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秘鲁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后来,在1941年,秘鲁和厄瓜多尔爆发了厄瓜多尔-秘鲁战争,之后里约议定书试图正式确定两国之间的边界。在1948 年10 月29 日的军事政变中,曼努埃尔·奥德里亚将军成为总统。奥德里亚的总统任期被称为奥赫尼奥。寡头和所有其他右翼人士迎来了一时的惬意,但走的是民粹主义路线,这为他赢得了穷人和下层阶级的极大好感。繁荣的经济使他能够沉迷于昂贵但讨人喜欢的社会政策。但与此同时,公民权利受到严格限制,腐败在他的整个政权中变得猖獗。总统奥德里亚卸任后由普拉多继任。然而,普遍存在的欺诈指控促使秘鲁军方罢免普拉多,并任命了一个由里卡多·佩雷斯·戈多伊领导的军政府。Godoy领导了一个短暂的过渡政府,并在1963 年,由费尔南多·贝朗德·特里 (Fernando Belaúnde Terry)赢得总统大选,他担任总统至1968 年。贝朗德因其对民主进程的承诺而获得认可。1968 年,胡安·贝拉斯科·阿尔瓦拉多将军领导的武装部队发动了一场针对贝朗德的政变。阿尔瓦拉多总统试图经济改革,但未能获得广泛支持。1975年,弗朗西斯科·莫拉莱斯-贝穆德斯( Francisco Morales-Bermúdez)将军强行取代了阿尔瓦拉多总统,废除了经济改革,并监督了民主的重建。

    由于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秘鲁在帕基沙战争中与厄瓜多尔发生了短暂的军事冲突,厄瓜多尔战败。在该国经历长期通货膨胀后,秘鲁货币索尔在1985年年中被新索尔取代,新索尔本身又被1991年7月的索尔取代,当时新索尔累计价值十亿旧索尔。 秘鲁人均年收入下降到720美元(低于1960年的水平),秘鲁国内生产总值下降20% ,国家储备为负9亿美元。当时的经济动荡加剧了秘鲁的社会紧张局势,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农村暴力叛乱运动的兴起,例如Sendero Luminoso (光辉之路)和MRTA,在全国造成了巨大破坏。关注经济,来自Sendero的恐怖威胁日益增加Luminoso和MRTA,以及官员腐败的指控,Alberto Fujimori于1990 年就任总统。Fujimori实施了严厉的措施,导致通货膨胀率从1990 年的7650%下降到1991 年的139% 。

    面对反对他的改革努力,藤森在1992 年4 月5 日的自动政变(“自我政变”)中解散了国会。然后他修改了宪法;召开新的国会选举;并实施了实质性的经济改革,包括将众多国有企业私有化,创造有利于投资的环境,和健全的经济管理。藤森的政府受到叛乱组织的跟踪,其中最著名的是Sendero Luminoso ,他们在整个1980年代和1990年代在全国开展恐怖活动。藤森镇压了叛乱分子,并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平息了他们。

    1990 年代后期,藤森政府的声誉因秘鲁安全部队和叛乱分子犯下的暴行而受到损害,这些暴行包括:政府军对叛乱分子的Barrios Altos 大屠杀和La Cantuta大屠杀。Sendero Luminoso对Tarata和Frecuencia Latina的爆炸。这些事件被指责是qinfanrenquan的行为。

    1995年初,秘鲁和厄瓜多尔再次在塞内帕战争中发生冲突,但1998年两国政府签署了明确划定国际边界的和平条约。 2000年11月,藤森卸任并移民海外,以避免被新的秘鲁政府起诉qinfanrenquan和腐败指控。

    现代秘鲁

    自藤森政府以后 ,秘鲁一直试图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打击腐败。尽管自叛乱以后人权取得了进步,但许多问题仍然表明那些遭受暴力侵害的人继续被边缘化。由Valentín帕尼亚瓜主持的看守政府负责进行新的总统和国会选举。之后,亚历杭德罗·托莱多于2001年至2006年担任总统。

    2006年7月28日,前总统艾伦·加西亚在赢得2006年选举后成为秘鲁总统。2008年5月,秘鲁成为南美国家联盟成员。2009年4月,前总统阿尔贝托·藤森因qinfanrenquan罪被判25年处有期徒刑,以惩罚他在1990年代政府与左翼游击队的斗争中,参与了Grupo Colina敢死队的杀戮和绑架行动。2011年6月5日,奥良塔·乌马拉当选总统。在他担任总统期间,总理安娜贾拉和他的政府被弹劾,这是50年来秘鲁政府首次被弹劾集体辞职。 2016年,佩德罗·巴勃罗·库琴斯基当选秘鲁总统,但他的任职时间很短,因为他于2018年因各种不良争议而辞职。时任副总统Martín Vizcarra 2018年3月上任,获得普遍好评。

