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亚美尼亚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1918年5月28日,亚美尼亚从土耳其独立,但原本的西亚美尼亚又被土耳其夺回。1920年11月29日亚美尼亚建立苏维埃政权,宣布成为一个苏维埃国家,并于1922年12月加入苏联。1936年成立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正式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

    苏联时代的亚美尼亚,曾在1988年12月7日发生一场严重的大地震,夺去了2.5万亚美尼亚人的生命,50万人无家可归,当时有许多西方民间团体曾发起大规模的募款赈灾活动援助灾区的居民。

    亚美尼亚在1991年9月23日从苏联独立而出,再度恢复了独立国家的身份。并且旋即在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2020年9月底,亚美尼亚纳卡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亚美尼亚议会宣布国家进入战时状态。当地时间2021年3月24日,亚美尼亚议会根据投票结果,宣布解除自2020年9月开始实行的战时状态。

    2022年5月23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23日就两国边界划定问题分别成立委员会,以着手开启两国划界工作。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亚美尼亚位于西亚外高加索的南部、亚美尼亚高原的东北部,面积29800平方公里。其西与土耳其,北与格鲁吉亚、东与阿塞拜疆、南与伊朗接壤。

    地形地貌

    地处亚美尼亚高原东北部,境内多山,全境90%的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上。北部是小高加索山脉,境内最高点是西北高地上的阿拉加茨山,海拔4090米。东部有塞凡洼地,洼地中的塞凡湖面积1360平方公里,为亚美尼亚境内最大的湖。主要河流为阿拉克斯河。西南部的亚拉腊大平原被阿拉克斯河分成两半,北部属亚美尼亚,南部则归土耳其和伊朗。

    气候特征

    气候随地势高低而异,由干燥的亚热带气候逐渐变成寒带气候。地处亚热带北部的内陆气候干燥,属亚热带高山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为-2~12℃;7月平均气温为24~26℃。

    行政区划:

    区划

    亚美尼亚全国划分为10个州和1个州级市。:希拉克州(Shirak,Ширак)、洛里州(Lori,Лори)、塔武什州(Tavush,Тавуш)、阿拉加措特恩州(Aragatsotn,Арагацотн)、科泰克州(Kotayk,Котайк)、格加尔库尼克州(Gegharkuni,Гегаркуник)、阿尔马维尔州(Armavir,Армавир)、阿拉拉特州(Ararat,Арарат)、瓦约茨·佐尔州(Vayots Dzor,Ваёц Дзор)、休尼克州(Syunik,Сюник)、埃里温市(Yerevan,Ереван)。

    与阿塞拜疆有争议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简称“纳-卡”)地区75%以上居民为是亚美尼亚族。亚美尼亚对该地区提出主权要求,虽然多数国家都认为它是阿塞拜疆的一部分。苏联最初答应将阿塞拜疆境内的这块亚美尼亚飞地划归亚美尼亚共和国,但1923年苏联为了争取土耳其,重新把该自治州划归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加盟共和国(突厥人)。出于血缘或宗教的关系,大部分musilin国家和伊斯兰国家在此问题上都站在阿塞拜疆一边,西方和俄罗斯则比较同情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但这种同情只停留在道义上。俄罗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三国领导人2020年11月9日签署声明,宣布纳卡地区从莫斯科时间10日零时(北京时间10日5时)起完全停火。根据该声明,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将交换战俘、其他关押人员和遇难者遗体,俄将在纳卡地区部署维和部队。  根据停火协议,亚美尼亚将克尔巴贾尔区、阿格达姆区、拉钦区交给阿塞拜疆。

    重要城市

    埃里温是外高加索的机械工业中心,生产移动式电站、汽车、变压器、电机、机床、仪表等;合成橡胶、化肥、炼铝、建材、纺织、制鞋、酿酒、罐头等工业亦较重要。全市共分7个区。大部坐落在拉兹丹河左岸。列宁广场位于市中心,为亚美尼亚共和国和该市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从60年代起在西北部的阿恰普尼亚克和东北部的诺尔-泽通、诺尔克区进行居住小区的建设。城市周围有环形绿化带。埃里温设有科学院、研究所和埃里温大学,以及历史博物馆、文学和艺术博物馆、植物园。有铁路通第比利斯、列宁纳坎等地,并为通过伊朗首都德黑兰的铁路要站,有数条公路汇集于此,并有机场设备。1988年12月7日遭大地震,损失严重。

    久姆里位于亚美尼亚西北部,距离首都埃里温120千米,是希拉克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是全国第二大城市。城市的名字在其历史上变换了多次。最初称为Kumayri或Gyumri,然后改为“亚历山德罗波尔”(1840年-1924年),再后来是列宁纳坎(1924年-1990年),最后是久姆里。

    瓦纳佐,位于亚美尼亚北部,是洛里省的首府和该国第三大城市,人口107394人(2001年)。

    首都

    埃里温(Yerevan,Ереван),海拔850~1300米。面积约90平方千米,人口109.2万。  位于拉兹丹河畔,是亚美尼亚共和国的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

    国家象征:

    国名

    亚美尼亚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Armenia)简称亚美尼亚。国名旧译为“阿尔明尼亚”。

