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瑞士联邦-《史册》
第(3/3)页 此外,瑞士还设有联邦行政法院和联邦刑事法院,负责审理行政申诉或上诉案件、渎职案件及恐怖袭击、泄密、叛国、洗钱等特殊刑事案件。
政党
瑞士大小政党共有30多个,主要政党有:
(1)人民党(SVP),法语区称中间民主联盟,1971年由农民党和民主党合并组成。现任zhuxi马克·谢莎(Marco Chiesa)。
(2)自由民主党(FDP),法语区称激进民主党,1894年成立。zhuxi蒂埃里·布尔卡特(Thierry Burkart)。
(3)社会民主党(SP),法语区称社会党,1888年成立。双zhuxi玛蒂亚·梅耶尔(Mattea Meyer)和塞德里克·韦尔姆斯(Cédric Wermuth)。
(4)中间党(Die Mitte),2021年1月由基督教民主人民党(CVP)和公民民主党(BDP)合并而成。zhuxi格哈德·普菲斯特(Gerhard Pfister)。
(5)绿党 (GPS),建于1983年。zhuxi为巴尔特哈萨·格莱特里(Balthasar Glättli)。
(6)自由绿党(GLP),建于2004年,自200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参选。zhuxi约尔克·格罗森(Jürg Grossen)。
(7)新教人民党(EVP),建于1919年。zhuxi莉莉安·施图德(Lilian Studer)。
(8)瑞士共产党,zongshuji阿伊 。
政要
联邦zhuxi兼外交部长:伊尼亚齐奥·卡西斯,61岁,zimindang。医学博士。2007年进入联邦议会国民院,2015年任zimindang议会党员zhuxi。2017年9月补选进入瑞士联邦委员会,11月出任联邦委员兼外交部长,2022年1月起轮任联邦zhuxi(任期1年)。
经济情况:
概述
瑞士是世界最为稳定的经济体之一。 其政策的长期性、安全的金融体系和银行的保密体制使瑞士成为避税投资者的安全避风港。瑞士是世界上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均收入处在世界最高行列,同时有着很低的失业率和财政赤字。由于拥有发达的金融产业,服务业在瑞士经济中也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瑞士经济市场稳定且科技先进,于2011年瑞士就人均财富而言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包括金融及非金融资产)。依国际汇率计算,瑞士为世界第19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世界36大经济体;出口额及进口额分别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虽然瑞士公营事业的服务范围相当广泛,但瑞士的经济自由度仍居欧洲首位。瑞士依国际汇率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西欧及中欧主要经济体及日本为高;以购买力平价换算则居世界第8位。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为世界竞争力最强的国家,欧盟报告显示瑞士的创新力表现为欧洲最佳。瑞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居欧洲前列。于2005年,瑞士家庭收入中位数为96500瑞士法郎,瑞士经常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亦居世界前列。
瑞士为许多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瑞士营业额最高的企业为维多、嘉能可、贡沃尔、托克、雀巢、诺华、罗氏、ABB、摩科瑞及德科,其他较著名瑞银集团、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瑞士信贷集团、利乐包装、百乐嘉利宝、瑞士再保险及史华曲集团。瑞士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
制造业为瑞士最重要的产业,制造业以生产专业化学制品、药品及医疗产品、科学精密测量仪器、乐器为主。主要出口产品包括化学制品(34%)、机械及电子设备(20.9%)、精密仪器及钟表(16.9%)。服务业为瑞士另一重要产业,包括银行业、旅游业、保险业及国际组织等。
瑞士全国就业人数约380万人,瑞士就业市场较邻国有弹性,失业率也相对较低,不过瑞士的失业率从2000年6月的1.7%上升至2009年的4.4%。瑞士外国移民人口于2004年约占21.8%,约与澳大利亚相当。瑞士每工时生产总值居世界第17位,于2006年时为每小时27.44国际元。
瑞士为西方世界中私营部门较为发达且税率较低的国家,为发达国家中总税率较低的国家。瑞士经商容易度在178个国家中排名第26位。瑞士于1990年代及2000年代初期面临经济成长停滞,欧盟协助瑞士经济改革及整合。瑞士信贷集团指出瑞士仅有37%的居民拥有住宅所有权,比率为欧洲最低。于2007年,瑞士房屋及食物价格分别为欧盟25国平均的171%及145%,约为德国的113%及104%。
瑞士农业保护政策为瑞士自由贸易政策的少数例外,也导致食物价格较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显示瑞士市场自由度略低于部分欧盟国家,但瑞士国内购买力仍居世界前列。除农业外,欧洲国家与瑞士间的贸易壁垒相当少,瑞士也与世界各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瑞士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之一。
