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宰牲节

    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亦称古尔邦节。“古尔邦”意为“献祭”“献牲”,为朝觐功课的主要仪式之一,时间是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当日,朝觐者要进行宰牲。经济条件宽裕的musilin要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12日3天之内宰牲,逾期无效。

    军事体制

    孟加拉国军队是在穆吉布·拉赫曼领导的“民族解放军”和原巴基斯坦驻东孟加拉步枪队、东孟加拉联队以及巴军中孟加拉官兵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总统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总理掌握军队实权。陆、海、空三军分立,实行志愿兵役制。军队参谋长为各军种最高行政长官和军事指挥官。准军事力量包括边境戍卫队(原名步枪队)、乡村卫队、海岸警卫队、国家学员团和警察部队等。孟军总兵力14万人,其中陆军12万人,海、空军各1万人。准军事部队近463万人,其中边境戍卫队3.8万人、警察9万人、乡村卫队450万人。陆军参谋长为穆哈迈德·阿布杜尔·穆宾中将,海军参谋长为扎希尔·乌丁·阿哈迈德少将,空军参谋长为齐亚乌尔·拉赫曼少将。

    交通运输:

    公路

    孟加拉国公路局公开数据显示,全国公路总里程为22096千米,其中,国家级公路3906千米,地区公路4767千米,乡村路13423千米。孟加拉国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市内通勤尚无轨道交通,道路拥挤。当地研究机构最新研究表明,首都达卡地区每年因拥堵造成3700亿塔卡的损失,相当于国家预算的11%。

    孟加拉国的主要公路网由道路运输和桥梁部管辖。该部门负责制定和管理有关道路运输、国家公路和桥梁的规章、法规和法律。孟加拉国有4个部门负责国内交通运输。2007年孟加拉国道路总体规划估计了货运和客运的中等增长预测,在2005~2025年总体规划期间,货运和客运将增长6%。

    孟加拉国所有长度超过1500米的桥梁和隧道都由孟加拉国桥梁管理局(BBA)负责管理。根据《业务规则》,桥梁、收费公路、天桥、高速公路、堤道、环线等的实施和维修,均属BBA的职权范围。

    孟加拉国有潜力成为次区域的运输和转运中心。它与印度和缅甸接壤,在地理上靠近不丹、尼泊尔和昆明——中国西南部的关键交通枢纽。随着贾穆纳河上的班戈班杜大桥和帕德玛多用途大桥的开通,达卡~查图格拉运输走廊和其他战略运输走廊,将为孟加拉国与印度东北邦、印度西孟加拉邦、不丹和尼泊尔之间的贸易提供便利,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和国内交通到该国。

    铁路

    孟加拉国境内现有铁路2955.53千米,运营里程2655.93千米。孟加拉国铁路的主要特点是多种轨距共存,包括宽轨距、米轨距和双轨距。贾穆纳河(雅鲁藏布江)将铁路系统分隔为东、西两个区域,东区现有铁路1390.78千米,主要使用米轨标准,仅达卡至吉大港119.45千米铺设套轨,其余124.8千米正在扩建套轨。西区米轨线路531.15千米、宽轨线路682.19千米、套轨线路280.55千米。

    孟加拉国铁路公司(BR)是孟加拉国的国营运输机构,负责运营和维护孟加拉国的整个铁路网,其在多轨网络中运营着国际、城际和郊区铁路系统。为了提升铁路客运服务水平,铁道部于2011年从原交通部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作为孟加拉国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铁路几乎连接了44个居民区的所有重要地点,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孟加拉国铁路公司每天运营旅客列车348列,集装箱列车6列,货物列车20~25列。旅客列车中大多数为城际列车,城际列车运载了孟加拉国铁路总乘客的40.9%,大约贡献了总客运收入的83.6%。此外,孟加拉国铁路公司还经营着孟加拉国最大的内陆集装箱堆场,容量为9万标准箱。

    孟加拉国已开通首都达卡至印度加尔各答的铁路,其西北罗洪布尔、东北贝纳波尔也有铁路与印度连接。孟加拉国与缅甸尚无铁路连接。

    空运

    1985年,孟加拉国政府根据《孟加拉国民用航空管理局(CAAB)条例》成立了孟加拉国民用航空管理局。民用航空管理局是孟加拉国所有航空相关活动的监管机构。除了提供航空服务外,它还负责以孟加拉国国际地理边界为界的飞行情报区(FIR)内安全、快速和高效的空中交通。属于南非、以色列和台湾政府或为其运营或代表其运营的飞机,不得进入孟加拉国或在孟加拉国过境。

