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厄瓜多尔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在秘鲁或厄瓜多尔成为独立国家之前,新格拉纳达前副王室的一些地区——瓜亚基尔、通贝斯和哈恩——宣布从西班牙独立。几个月后,秘鲁解放军的一部分桑马丁决定占领独立城市通贝斯和哈恩,意图以这些城镇为跳板,占领独立城市瓜亚基尔,进而解放基多(厄瓜多尔)其余地区。这是高级官员之间的常识来自南方的解放军告诉他们,他们的领袖圣马丁希望解放现在的厄瓜多尔,并将其并入未来的秘鲁共和国,因为在西班牙人征服它之前,它曾是印加帝国的一部分。

    然而,玻利瓦尔的意图是在由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组成的被解放的西班牙新格拉纳达领土之外建立一个名为大哥伦比亚的新共和国。玻利瓦尔在安东尼奥·何塞·德元帅的帮助下阻止了圣马丁的计划苏克雷和大哥伦比亚解放军,从安第斯山脉下山,占领了瓜亚基尔;他们还将新解放的Audiencia de Quito并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这发生在圣马丁的秘鲁军队到达并占领瓜亚基尔前几天,_打算将瓜亚基尔并入基多(厄瓜多尔)的其他Audiencia地区和未来的秘鲁共和国。历史文献多次指出,圣马丁告诉玻利瓦尔他来到瓜亚基尔是为了从西班牙手中解放印加人的土地。玻利瓦尔通过派遣瓜亚基尔欢迎圣马丁和他的部队来到哥伦比亚土地的消息。

    哈恩、通贝斯和瓜亚基尔的秘鲁占领。

    在南部,厄瓜多尔在法律上对位于扎鲁米拉河和通贝斯河之间的名为通贝斯的太平洋沿岸的一小块土地拥有主权。在马拉尼翁河横穿的厄瓜多尔南部安第斯山脉地区,厄瓜多尔在法律上对一个地区拥有主权它叫做Jaén de Bracamoros。1819年12月17日,在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的安哥斯图拉会议期间,玻利瓦尔将这些地区划为大哥伦比亚领土的一部分。通贝斯于1821 年1月17日宣布从西班牙独立,哈恩德布拉卡莫罗斯于1821 年6 月17 日在没有革命军队的任何外部帮助的情况下。然而,同年,即1821年,参加特鲁希略革命的秘鲁军队占领了哈恩和通贝斯。一些秘鲁将军,没有任何合法头衔支持他们,厄瓜多尔仍然与大哥伦比亚,曾想以牺牲大哥伦比亚为代价,将厄瓜多尔并入秘鲁共和国,觉得厄瓜多尔曾经是印加帝国的一部分。

    1821年7月28日,解放者圣马丁在利马宣布秘鲁独立,被秘鲁占领军纳入特鲁希略革命的通贝斯和哈恩让整个地区宣誓效忠新的秘鲁国旗并合并自己并入秘鲁,尽管秘鲁并未完全从西班牙手中解放出来。在1824 年12月9日的阿亚库乔战役中,玻利瓦尔和安东尼奥·何塞·德·苏克雷率领的爱国者军队将秘鲁从西班牙手中完全解放后,一些秘鲁人强烈希望复活印加帝国并包括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其中一位秘鲁将军是出生于厄瓜多尔的何塞·德拉马尔,他在玻利瓦尔辞去秘鲁独裁者职务并返回哥伦比亚后成为秘鲁总统之一。大哥伦比亚一直抗议秘鲁归还哈恩和通贝斯将近十年,然后在就哈恩、通贝斯和迈纳斯部分地区的归还进行了长期而徒劳的讨论之后,最终玻利瓦尔宣战。出生于厄瓜多尔的总统兼将军若泽·德拉马尔相信他的机会已经到来,并吞并了该地区1828年11月28日,厄瓜多尔亲自率领秘鲁军队入侵并占领了厄瓜多尔南部洛哈地区的瓜亚基尔和几座城市。