瑞士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实行自由经济政策,政府尽量减少干预。对外主张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2012年经济增幅为0.98%。
农业
瑞士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燕麦、马铃薯和甜菜。肉类基本自给,奶制品自给有余。
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农业就业人数约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6.6%。长期以来,瑞士政府相当重视农业 生产的发展。对农业长期实施补贴政策,诸如发放补助金,对山区提供特别补助,对主要农产品提供价格补贴; 限制和减少蔬菜和水果的进口;对农民提供无息贷款;支持农业的机械化和专业化;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普及重视农业知识。
2012年,农业就业人数24万,约占总就业人口的3.63%。
工业
工业是瑞士的支柱型产业,机械制造、化工、医药、高档钟表、食品加工是瑞士的主要支柱产业。工业技术水平先进,产品质量精良,在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除斯沃琪 、劳力士、雀巢、诺华、苏尔寿等著名大公司外,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
机械、电子和金属业
机械、电子和金属业是瑞士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包括冶金、机械工程、车辆制造、电子工业和精密零件加工等。产值占GDP比重约7%,就业人口占比8%。该行业是瑞士第二大出口行业,约有80%的产品用于出口。2020年,受疫情影响,该行业年销售额下滑9.8%,出口额为607亿瑞郎,较上年收缩11.2%,占瑞士出口总额的27%,出口产品主要包括机械、精密器械、金属、电子电气和交通工具。
医药化工业
医药化工产值占瑞士GDP比重超过5%,在全球医药化工领域居领先地位。产品多达3万余种,其中特种化工产品所占比重超过90%,是瑞士医药化工业的命脉和出口盈利的主要来源。主要产品大类包括医药和诊断技术、精细化工产品、维他命、香料香精、植保产品、兽药、工业用特种化工产品、染料和涂料等。该行业是瑞士第一大出口行业,2020年,该行业出口额为1164亿瑞郎,逆势上涨1.6%,占出口总额51.7%。
钟表业
钟表业是瑞士第三大出口行业。作为世界最大的钟表生产国之一,瑞士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钟表品牌,如斯沃琪 、劳力士、百达翡丽、天梭、浪琴等,产品以腕表为主,另有座钟和摆钟等。瑞士每年生产的手表中有95%以上用于出口。2020年钟表业出口169.8亿瑞郎,占出口总额的7.5%。
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业是瑞士最早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奶制品、咖啡、巧克力等领域的国际知名度较高,从业者近6万人。产品主要用于国内消费。2020年,瑞士食品和嗜好品出口额为86.9亿瑞郎,占出口总额的3.9%。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雀巢公司总部位于瑞士沃韦。
金融业
金融业是瑞士的重要经济部门之一。得益于健全的银行体系和先进的资产管理水平,瑞士被誉为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业务领导者。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为681亿瑞郎,占GDP比重为9.7%,其中金融服务业和保险业分别占5.1%和4.6%。根据2019年最新统计数据,瑞士全国共有银行246家。最大的城市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是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黄金交易市场。
中央银行
瑞士的中央银行是瑞士国家银行,相对于联邦政府有较大自主权,负责执行国家货币政策,其主要政策宗旨是在考虑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物价稳定。
商业银行
瑞士银行业包括大银行、州立银行、信用合作银行、外国银行、私人银行等。其中,瑞士金融监管局定义的“系统重要大银行”有四家,分别是瑞士联合银行(简称瑞银集团,UBS)、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莱 夫 埃 森 银 行 ( Raiffeisen Schweiz ) 和 苏 黎 世 州 立 银 行 ( ZürcherKantonalbank)四家大银行的资产负债总额占瑞士银行业近一半,包揽瑞士40%以上的国内信贷业务以及近40%的地产抵押业务。大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是:资产管理、股票管理、外汇交易、贵金属交易、信用证、担保及金融衍生交易,其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