    2018年1月1日起秘鲁正式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为2年,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9月30日,秘鲁副总统阿劳斯宣布辞职、德尔索拉尔辞去总理职务。秘鲁政府当晚宣布将于2020年1月26日举行国会选举。 2020年11月10日,秘鲁国会zhuxi曼努埃尔·梅里诺在国会宣誓就任总统,接替9日被国会弹劾解职的比斯卡拉  。11月15日,秘鲁总统梅里诺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2021年7月19日,秘鲁“自由秘鲁”党候选人佩德罗·卡斯蒂略在6月6日举行的第二轮总统选举中,以0.25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击败“人民力量党”候选人、前总统阿尔韦托·藤森之女藤森庆子。与7月28日在国会宣誓就职总统,开始其5年任期。 艾伦·加西亚卷入洗车行动丑闻,警方试图逮捕他时,他于2019年4月17日自杀。同年晚些时候,即7月,警方在加利福尼亚州逮捕了亚历杭德罗·托莱多。比斯卡拉总统于2019 年9 月 30 日解散了国会,并于2020 年1 月26 日举行了选举。

    首例covid -19病例于2020年3月6日得到确认。在秘鲁发生COVID-19大流行期间,大多数秘鲁人都受到总统马丁·比斯卡拉(Martin Vizcarra)的居家令。截至2020年12月,秘鲁确诊病例超过100万例。

    2022年4月,秘鲁总统佩德罗·卡斯蒂略取消了他在首都利马和附近的卡亚俄实行的宵禁令。 2022年4月7日,秘鲁政府宣布全国公路网进入为期30天的紧急状态。在紧急状态期间,境内“某些个人通行自由、集会自由的宪法权利”将被限制,国家警察将在武装部队的协助下维持国内秩序。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6日起,首都利马等地延长紧急状态45天,继续开展军警联合行动维护治安,加强打击普通罪犯和清剿有组织犯罪团伙,保护公民安全。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0日,秘鲁总统迪娜·博卢阿特在总统府主持新一届内阁宣誓就职仪式,同时任命佩德罗·安古洛担任秘鲁部长会议zhuxi(总理)。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岸的中部,北靠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东临巴西和玻利维亚,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秘鲁海岸线长2254公里,国土面积128.5万平方公里,在拉美居第四位。

    地形

    安第斯山纵贯南北,山地占全国面积的1/3。全境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区为狭长的干旱地带,为热带沙漠区,气候干燥而温和,有断续分布的平原,灌溉农业发达,城市人口集中;中部山地高原区主要为安第斯山中段,平均海拔约4300米,亚马孙河发源地;东部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属亚马孙河上游流域,为山麓地带与冲积平原,终年高温多雨,森林遍布,地广人稀,是秘鲁新开发的石油产区。

    科罗普纳峰和萨尔坎大山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瓦斯卡兰山海拔6768米,为秘鲁最高点。主要河流为乌卡亚利河和普图马约河。中部的南段多火山,地震频繁,东南与玻利维亚交界处有南美洲第二大湖的的喀喀湖。中部的北段海岸和近海蕴藏石油。岸外海域富鳀鱼(秘鲁沙丁鱼)等渔业资源,沿海岛屿积有大量鸟粪层。森林面积占领土面积51%。

    气候

    秘鲁处于热带地区,但由于地理条件复杂多样,其气候并非单一的热带气候,而是显现出极高的多样性,在全球32种气候中,秘鲁拥有28种。西部沿海地区属沙漠草原气候,气候温和、湿度大、降水量少,但其北部的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中部安第斯山区地处高原,属热带山岳气候,夏季多雨,气温和湿度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具有“十里不同天”的特征;东部亚马逊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但其南部冬季寒冷。首都利马年平均气温18.7℃,终年少雨,被称为“世界不雨城”;冬季多雾,少见阳光。但近年受气候变化影响,利马的降水逐渐增多。

    时区

    西五区(UTC-5),比格林尼治时间晚5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

    自然资源

    总体情况

    秘鲁矿业资源丰富,是世界12大矿产国之一,矿产总量居世界第七位。主要有铜、锌、铅、铀、汞、金、钼、银、锡、铁、铋、钒、石油、天然气及煤、磷块岩、重晶石、硼酸盐等,其中银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铜、钼储量居世界第二位,铅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金、锌储量居世界第五位,锡储量居世界第九位。

    矿产资源

    秘鲁主要矿产储量和生产情况如下。

    (1)石油。探明储量为3.4亿桶,天然气10.6万亿立方英尺,液态天然气储量5.1亿桶。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瓜亚基尔盆地、北部的普图马约盆地、中部的乌卡亚利盆地和阿克里盆地、南部的库斯科等。2020年,秘鲁生产石油1447.99万桶;生产天然气4248亿立方英尺。

    (2)铜。储量为9200万吨,占世界储量10.6%;2020年产量为214.9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0.7%。主要分布在莫克瓜、阿雷基帕、塔克纳、胡宁、阿普里马克、安卡什和库斯科等地区。

    (3)铅。储量为600万吨,占世界储量6.8%;2020年产量为24.2万吨,占世界产量的5.5%。主要分布在安卡什、普诺、帕斯科、万卡贝利卡、胡宁等地区。

    (4)锌。储量2000万吨,占世界储量的8%;2020年产量为133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0.8%。主要分布在安卡什、胡宁、帕斯科、利马、普诺等地区。