    1829年2 月27 日,在安东尼奥·何塞·德·苏克雷 (Antonio José de Sucre)率领的塔尔基战役中,一支人数远远超过南方大哥伦比亚军队的胜利结束了战争,击败了拉马尔(La Mar)总统率领的秘鲁入侵部队。这次失败导致了《条约》的签署瓜亚基尔日期为9 月1829 年22 日,秘鲁及其国会承认大哥伦比亚对通贝斯、哈恩和梅纳斯的权利。通过秘鲁和大哥伦比亚代表之间的协议会议,边界被设定为西部的通贝斯河和东部的马拉农河和亚马逊河_ _沿着巴西作为它们之间最自然的边界。_ 然而,悬而未决的是哈恩地区周围的新边界是沿着钦奇佩河还是沿着万卡班巴河。根据和平谈判,秘鲁同意归还瓜亚基尔、通贝斯和哈恩;尽管如此,秘鲁归还了瓜亚基尔,但没有归还通贝斯和哈恩,声称它没有义务遵守这些协议,因为大哥伦比亚在分裂为三个不同的国家——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时不复存在。

    大哥伦比亚的解散

    首都位于波哥大的大哥伦比亚中央区,即首都位于波哥大的昆迪纳马卡或新格拉纳达(现代哥伦比亚),不承认首都位于基多的大哥伦比亚南区与大哥伦比亚联邦的分离。1830 年5 月13 日,厄瓜多尔分离后,考卡省因波哥大中央政局不稳,自愿决定与厄瓜多尔联合。委内瑞拉出生的厄瓜多尔总统胡安·何塞·弗洛雷斯将军经厄瓜多尔议会批准兼并考卡省1830年12 月20 日,因为考卡政府早在1830年4月就呼吁与南部地区联合。此外,考卡地区在其悠久的历史中与南部地区的人民有着非常牢固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厄瓜多尔。此外,考卡包括帕斯托、波帕扬和布埃纳文图拉等城市在内的地区一直依赖于基多的总统府或观众席。

    波哥大和基多政府之间的谈判无果而终,直到1832年5月战争爆发,波哥大政府才承认厄瓜多尔或考卡从大哥伦比亚分离。事实上,大多数厄瓜多尔武装部队是由来自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的叛逆愤怒的无偿退伍军人组成的,他们不想与同胞作战。弗洛雷斯总统看到手下的军官们正在造反、哗变和倒戈,别无选择,只能勉强与新格拉纳达讲和。1832年签署的帕斯托条约将考卡省移交给新格拉纳达(今哥伦比亚),波哥大政府承认厄瓜多尔为一个独立国家,边界沿着莱伊德大哥伦比亚领土划分法于1824年6月25日通过。该法将边界设在卡尔奇河,东部边界在卡克塔河延伸至巴西。后来,厄瓜多尔争辩说,哥伦比亚共和国在重组其政府的同时,非法将其东部边界设为临时边界,哥伦比亚将其领土主张向南延伸至纳波河,因为它声称波帕扬政府将其控制权一直延伸至纳波河。

    争夺亚马逊流域的所有权

    当厄瓜多尔脱离大哥伦比亚时,秘鲁决定不遵守1829 年的瓜亚基尔条约或所达成的议定书协议。秘鲁以1802年新发现的Real Cedula为厄瓜多尔的主张提出异议,秘鲁声称西班牙国王已转让这些土地从新格拉纳达总督辖区到秘鲁总督辖区。在殖民时期,这是为了阻止不断扩大的葡萄牙定居点进入西班牙领土,在耶稣会传教士被驱逐出亚马逊盆地的基地后,西班牙领土空置和混乱。厄瓜多尔通过将1802年的Cedula标记为与政治边界无关的教会工具来反击。秘鲁在1851 年签署了一项有利于巴西的秘密和平条约后,开始事实上占领有争议的亚马逊领土。该条约无视西班牙的权利在殖民时期,西班牙-葡萄牙关于亚马逊河的条约证实了这一点,该条约涉及非法葡萄牙定居者持有的领土。