瑞银集团和瑞士信贷银行与中国国内银行合作密切。瑞银集团在北京和上海设有分行,在上海、广州和深圳均设有办事处,主要从事证券、投资融资服务等业务。瑞信在上海设有分行,在北京设有代表处。
州立银行
瑞士共有24家州立银行,其中21家由政府提供无限担保。在组织形式上,除沃州、楚格州、汝拉州、瓦莱州和日内瓦州银行是混合股份制,其他19家州立银行都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官方性质机构,其自有资本来源于州,所获盈利的一部分也必须交给州政府。州立银行均属综合性银行,其优势领域是储蓄和地产抵押业务,同时为本州企业提供资产管理、有价证券和外汇管理、小型信贷、出口信贷及租赁等业务。部分州立银行为国有性质,可提供政府担保。最大的州立银行包括苏黎世州银行、沃州银行、巴塞尔州银行、卢塞恩州银行、圣加伦州银行和伯尔尼州银行等。
外国银行
外国银行是外国人持有半数以上股本和投票权的银行,主要来自欧盟国家(逾50%)和日本(约20%)。业务范围主要是国外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根据瑞士商报统计,2017年,瑞士共98家外国银行,资产负债表排名前三的银行分别是盈丰银行(EFG Bank AG),法国兴业银行和嘉盛银行(Bank J. Safra Sarasin AG)。2019年,在瑞士有71家被外资控股的银行和23家外国银行的分支机构。
保险公司
瑞士保险业发达。2019年,有198家保险公司受到联邦金融监管局监管,包括19家人寿保险公司、118家财产保险公司、11家补充医疗保险公司、25家再保险公司和25家专属保险公司。其中,瑞士保险公司为149家,其余49家为外国保险公司。从保费金额计算,保险主要标的包括人身、医疗、事故和机动车。主要企业包括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瑞士再保险公司、瑞士人寿保险公司、安盛—丰泰保险公司。2018年,瑞士保险公司的资产达5820亿法郎。
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1872年成立。1997年与英国最大的烟草集团BAT的金融保险业务分部(BASF)合并,组成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总部设在苏黎世。新集团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公司,员工约5.4万人。2019年盈利53亿美元。
证券市场
瑞士证券交易所位于苏黎世,为瑞士主要的股票、债券及期权等衍生工具的交易所,欧洲最重要的股票交易市场之一,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证券交易所之一。1995年由苏黎世、巴塞尔和日内瓦这三家有百年历史的证券交易所合并而成。此外,瑞士还有伯尔尼交易所,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瑞士证券交易所是SIX集团的一部分,该集团在证券交易和结算、金融信息以及支付交易方面提供全球性服务。
得益于其自我监管能力,瑞士证券交易所为国内外股票、债券、交易型交易基金(ETF)、交易所交易产品(ETP)、基金以及结构化产品的挂牌上市和交易提供了友好的市场框架条件。目前共有包括雀巢、ABB、诺华、罗氏等知名企业在内的251家企业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2020年,瑞士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额为1.75万亿瑞郎,营业收入为14亿瑞郎。瑞士证券交易所一个重要特点是集合了众多生命科学类企业,欧洲大型交易市场上超过1/3的生命科学行业的市场资本都在瑞士证券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信用卡使用
瑞士当地信用卡使用相当普遍。维萨卡和万事达卡使用十分方便,在绝大多数商铺都可以接受。2011年起,瑞士最大收单机构SIX-Multipay公司与银联合作,旅游城市的主要商铺可使用银联卡。瑞士SIX集团已启动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合作,未来有望在交通枢纽和主要商铺使用国内移动支付手段。
中瑞金融合作
瑞士共有6家银行(瑞士银行有限公司、瑞士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瑞士苏黎世州银行、欧洲金融银行集团瑞士有限公司、汇丰私人银行(瑞士)有限公司、瑞士银行盈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3家保险公司(丰泰保险公司、苏黎世保险公司和瑞士再保险公司)在中国共设立了8家代表处和5家营业性分支机构。
2013年5月,两国签署《中国人民银行与瑞士联邦财政部金融对话谅解备忘录》,宣布建立中瑞金融对话机制。2015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苏黎世分行获得瑞方颁发的营业执照,并被人民银行授权担任瑞士人民币业务清算行。1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与瑞郎直接交易,瑞郎成为第7个可直接与人民币进行交易的主要货币。2016年1月,建设银行苏黎世分行正式挂牌营业。2018年6月,工商银行苏黎世分行开业。2021年10月,中国银行日内瓦分行开业。
