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智利共和国-《史册》
第(1/3)页 智利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Chile,英语:Republic of Chile),简称“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国土面积756715平方公里,智利共分为16个大区(Región),下设54个省(Provincia)和346个市(Comuna),首都圣地亚哥。2022年9月智利全国总人口1945.8万,其中城市人口占86.9%。为南美洲国家联盟的成员国,在南美洲与阿根廷及巴西并列为ABC强国。
智利原为阿劳干人、马普切人、火地人等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纪初以前属印加帝国。1535年西班牙人开始入侵,1541年起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9月18日成立执政委员会,实行自治。此后,智利人民在贝尔纳多·奥希金斯的率领下开展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1817年2月同阿根廷联军击败西班牙殖民军。1818年宣告独立。1973年军政府上台,1990年恢复代议制民主。
智利拥有较高的竞争力和生活质量,具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全球化的、自由的经济环境,以及较低的腐败感知和相对较低的贫困率。被世界银行集团视为高收入经济体。按照部分评判标准(例如人类发展指数)它又可以算作发达国家。2010年,智利成为南美洲第一个OECD成员国。
基本信息
中文名:智利共和国
国家领袖:总统:加夫列尔·博里奇·丰特(Gabriel Boric Font)
外文名: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Chile,英语:Republic of Chile
人口数量:1996万
简称:智利
人口密度:25.7 人/平方公里(2020年)
所属洲:南美洲
主要民族:印欧混血种人
首都:圣地亚哥
主要宗教:天主教、福音教
主要城市:蓬塔阿雷纳斯,瓦尔帕莱索,奇廉,伊基克市
国土面积:756715平方公里
国庆日:9月18日
水域率:1.07%
国歌:Himno Nacional
GDP总计:3168 亿美元(2021年)
国家代码:CHL
人均GDP:16503 美元(2021年)
官方语言:西班牙语
国际电话区号:+56
货币:智利比索
国际域名缩写:.cl
时区:UTC-4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基尼系数:0.494
国际组织成员:APEC、OECD、不结盟运动、联合国
最大城市:圣地亚哥(首都)
人类发展指数:0.822(并列第41)高,2014年
国家格言:依靠公理或武力
国舞:昆卡
国石:青金石
国花:智利钟花
国鸟:安第斯神鹫
历史沿革
独立前
智利原有居民是印第安人,16世纪处于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阶段。其中,北部的乌鲁人、孔萨人和中部的阿劳坎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渔业,有的已能制造铜器和金银器;南部的奥纳人、雅甘人等靠渔猎为生。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征服秘鲁以后,派他的伙伴阿尔马格罗于1535年侵入智利。因遭印第安人袭击,1538年逃回秘鲁。1540年,皮萨罗又派巴尔迪维亚再次侵入智利,陆续建立圣地亚哥、康塞昔西翁和瓦尔迪维亚等城镇,智利遂沦为西班牙殖民地。此后,印第安人继续坚持战斗,其中间劳坎人长期控制着比奥比奥河门南的领土,智利初由秘鲁总督管辖,1778年西班牙王室设置智利都督府和检审庭,作为智利的最高统治机构。殖民统治时期,智利经济以农业为主,生产小麦、玉米:畜牧业也占有重要地位。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大片土地,推行委托监护制,强迫印第安人从事农业劳动或采掘贵重金属。他们使用各种手段搜刮财富,给当地人民造成严重灾难。智利人民曾在1651、1655、1723、1766、1780年多次举行起义。
1810年9月18日,圣地亚哥的土生白人推翻了殖民政权,成立独立政府。1814年10月秘鲁总督派兵前来恢复殖民统治。智利民族志士在奥希金斯领导下越过安第斯山,与圣马丁的军队会合。1817年,这支军队在圣马丁指挥下进军智利,2月12日在查卡布科大败西班牙殖民军。同年,奥希金斯被推举为智利最高执政官。1818年2月12日奥希金斯正式宣布智利独立,成立共和国。
独立后
智利独立后,政权为土生白人地主所掌握。奥希主斯政府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如取消贵族爵位,允许传布新教,发展公立学校,鼓励对外贸易等。引起地主阶级和天主教会不满。1823年奥希金斯被迫辞职,流亡秘鲁。此后,由于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国家一度陷于动乱。1831年保守党上台执政。1833年制定宪法,赋予总统以极大权力,以天主教为国教,巩固了大地主阶级的统治,开始了此后30年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
在这期间,保守党政府鼓励来自欧洲各国的移民,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开发阿塔卡马和科金博铜矿,使智利成为世界重要的产铜国。矿产和粮食的出口增加,教育也有所发展。与此同时,大量英美资本投入硝石、铜矿开采业以及铁路。1836~1839年间,智利进行了反对玻利维亚一秘鲁联邦的战争(桑塔·克鲁斯,A)。