    秘鲁开始占领Mainas或Maynas地区手无寸铁的传教士村庄,并开始将其称为洛雷托,首都在伊基托斯。在与巴西的谈判中,秘鲁表示,根据1802 年的皇家塞杜拉,它声称拥有亚马逊河流域直到卡克塔的领土北部河流,流向安第斯山脉,剥夺了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对亚马逊盆地的所有权利。哥伦比亚抗议说,它的领土主张向南延伸至纳波河和亚马逊河。厄瓜多尔抗议称它声称拥有卡克塔河之间的亚马逊盆地河和马拉尼翁-亚马逊河。秘鲁无视这些抗议,于1853 年成立了洛雷托省,首都设在伊基托斯,最近它入侵并开始系统地使用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声称拥有主权的所有领土的河流系统占领该地区。秘鲁1860年,秘鲁再次短暂占领瓜亚基尔,因为秘鲁认为厄瓜多尔将部分有争议的土地出售给英国债券持有人用于开发,但几个月后又归还了瓜亚基尔。1880年至1910年,边界争端被提交给西班牙仲裁,但没有用。

    20世纪初,厄瓜多尔曾努力通过谈判与邻国和平划定东亚马逊河边界。1904 年5月6 日,厄瓜多尔签署了《托巴尔-里奥布兰科条约》,承认巴西对亚马逊的主权,承认厄瓜多尔声称1851 年10 月23日,一个亚马逊河国家反对秘鲁与巴西签订的早期条约。然后在与哥伦比亚政府代表举行了几次会议后,达成了一项协议,并于1916 年7月15 日签署了《穆尼奥斯韦尔纳扎-苏亚雷斯条约》 ,其中哥伦比亚有权普图马约河以及厄瓜多尔对纳波河的权利得到承认,新边界是两条河流之间的中点线。通过这种方式,厄瓜多尔放弃了它对卡克塔河和纳波河之间的亚马逊领土的要求,让给了哥伦比亚,从而切断了与巴西的联系。后来,哥伦比亚和秘鲁因秘鲁对卡克塔地区的主权而爆发了一场短暂的战争,最终秘鲁于1922 年3 月24 日不情愿地签署了所罗门-洛萨诺条约。厄瓜多尔抗议这项秘密条约,因为哥伦比亚放弃了厄瓜多尔声称拥有的领土1916年厄瓜多尔给哥伦比亚的土地给了秘鲁。

    1924年7月21日,厄瓜多尔和秘鲁签署了庞塞-卡斯特罗奥扬古伦议定书,双方同意进行直接谈判,以公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并将争端的不同点提交美国仲裁。之间的谈判厄瓜多尔和秘鲁代表于1935 年9 月30日在华盛顿开始谈判。这些谈判漫长而令人厌烦。双方都顺理成章地陈述了自己的论点,但似乎没有人放弃自己的主张。然后在1937 年2 月6 日,厄瓜多尔提出了一项被秘鲁拒绝的交易额度第二天。在接下来的7 个月里,谈判变成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在1937年9 月29 日,秘鲁代表决定中断谈判而不将争端提交仲裁,因为直接谈判无处可去。

    四年后的1941 年,在扎鲁米拉河 ( Zarumilla River )周围有争议的领土内紧张局势迅速加剧的情况下,与秘鲁爆发了战争。秘鲁声称厄瓜多尔在秘鲁宣称拥有主权的领土上的军事存在是一种入侵;厄瓜多尔则声称,秘鲁最近在Zarumilla河和秘鲁自厄瓜多尔从西班牙独立以来,系统地占领了Tumbez 、Jaen以及Putomayo和Marañon河之间的亚马逊盆地的大部分有争议的领土。1941年7月,两国都动员了军队。秘鲁有一支11,681人的军队2,300人的厄瓜多尔部队补给不足且武装不足,其中只有1,300人部署在南部省份。1941年7月5日爆发了敌对行动,当时秘鲁军队在几个地点越过Zarumilla河,考验了厄瓜多尔边境部队。最后,在1941年7月23 日,秘鲁人发动了大规模入侵,强行渡过Zarumilla河并挺进厄瓜多尔的El Oro省。