银行业
瑞士银行保密制度
银行为客户保密是指银行履行对客户所有事宜保持沉默的一项义务。这同时也是客户的一项权力,因为他们才是那些被保护数据和信息的主人。银行保密制度保护客户的个人权益。对私人权益的保护是瑞士法律的基础,也是联邦宪法明确规定的。
17世纪,瑞士银行业迎来大发展。一大批有钱人和精通银行业务的管理人才从法国和意大利来到瑞士日内瓦。他们带来的资金和技术使日内瓦的银行业在短期内有了跳跃式发展。同时,为了避免泄露这些人的财产状况,瑞士银行开始形成保护私人账户隐私的传统。1713年,日内瓦议会制定银行法,规定银行人员有责任记录客户信息,但是禁止将客户的信息透露给他人。
为保护银行客户安全,同时也为防止客户流失,1934年瑞士政府颁布《联邦银行法》,瑞士银行保密制度正式建立。该法律规定任何储户都可选择自己认为妥当安全的方式在瑞士银行开户存款,储户被允许使用化名、代号或数字来代替真实姓名。不仅开户存款时,可以委托代理人办理,而且取款或转账时,银行也完全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章程办理,财产的真正拥有者可以做到永不露面。该法律还要求银行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银行职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储户秘密,无论第三方是私人还是官方。若有违反,该银行职员及引诱其泄露信息的第三人,都将面临6个月至5年的监禁,以及最高5万瑞士法郎的罚款。保密协议终身生效,,会因为银行职员离职、退休、解雇而失效。
保密制度终结
瑞士银行保密法规在为其吸引大量境外存款的同时,也暴露出缺乏透明度的弊端,客观上为逃税和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瑞士因此和同样恪守银行保密传统的奥地利、卢森堡等国一起饱受外界诟病,长期被称为欧洲的“避税天堂“。
美国的施压
2009年2月19日,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为了避免被美国起诉,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做出妥协,被迫向美方支付7.8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并提供250至300名美国客户的信息。
2009年2月20日,美国司法部就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瑞士重新定义银行保密法,并要求瑞银集团交出其所有的5.2万个美国客户的全部资料。
2013年初,瑞士最古老的私人银行——韦格林银行在重压之下被迫关门停业。
2013年9月,瑞士联邦议会在一片争议声中批准了瑞士和美国去年底签订的一项双边协议,允许美国税务机构向瑞士银行中美国公民账户征收所得税;瑞士还将执行银行信息自动交换,向美国税务机构提供美国公民账户。
欧洲国家的不满
瑞士的邻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由于本国实行高个人所得税制以维持福利制度,有钱人往往将钱存进瑞士银行,以此来逃避本国的高税收。这引起了这些国家的强烈不满。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欧盟国家提出,在欧盟范围内也要执行银行信息自动交换,以确保所有欧盟公民对其全部收入公平纳税。面对欧盟大国的强大压力,卢森堡、奥地利先后作出妥协,同意提高银行透明度,放松银行保密规定。在此情况下,瑞士引以为豪的银行保密传统退出历史舞台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
2013年10月15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宣布,瑞士政府当天在法国巴黎签署《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成为该公约第58个签约方。
瑞士政府签署《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发出了一个明确而强烈的信号,即瑞士将与国际社会一起加强税务合作。签署这一公约是国际税务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这意味着瑞士银行保密制度走向终结。全球加强打击跨境逃避税行为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2014年5月6日,在巴黎举行的欧洲财长会议上,瑞士同意签署一项有关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这是一次决定性的举措,象征着瑞士几百年来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做法从此将成为历史。
瑞士共有312家银行和3382个网点,资产总额约2.8万亿瑞郎,管理资产总额高达约5.3万亿瑞郎,其中国内和境外资产分别占49%和51%。一项调查预计,2014年到2016年,瑞士25%至30%的私人银行可能都会倒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