    国旗

    亚美尼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自上而下由红、蓝、橙三个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红色象征烈士的鲜血和国家革命的胜利,蓝色代表国家丰富的资源,橙色象征光明、幸福和希望。这是1918年成立的亚美尼亚第一共和国就采用的国旗。1920年至1991年,亚美尼亚曾是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当时的国旗是在原苏联国旗的旗面中间加一个稍宽的蓝色横条。1991年宣布独立,正式恢复红、蓝、橙三色旗为国旗。

    国徽

    亚美尼亚国徽启用于1992年4月19日,仿照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的国徽设计。为一盾徽,由鹰和狮子护持。中间的小盾所画的图像为诺亚方舟停于阿拉腊山山顶。代表亚美尼亚的自然风光。盾的其余部分分为四个象限,周围的四组图案代表历史上的4个王国:左下角为双鹰回头对视,象征阿尔塔什斯王朝;左上角为背负十字架的狮子,象征巴格拉提德王朝;右上角为双头鹰,象征阿萨息斯王朝;右下角为爪持十字架的狮子,象征鲁本王朝。四个象限象征国家悠久的历史。盾下下方是一条被利剑斩断的锁链,交叉着绿色树枝和箭头,还有麦穗、羽毛和绶带。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2年1月1日,亚美尼亚总人口数为327.43万,其中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达11.5%(联合国人口老龄化指标为老龄人口比例在7-8%以上)。这就意味着,亚美尼亚人口已出现快速老化的趋势。

    2011年上半年亚美尼亚新生儿总数为20102,同比下降4.4%。同期净离境人数(离开亚美尼亚的亚藉人数减去期间返回亚美尼亚境内的亚藉人数)为8.93万。

    民族

    亚美尼亚族占97.9%,其次是占1.3%的雅兹迪人和占0.5%的俄罗斯人。其他少数民族有亚述人、乌克兰人、黑海希腊人(通常高加索希腊人)、库尔德人、格鲁吉亚人和白俄罗斯人。瓦拉几人、摩尔多瓦人、奥塞梯人、尤迪人和塔特人设立了小社区,还有被俄罗斯化的波兰人和德裔高加索人。

    苏联时期,阿塞拜疆人历史上为该国第二大族群(1989年大约占2.5%)。然而,由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火不断,几乎所有的阿塞拜疆族人移回了阿塞拜疆。相对,亚美尼亚接收了大量从阿塞拜疆涌入的亚美尼亚族难民,使得亚美尼亚国内的主体民族的比例更高。

    侨民

    由于发生在20世纪初期奥斯曼帝国时,土耳其实施的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导致亚美尼亚人在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众多人口大减,许多亚美尼亚人逃亡到世界各地,因此亚美尼亚发展出了庞大的海外社区。亚美尼亚的侨民比较多(预计有800万人,大大超过该国本身的300万人口),如今他们在世界各地有很多移民团体。最大的海外亚美尼亚人社区位于俄罗斯、法国、伊朗、美国、格鲁吉亚、叙利亚、黎巴嫩、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希腊、塞浦路斯、以色列、波兰和乌克兰。有4万至7万名亚美尼亚人在土耳其居住,主要集中在伊斯坦布尔及周边地区。 此外,约有1000名亚美尼亚人居住在耶路撒冷老城亚美尼亚区,那里有曾经是大型社区的遗址。位于意大利威尼斯潟湖的岛屿圣·拉扎罗·得利·阿尔梅尼,被亚美尼亚天主教会一修道院Mechitarists完全占领。此外,约13.9万名亚美尼亚人生活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是那里的第一大民族。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也有不少亚美尼亚人移民中国,这些移民绝大部分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离开中国。

    政治:

    政体

    亚美尼亚2015年12月修改宪法,将国家政体由半总统共和制改为议会制。根据新宪法,总理掌握国家行政权力,总统为guojiayuanshou,成为礼仪性职务。2000年亚国内政局较1999年相对稳定。罗伯特·科恰良总统对政府进行了改组,解除了前总理阿拉姆·萨尔基相职务,任命共和党理事会zhuxi安德拉尼克·马尔加良为新总理,并先后撤换4名部长。谢尔日·萨尔基相2008年2月当选,2013年2月再度连任。2014年4月13日,谢尔日签署总统令,任命奥维克·阿布拉米扬为政府总理。2016年2月,执政的亚美尼亚共和党与亚美尼亚革命联合会签署政治合作协议,组成执政联盟。2016年9月8日,总理阿布拉米扬宣布辞职。9月13日,总统谢尔日签署法令,任命卡连·卡拉佩强为政府新总理。2018年3月2日,阿尔缅·萨尔基相当选为亚美尼亚总统,于4月9日正式宣誓就任。4月17日,前总统谢尔日·萨尔基相被任命为亚美尼亚总理。4月23日,谢尔日宣布辞去总理职位。

    2019年1月,尼科尔·帕希尼扬就任总理。

    政局

    2001年是亚美尼亚独立十周年和接受基督教为国教1700周年。“大庆”之年,政局相对稳定。科恰良总统继续与各党派加强合作,执政地位日见稳固,控制局势能力有所增强。马尔加良政府执政已近两年,因诚心与总统合作,成为亚独立以来寿命最长的一届政府。议会也暂时克服了内部党团分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运作基本正常。

    2002年亚政局继续保持稳定。科恰良总统牢牢掌控局势,地位稳固,与议会和政府互动良好。马尔加良政府执政两年半,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经济,成为亚独立以来寿命最长的一届政府。各派政治力量围绕2003年上半年即将举行的总统和议会选举加速分化聚合,争斗激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