    厄秘鲁战争期间,秘鲁控制了部分争议领土、埃尔奥罗省部分地区和洛哈省部分地区,要求厄瓜多尔政府放弃领土要求。秘鲁海军封锁了瓜亚基尔港,几乎切断了厄瓜多尔军队的所有补给。经过几周的战争,在美国和几个拉丁美洲国家的压力下,所有的战斗都停止了。厄瓜多尔和秘鲁达成了一项在里约议定书中正式确定的协议,1942年1月29日签署,支持半球统一反对二战中的轴心国,有利于秘鲁及其在战争结束时占领的领土。

    1944 年的光荣五月革命是在军民叛乱和随后的公民罢工之后发生的,罢工成功地将卡洛斯·阿罗约·德尔里奥从厄瓜多尔政府中赶下台。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衰退和民众动荡导致民粹主义政治和国内政治回归1960年代的军事干预,而外国公司则在厄瓜多尔亚马逊开发石油资源。1972年,安第斯管道建成。这条管道将石油从安第斯山脉东侧输送到海岸,使厄瓜多尔成为南美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然而,厄瓜多尔南部的管道并没有解决厄瓜多尔和秘鲁之间的紧张局势。

    《里约议定书》未能准确解决厄瓜多尔南部偏远的科迪勒拉德尔康多地区一条小河沿线的边界问题。这引起了厄瓜多尔和秘鲁之间酝酿已久的争端,最终导致了两国之间的战斗;首先是1 月至 2 月的边界冲突1981 年被称为Paquisha事件,最终在1995 年1 月爆发了全面战争,厄瓜多尔军队击落了秘鲁飞机和直升机,秘鲁步兵进军厄瓜多尔南部。每个国家都将敌对行动的发生归咎于对方,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塞内帕战争。厄瓜多尔总统西斯托·杜兰·巴伦( Sixto Durán Ballén)曾著名地宣称,他不会放弃厄瓜多尔的一厘米。厄瓜多尔的民众情绪变得强烈反对秘鲁:在基多的墙上可以看到涂鸦,称秘鲁为“拉丁美洲的该隐” , 在创世记中提到亚伯被他的兄弟该隐谋杀。

    厄瓜多尔和秘鲁于1998 年10月26日签署了巴西利亚总统法案和平协议,结束了敌对行动,有效地结束了西半球持续时间最长的领土争端。里约议定书的担保国(阿根廷、巴西、智利和美利坚合众国)裁定未划定区域的边界将设置在科迪勒拉德尔康多尔的线上。虽然厄瓜多尔不得不放弃其几十年来对科迪勒拉山脉东坡以及塞内帕源头整个西部地区的领土要求,秘鲁被迫以永久租约但没有主权的方式向厄瓜多尔提供1平方公里( 0.39平方英里)的领土,该地区位于厄瓜多尔蒂温扎基地——战争的焦点——位于秘鲁领土内,厄瓜多尔军队在此期间举行冲突。最终边界划分于1999 年5月13 日生效,多国MOMEP (厄瓜多尔和秘鲁军事观察团)部队部署于1999 年6 月17日撤出。

    军政府(1972–79)

    1972年,“革命和民族主义”军政府推翻了贝拉斯科·伊瓦拉政府。政变由吉列尔莫·罗德里格斯将军领导,由海军指挥官豪尔赫·奎罗洛· G处决。新总统将何塞·玛丽亚·贝拉斯科流放到阿根廷。他一直掌权到1976年,当他被另一个军政府撤职时。该军政府由海军上将阿尔弗雷多·波韦达领导,他被宣布为最高委员会zhuxi。最高委员会包括另外两名成员:Guillermo Durán Arcentales将军和Luis Leoro Franco将军。公民社会越来越多_更坚决地呼吁进行民主选举。政府部长黎塞留·勒沃耶上校提出并实施了一项通过普选回归宪政的计划。该计划使新的民选总统能够承担行政办公室的职责。

    回归民主

    根据新宪法,选举于1979 年4 月29日举行。杰米Roldós阿奎莱拉当选总统,获得超过一百万张选票,在厄瓜多尔历史上最多。他于8月10日就职,成为历经近十年文武双全的第一位依宪选举总统专政。1980年,他退出组织Concentracion de民党(人民力量集会)后成立了党(普韦布洛,卡:汇总(人民,变革和民主党),执政至1981年5月24日,与妻子和国防部长马尔科·苏比亚·马丁内斯(Subia Martinez),当时他的空军飞机在秘鲁边境附近的大雨中坠毁。许多人认为他是被中央情报局暗杀的,因为他因改革主义议程而受到多次死亡威胁,两名关键证人在车祸中丧生。他们可以在调查期间作证,有时对事件的描述相互矛盾。