    孟加拉国民用航空管理局总共管理和维护3个国际机场和7个国内机场(其中2个未使用)和4个短距起飞和降落港口,以便航空公司在必要时,特别是在危机时刻提供便利。在孟加拉国民用航空管理局的14个机场和短距起降港口中,有13个是在补贴下运营的。哈兹拉特·沙贾拉尔国际机场是管理局唯一的收入超过支出的机场。

    目前,中国大陆至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航空线路有两条,一条是由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运营的北京—昆明—达卡航线;另一条是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孟优速航空分别运营的广州—达卡航线。

    水运

    孟加拉国是一个濒海的国家,有580千米长的海岸线横跨该国南部沿海,与孟加拉湾相连。这些临海的港口为孟加拉国提供了商业、经济增长和与世界其它地区的联系,孟加拉国高度依靠这些海港,其90%的进出口都通过这些港口进行。孟加拉国目前有3个海港,最大的吉大港和第二大的蒙格拉港已经全面投入运营,第三是帕亚拉港口已经部分投入使用,第四个名为Matarbari海港的港口即将开放,并很快全面投入使用。为了保持商业交易的顺利进行,合理发展,高效地管理和指导这些港口,它们都直接归属孟加拉国航运部管辖。

    孟加拉国河流众多,内河运输是货物和人员运输的主要方式。孟加拉国境内的河流总长度估计约为24000千米,约占其表面面积的7%。该国大部分地区由复杂的水路网络连接,在季风时期达到更广泛的规模,承载了超过50%的干线货运和25%的客运总量。在河流总里程中,有6000千米可在季风季节,供现代机械化船只通行,其中约3800千米全年可通航。数以十万计的乡村船只则可以在更为细窄的水道使用,作为数百年来在内陆和沿海水域航行的传统船只,它们是农村地区货物和人员的运输工具,发挥着关键作用。

    孟加拉国拥有的内陆港口和其它设施包括11个主要内陆港口、23个沿海岛屿港口、133个发射站和1000多个位于农村地区的小登陆点。孟加拉国内河运输局为约7000艘内河船舶提供引航设施。该局还管理约2000艘客轮的移动,维护22个内陆港口以及包括码头在内的约800个下水码头,大约6000千米的通航河道。

    社会福利:

    教育

    孟加拉国学制为小学5年、中学7年、大学4年。孟加拉国政府重视教育,规定八年级以下女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孟加拉国目前有126615所小学、20449所中学和9314所伊斯兰学校,学生可以选择用英语或孟加拉语接受教育。私立学校倾向于使用以英语为基础的学习媒体,而政府资助的学校则使用孟加拉语。孟加拉国的大学主要分为三类:公立(政府拥有和资助)、私立(私营部门拥有)和国际(由伊斯兰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经营和资助)。

    孟加拉国各大学隶属于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该委员会是根据孟加拉国总统命令(1973年第10号命令)设立的。目前,孟加拉国有45所国立大学、103所私立大学、3所国际大学、36所国立医学院、4238所普通学院、5897所技术职业学院、596所专业培训学院。主要高校有达卡大学、孟加拉国工程技术大学、南北大学,拉吉沙希大学等。适龄学生入学率57.0%,教师人数109.4万。民众识字率为65.6%,其中女性为63.4%。

    此外,孟加拉国共有12所军校,其中女子军校3所。福杰达哈特军校是孟加拉国第一所军校,建于1958年,占地185英亩(0.75平方千米),位于吉大港区福杰达哈特。

    民生

    2009年10月17日,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宣布了政府抗击贫困的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孟将在2021年彻底消灭贫困。

    哈西娜在首都达卡举行的反对贫困集会上呼吁所有党派、所有宗教团体团结起来,共同向贫困这个公共敌人宣战,将孟加拉国建设成一个现代的、发展的和繁荣的国家。

    孟政府计划到2013年将贫困人口减少25%,将极度贫困人口减少15%。届时孟低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量将由6500万人降到4500万人。

    政府将实施一户家庭一个农田项目的计划,575000户家庭将纳入这一计划,同时政府将实施安居计划,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住所。

