束后美俄关系发生变化,在防扩散、朝核和伊朗核问题等重大问题上,美国需要俄罗斯的合作。奥巴马政府执政后,美俄关系经历“重启”,两国关系不断改善。2014年3月,受乌克兰问题影响,美俄关系出现紧张。

    同日本的关系

    美国继续巩固与日本的同盟关系。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海啸及核泄漏灾难后,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等发表讲话,对日本表示慰问,并派军舰、救援队、核专家等助日救灾,承诺与日本建立“公私伙伴关系”,帮助日本灾后重建。

    同中国的关系

    (一)建交时间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及两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概述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上海公报”明确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5年12月,美国总统福特应邀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1979年1月,应美国总统卡特邀请,中国领导人访美,揭开了中美关系史的新篇章。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中美“八·一七公报”。美国政府重申,“美国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美国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美国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最后解决”。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八·一七公报”),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建交以来,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等广泛领域开展了交流与合作。

    同朝鲜的关系

    自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至2014年,朝鲜与美国经过多次接触与谈判关系基本没有进展。2013年2月朝鲜进行核试验,引发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广泛谴责,并决定终止1953年所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宣布不受制于互不侵犯条约。朝美关系被国际媒体视作“篮球外交”。

    同越南的关系

    1995年7月建立外交关系。1997年5月双方首任大使抵任。2006年越美关系得到重要发展。5月,越美就越加入WTO达成协议,结束双边市场准入谈判。11月,美国不再把越南列入“宗教特别关注国家”。12月,美国国会表决通过法案,给予越南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待遇。越美经济、贸易、投资关系继续迅速发展,2006年越美双边贸易额达97亿美元。

    风景名胜:

    概况

    旅游产业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美国旅游业产值达1.2万亿美元,支持了76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国际游客在旅游及其相关产业上的消费达到了创纪录的1530亿美元。美国商务部预测,未来5年美国旅游业将年平均增长4%至5%,2012年来美旅游的国际游客人数将达到6540万人次。2012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份签署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行政命令,并责令商务部长和内政部长牵头成立工作组,就促进旅游业制定战略规划。美国国务院宣布将简化部分赴美签证申请人办理签证的手续,并为符合条件的首次申请人提供免面签的待遇。

    自然遗产

    美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它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国家。在大平原的西部大山区,有著名的大峡谷国家公园和黄石国家公园;靠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区有风光绮旎、阳光灿烂的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和洛杉矶就位于此。在北部近加拿大边界附近,有著名的五大湖游览区,其中最壮观的景点是尼亚加拉大瀑布。此外,位于美国西面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也是全球闻名的度假胜地。还有适于冒险者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美国共有21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其中2项与加拿大共有),其中包括8项世界文化遗产,12项世界自然遗产,1项双重遗产。

    著名建筑

    白宫

    北接拉斐特广场,南邻爱丽普斯公园,与高耸的华盛顿纪念碑相望,是一座白色的二层楼房。白宫从前并不是白色的,也不称白宫,而被称作“总统大厦”、“总统之宫”。1792年始建时是一栋灰色的沙石建筑。

    从1800年起,它是美国总统在任期内办公并和家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在1812年发生的第二次美英战争中,英国军队入侵华盛顿。1814年8月24日英军焚毁了这座建筑物,只留下了一付空架子。1817年重新修复时为了掩饰火烧过的痕迹,门罗总统下令在灰色沙石上漆上了一层白色的油漆。此后这栋总统官邸一直被称为“白宫”。1901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正式把它命名为“白宫”,后成为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国会山

    国会山也就是通常说的国会大厦,指作为美国国会办公机构的国会建筑。它坐落在华盛顿特区国会山的顶部,国家街的东端。尽管地理上并不在华盛顿特区的中心,但是还是由于它的特殊地位而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1793年华盛顿亲自为大厦奠基,南北战争爆发后,有人提议停建该大厦,林肯总统却坚持要将高280英尺的大圆顶造好。国会大厦的圆顶已成为电视中美国政治新闻报道的最佳背景,圆顶内部是一个可容纳二三千人的金碧辉煌的大厅。

    自然历史博物馆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坐落于美国纽约曼哈顿区,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遥遥相对,占地面积为7公顷。综合罗马与文复兴样式是该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于1869年建成。

    美国总统山

    总统山,全名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美国总统公园,是一座坐落于南达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纪念公园。公园内有四座高达60英尺的美国前总统头像,分别是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西奥多·罗斯福和亚伯拉罕·林肯,这四位总统被认为代表了美国建国150年来的历史。整个公园占地面积1278英亩,最高处海拔为5725英尺。公园由美国内政部下属的一个分局——国家公园管理局进行管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