    罗尔多斯立即由副总统奥斯瓦尔多乌尔塔多继任,1984年,来自社会基督教党的莱昂费布雷斯科尔德罗继任。民主左翼(Izquierda民主行动,或ID)党的罗德里戈Borja Cevallos赢得了1988年的总统职位,在第二轮选举中击败了Abdala Bucaram(兄弟Jaime Roldos的法律和厄瓜多尔Roldosist党的创始人)。他的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权保护并进行了一些改革,特别是厄瓜多尔对外贸易开放。博尔哈政府达成了一项导致解散小组织的协议恐怖组织“Carajo¡Alfaro万岁!(“阿尔法罗还活着,该死!”),以埃洛伊·阿尔法罗命名。然而,持续的经济问题削弱了id的普及,反对党在1999年控制了国会。

    列宁·莫雷诺总统、第一夫人罗西奥·冈萨雷斯·纳瓦斯和他的前任拉斐尔·科雷亚,2017 年4 月3 日

    近年来,美洲印第安人作为活跃选民的出现加剧了该国的民主动荡。政府未能兑现土地改革、降低失业率和提供社会服务的承诺,以及历史上的历史地主精英的剥削。他们的运动,连同精英和左派运动不断破坏稳定的努力,导致了行政办公室的恶化。民众和其他政府部门给总统的政治资本很少,因为2005年4月,国会总统从国会办公室将总统卢西奥·古蒂尔雷斯(LucioGutiérrez )从办公室撤职。

    2008年12 月,科雷亚总统宣布厄瓜多尔的国债是非法的,理由是这是腐败和专制的前政权承包的恶债。他宣布该国将违约价值超过30亿美元的债券;然后他承诺与债权人作斗争国际法院,并成功将未偿付债券的价格降低了60 %以上。他于2009年6月将厄瓜多尔纳入美洲玻利瓦尔联盟。迄今为止,科雷亚政府已成功减少厄瓜多尔的高贫困率和失业率。

    在2017年当选总统后,列宁·莫雷诺(Lenin Moreno)政府采取了经济自由政策:减少公共支出、贸易自由化、劳动法的灵活性等。他还于2018年8月离开了左翼的玻利瓦尔美洲联盟。生产力发展法案奉行紧缩政策政策,并减少以前任务的开发和再分配政策。在税收方面,当局旨在通过特赦欺诈者并提出降低大公司税率的措施来“鼓励投资者回归”。_ 此外,政府放弃权利_ _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外汇汇回征税。

    2019紧急状态

    2019 年10月3日开始了一系列抗议活动,反对厄瓜多尔总统列宁莫雷诺及其政府采取的燃料补贴和紧缩措施的终止。10月10 日,抗议者占领了首都基多,导致厄瓜多尔政府迁往瓜亚基尔,但据报道,政府仍有计划返回基多。

    2023年6月2日,厄瓜多尔总统拉索2日宣布,不会作为候选人参加今年8月20日提前举行的厄总统选举。

    拉索当天对媒体发表讲话说,经深思熟虑,他将不再参加此次总统选举,原因是当前国家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应对,许多目标有待完成,在这一阶段服务人民比参加竞选活动更有意义。拉索没有透露谁将代表执政党创造机会运动参加此次总统选举。

    厄瓜多尔全国选举委员会5月24日宣布,厄总统和国民代表大会(议会)选举定于今年8月20日提前举行,将选出总统、副总统以及议会137名议员,任期至2025年。

    拉索于2021年5月24日正式宣誓就任总统,任期4年。今年3月以来,厄瓜多尔议会中的反对派议员以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为由对拉索发起弹劾。拉索否认相关指控,并于5月17日宣布决定依据宪法解散议会,要求厄全国选举委员会准备举行新一届总统和议会选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厄瓜多尔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北部。东北同哥伦比亚毗邻,东南与秘鲁接壤,西临太平洋。面积25637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930千米。赤道横贯国境北部,厄瓜多尔就是西班牙语“赤道”的意思。