19世纪40~50年代,自由党在自由派地主和矿业资本家支持下强大起来。1861~1891年自由党执政期间。政府极力削弱天主教势力,开发阿塔卡马沙漠的硝石区。并改进了交通。英美资本进一步侵入,控制了铁路和主要生产部门。1865~1866年,智利与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结成同盟,进行了反对西班牙的战争。在南美太平洋战争中,智利吞并了秘鲁的塔拉帕卡省和阿里卡省以及玻利维亚的安托法加斯塔地区。
国会共和时期
1891年,海军军官J.蒙特发动内战,夺取政权。此后,地主阶级联合大进出口商通过国会控制政府,开始了所谓“国会共和时期”(1891~1920)。这个时期,智利经济有所发展。1920年,自由联盟候选人A.亚历山德里·帕尔马当选为总统。1925年,召开制宪会议,制定新宪法,规定选民直接选举总统,实行政教分离,征收累进税,政府有权征用私人财产。工人运动日益发展。1922年社会劳工党改名为共产党,并加入共产国际。1932年亚历山德里·帕尔马再次当选总统后,反民主倾向加剧,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1936年,激进党、共产党、社会党、民主党和劳工联盟组成人民阵线。激进党在人民阵线支持下执政,塞尔达(1938~1942)、里奥斯·莫拉莱斯(1942~1946)和.冈萨雷斯·魏地拉(1946~1952)相继任总统。前两届政府曾大力兴办学校,成立“生产开发公司”,发展民族工业,向农民贷款,发展对外贸易,与此同时,无产阶级更加壮大。1941年国会选举时,有18名工人代表被选入国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智利保持中立。1945年对轴心国宣战。冈萨雷斯·魏地拉执政初期,曾吸收左翼人士入阁。1947年起,政策右转,1948年颁布《保卫民主法》。1952年,卡洛斯·伊瓦涅斯·德尔·坎波当选总统后,继续在外交上追随美国。
1958年,自由党和保守党支持J.亚历山德里-罗德里格斯当选总统。1960年,智利发生8.9级特大地震,给智利造成毁灭性的伤害。1964年,基督教民主党领袖爱德华多·弗雷·蒙塔尔瓦当选总统后,迫于人民的压力,曾对美资铜矿公司实行“智利化”(即合营);同时征收地主的部分土地分配给农民。
军人执政时期
1970年,左翼6个党组成人民团结阵线,支持社会党人阿连德·戈森斯当选总统。执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激进的经济和社会改革。1973年9月11日军人发动政变,推翻了阿连德政府。陆军司令奥古斯托·皮诺切特任“军人执政委员会”zhuxi。进行了长达16年的军政府统治。1989年,智利举行差额选举的总统大选,帕特里西奥·埃尔文获胜,于次年接替皮诺切特出任总统。
发展新阶段
1994至2000年间基督教民主党人爱德华多·弗雷当选总统。2000年起社会民主党人里卡多·拉戈斯·埃斯科瓦尔当选总统。2006年1月15日,前国防部长、单亲妈妈米歇尔·巴切莱特在选举中获胜,当选该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2010年2月27日凌晨3时34分,智利南部的康赛普西翁发生里氏规模8.8地震。地震在智利全国造成至少750人死亡,20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地震灾区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严重。
2010年3月10日,塞巴斯蒂安·皮涅拉就任智利总统,标志近20年来智利右派重新夺回总统的宝座。
2014年3月11日,米歇尔·巴切莱特再次就任智利总统。
2017年12月17日,前总统塞瓦斯蒂安·皮涅拉获得54.57%的选票,当选新一任任智利总统。
2018年3月11日,塞巴斯蒂安·皮涅拉再次就任智利总统。
2022年3月11日,加夫列尔·博里奇以35岁之龄就任智利总统,成为智利史上最年轻的guojiayuanshou。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南纬18度与57度,西经81.5度~68.5度之间。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南北长4352公里,东西最窄96.8公里、最宽362.3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智利国土面积75662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56253平方公里,岛屿面积373平方公里),在南美国家中居第七位。
南美洲的智利,它像一支又瘦又长的毛笔,从北到南长达4270公里。如果把它放在中国地图中,就要从黑龙江省最北部一直伸到西沙群岛。而国土东西之间的宽度平均只有180公里,不过相当于上海到杭州的距离,仅为国土长度的二十四分之一,堪称世界上领土最狭长的国家。
地形
智利东为安第斯山脉的西坡,约占全境东西宽度的1/3;西为海拔300—2000米的海岸山脉,大部分地带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众多的沿海岛屿;中部是由冲积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海拔1200米左右。境内多火山,地震频繁。位于智利、阿根廷边境上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峰海拔6885米,为全国最高点。全国有河流30余条,较重要的有比奥比奥河等。主要岛屿有火地岛、奇洛埃岛、惠灵顿岛等,气候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明显不同的地段:北段主要是沙漠气候;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南为多雨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大致上智利可分三个区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