    政府还计划在农村地区创建更多的就业机会,以鼓励城市贫民窟居住者返回他们的农村老家。

    医疗

    截至2013年,孟加拉国国立和私立医院共计1683家,床位51044个,注册医生44632人。国立医院费用较低,但医疗条件较差,只能治疗一般常见病。私立医院条件较好,但费用很高。孟加拉国没有公费医疗,仅部分保险公司从事医疗保险业务。孟加拉国无强制购买医疗保险的规定。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9年孟加拉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3.4%,人均医疗健康支出48.0美元。2000年至2010年间全国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3名、护理和助产人员3人、药师1人、医院床位4张。

    媒体

    报刊媒体:获得孟加拉国政府批准的报纸、期刊,共有1660多种,多用孟加拉语或英语写成。孟加拉国日报在首都达卡以及吉大港、库尔纳、拉杰沙希、锡尔赫特和巴里萨尔等主要地区城市出版。孟加拉国所有的日报都是晨报,没有晚报。一些报纸还提供在线版本。主要英文报纸有《每日星报》《独立报》《孟加拉国观察家报》和《金融快报》等。主要孟文报纸有《曙光报》《团结报》《革命报》《人民之声》和《新闻日报》。

    通讯社:孟加拉国通讯社(BSS)是国家通讯社。私营通讯社中最大的是孟加拉国联合通讯社(UNB),成立于1988年。其次为1995年12月成立的南亚通讯社。

    广播电台:全国有9个广播电台。每天用孟加拉语、英语、乌尔都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尼泊尔语等对外广播。

    电视台:孟加拉国电视台(国营)开办于1964年,直属中央政府领导。该电视台在达卡和吉大港有2个站点,在全国有11个转播站。设有2个地面卫星转播站。有11个卫星频道。除新闻节目外,电视台还播放一些外国故事片、连续剧及儿童、教育节目。此外,孟加拉国还有ATN、Channel-I、Channel i、NTV、RTV等私营电视台。

    较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是孟加拉国新闻网。孟加拉国主要媒体协会为国家新闻俱乐部(National PressClub)及35个地区新闻俱乐部。

    治安

    孟加拉国总体治安环境尚可,但包括针对外国人的各类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根据经济与和平研究所(IEP)最新发布的全球和平指数(GPI)报告显示,2019年孟加拉国在163个国家(地区)中安全风险排名第101位,较上一年度下降8位。孟加拉国总体社会保持稳定,近年来未发生大规模社会动荡。

    近年来,孟加拉国的恐怖袭击事件增多,kongbufenzi在体育场、电影院、清真寺、商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制造小型炸弹爆炸事件,造成无辜百姓伤亡,安全形势面临诸多变数。2015年以来,宗教保守主义和原教旨主义在孟加拉国有所抬头,有针对性的极端暴力事件呈上升趋势,受害者包括世俗人士、无神论者、宗教少数派别及在孟加拉国工作的外国人。

    电力

    截至2019年9月,孟加拉国国家电网装机容量为21419兆瓦。总装机容量为2万兆瓦(包括太阳能)。孟加拉国电力发展委员会2018年7月的数据显示,90%的人口有电可用,且孟加拉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很低。孟加拉国最大的能源消费是工业和住宅部门,其次是商业和农业部门。到2030年,孟加拉国将需要34000兆瓦的电力来维持其7%以上的经济增长。

    通信

    孟加拉国的电信业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53年,当时的孟加拉国处于英印统治时期,莫尔斯电码电报是最常用的通讯方式,由政府经营。直到1988年,孟加拉国电信市场才取消了垄断经营,此后孟加拉国电信行业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从业务结构来看,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互联网宽带的普及,移动网络对固定网络的替代效应日趋明显。孟加拉国于2012年步入2G 时代黄金期,手机用户总数达到8600万人次。2013年9月,进入3G时代, 手机用户总数达到1.45亿人次。2018年2月,4G正式发牌,手机用户总数达到1.56亿人次,每分钟有约1121人通过4G网络进行连接。根据GCI报告,截止2020年,孟加拉国全球联接指数排名73位;移动用户数达到1.74亿人次,渗透率100%,MBB用户数1.06亿人次,渗透率61%,4G用户数4970万人次,渗透率28%。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