    (5)银。储量9.1万吨,占世界储量18.1%;2020年产量为2727吨,占世界产量的11.4%。主要分布在安卡什、帕斯科、胡宁、普诺、阿亚库乔等地区。

    (6)金。储量为2700吨,占世界储量的5.1%;2020年产量为88吨,占世界产量的2.7%。原生金主要分布在拉利伯塔德、卡哈马卡(亚纳科查Yanacocha)、阿雷基帕(凯约马、奥尔科潘帕、查帕)、马德雷德迪奥斯等地区。

    (7)钼。储量为280万吨,占世界储量的15.6%;2020年产量为3.2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0.9%。主要分布在莫克瓜、塔克纳、阿雷基帕、胡宁等大区。

    (8)铁。储量为14.9亿吨,2020年产量为1001万吨,主要分布在伊卡、阿雷基帕、帕斯科、胡宁等地区。

    (9)锡。储量为14万吨,占世界储量3.3%;2020年产量为2.06万吨,占世界产量的7.6%。主要分布在普诺、安卡什、拉利伯塔等地区。

    森林资源

    森林面积达7300万公顷,其中94%在亚马逊地区。森林覆盖率为58%,在南美洲仅次于巴西,居各国第9位。近年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动植物资源

    因为丰富的地理和气候形态,秘鲁境内的生物多样性极高,在世界17个生物多样性大国中排名第四位,拥有世界上已知的117个生物区中的84个。现在已知拥有1831种野生动物,507种哺乳动物,415种两栖动物,400种爬行动物。此外还有855种淡水鱼和1.9万种植物。

    水力资源

    秘鲁水力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亚马逊河水系诸多河流多数发源于安第斯山脉东麓,落差较大且水量丰沛,蕴含丰富水力资源,但该地区地广人稀,开发程度较低。东部有很多河流发源于安第斯山脉西坡,流向太平洋,为沿海地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因落差大、水流急,比较适宜进行梯级小水电开发。全国水电蕴藏量6944.5万千瓦。

    渔业资源

    秘鲁海岸线长,沿海水温适于鱼类繁殖,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渔业大国之一。据考察,秘鲁海域内有近800种海洋生物,包括鱼类737种,目前仅有19%的鱼类被开发利用。除海洋渔业外,秘鲁淡水鱼资源也十分丰富,有各类湖泊1.22万余个,其中1.17万个尚待开发,淡水鱼类超过850种。2019年,秘鲁鱼产品出口总额约为35亿美元。

    行政区划

    区划

    秘鲁全国行政区划为4级,即中央、大区、省、市(县)。全国共设24个大区和1个直属区(卡亚俄区)、195个省和1832个市(县)。各级行政首长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为4年。地方各级政府负责规划所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执行公共投资计划,鼓励经济活动,管理公共财产。地方国会也由选举产生,任期4年。

    主要城市

    利马

    利马市(西班牙语:Lima),秘鲁首都  ,分为旧城、新城两部分。旧城区位于城市北部,临近阿普里马克河,街道自西北向东南伸展,同阿普里马克河呈平行状。街道多以秘鲁的省和城市命名,街区狭窄 ,房屋低矮,大多为殖民统治时期所建造。旧城区有众多的广场,以城区中心的“武器广场”最著名。以这个广场为中心,条条街道成辐射状向四周延伸,通向城区各个角落,街面以大块石板铺砌,显得古香古色。广场中央有喷水池,水花飞溅,雾气蒙蒙,在阳光下晶莹闪烁,使城市显得格外有生气。广场东端是始建于17世纪的天主教堂,保持着浓厚的西班牙建筑风格,教堂内有银饰祭坛、建筑精巧的小教堂和停放着广场设计者、当年西班牙殖民军首领皮萨罗的玻璃棺材。广场四周其他著名建筑有建于1938年的政府大厦、建于1945年的市政大厦以及众多的商业大楼、超级市场等。旧城区还有风光优美的阿拉梅达公园、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乌尼昂大街、宽阔的繁华大街尼科拉斯德皮埃罗拉大街、圣马丁广场、博洛洛内西广场以及建于1551年的南美洲最古老的大学——圣马科斯大学。

    库斯科

    库斯科古城位于秘鲁安第斯山脉海拔3410米的东安第斯山脉丰饶的山谷中。这里气候宜人,崇山峻岭和葱郁的林木围绕在城市四周。因而又有“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的美称;马丘比丘位于库斯科西北130公里,整个遗址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它被称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也因此成为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

    在库斯科,要去看城内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巴洛克建筑,也看保留下来的印加石墙;在马丘比丘,上下城区的古老巨石和散落在安第斯山脉各处的羊驼是最重要的风景。

    国家象征

    国名

    国名可能来源于16世纪初居住在巴拿马城圣米格尔湾附近的当地统治者的名字Birú 。1522年抵达的西班牙征服者认为这是新大陆的最南端。当Francisco Pizarro入侵更南端的地区时,这些地区被指定为Birú或Per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