    气候

    厄瓜多尔分西部沿海、中部山区、东部亚马逊河流域和加拉帕格斯群岛四中地区,气候条件多样。

    西部沿海平原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平均气温23~25℃。

    中部安第斯山区。该区山间盆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山地属亚热带森林气候,海拔4000米以上常年积雪。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12月~次年6月为雨季,7~11月为旱季。

    东部亚马逊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湿热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3000毫米之间。

    地形地貌

    全国分为西部沿海、中部山地和东部地区三个部分。

    西部沿海:包括沿海平原和山麓地带,东高西低,一般海拔200米以下,有一些海拔600~700米的丘陵和低山。属热带雨林气候,最南端开始向热带草原气候过渡。年平均降水量从北往南由3000多毫米递减到500毫米左右。

    中部山地:安第斯山脉自哥伦比亚入厄瓜多尔国境后,分为东、西科迪勒拉山脉,两山之间为北高南低的高原,海拔平均在2500米到3000米之间。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境中部。山脊纵横交错,把高原分成十多个山间盆地。最重要的是基多盆地和南部的昆卡盆地。境内火山众多,地震频繁。著名的科托帕希火山,海拔5897米,为世界最高的活火山之一。位于厄瓜多尔中部的钦博拉索山,海拔6262米,为厄瓜多尔最高峰,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山处。从地心到山峰峰顶为6384.1公里。钦博拉索峰位于安第斯山脉西科迪勒拉山,曾长期被误认为是安第斯山脉的最高峰。它是一座休眠火山,有许多火山口,山顶多冰川,在约4694米以上,终年积雪。

    东部地区:为亚马逊河流域的一部分。海拔1200~250米的山麓地带河水湍急,250米以下为冲积平原,河面开阔,水流平缓,多河曲。

    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太平洋中,东距大陆海岸约900多千米,面积7800平方千米,包括7个大岛和约70个小岛,全部由火山锥和火山熔岩组成。

    自然资源

    矿物以石油为主,主要分布于瓜亚基尔湾一带,在亚马逊平原地区也发现有油田。金和银分布于马查奇和萨鲁马等地。铜产于马查奇。科隆群岛上有硫磺矿。此外还有铁、铅等。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68%,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盛产贵重木材,如红木和香膏木(或称巴尔萨木)。沿海盛产金枪鱼和虾类。科隆岛上多巨龟和大蜥蜴。

    生物多样性

    根据保护国际组织的数据,厄瓜多尔是世界上17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厄瓜多尔在本土有1,600种鸟类(占世界已知鸟类的15%),在加拉帕戈斯有38种地方性鸟类。除了16,000多种植物外,该国还有106种地方爬行动物、138种地方两栖动物和6,000种蝴蝶。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24个省,省下设215个市。

    各省名称如下:皮钦查、阿苏艾、博利瓦尔、卡尼亚尔、卡尔契、科多托帕克希、钦博拉索、埃尔奥罗、埃斯梅拉达斯、瓜亚斯、因巴布拉、洛哈、洛斯里奥斯、马纳维、萨莫拉-钦奇佩、纳波、莫罗纳-圣地亚哥、帕斯塔萨、通古拉瓦、加拉帕戈斯、苏古姆比奥斯和弗朗西斯科~德奥雷利亚纳。

    主要城市

    首都

    基多(西班牙语:Quito),厄瓜多尔首都,厄瓜多尔皮钦查省首府,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国境北部,平均海拔2852米  ,虽然距离赤道只有24公里 ,但因地势高峻,所以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基多是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

    基多原本是基图印第安人的中心,“基多”在印第安语中的意思是“有人居住的地方”,是印加帝国北部疆土的首都,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为一体,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2017年12月,入选2017世界春城十佳。  2019年10月12日,厄瓜多尔总统莫雷诺宣布在厄首都基多市及周边地区实施宵禁和军事管制,以应对在首都地区发生的大规模骚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