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巴拉圭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气候特征

    巴拉圭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南回归线横贯中部,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森林气候。夏季(12月至次年2月)气温26~33℃;冬季(6月至8月)气温为10~20℃。降水由东向西递减,东部约1300毫米,西部干旱地区400毫米左右。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54%,富珍贵硬木林、破斧树和马黛茶树等。石灰石储量较多,还有少量锰、铜、铁等矿藏。水力资源甚丰,已同邻国巴西、阿根廷合建大型水电站。

    水系分布

    巴拉圭主要河流有巴拉圭河和巴拉那河。

    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

    巴拉圭拥有巴拉圭河和巴拉那河两大河流,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约为5600万千瓦。拥有伊泰普和亚西雷塔水电站各50%所有权,是南美重要的电力出口国。2020年,巴拉圭电力出口29.76亿美元,产值占全国GDP的6.5%。

    森林资源

    据统计,巴拉圭森林覆盖面积约为184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5.42%。70%森林资源集中在格兰查科地区,出产珍贵的硬质木材,硬木林、破斧树和马黛茶树等森林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

    巴拉圭的盐矿和石灰石储量较大,还有少量铁、铜、锰、铁钒土、云母、铌、天然气、铝矾土等资源。近年来,在靠近玻利维亚边界的查科地区发现储量丰富的天然气。

    行政区划

    区划

    巴拉圭划分为17个省和1个特别区(首都亚松森),17个省分别是:上巴拉圭、上巴拉那、阿曼拜、博克龙、卡瓜苏、卡萨帕、卡嫩迪尤、中央、康塞普西翁、科迪勒拉、瓜伊拉、伊塔普亚、米西奥内斯、涅恩布库、巴拉瓜里、阿耶斯总统省、圣佩德罗。

    首都

    【首 都】 亚松森(Asunción),人口52.2万,夏季气温22—35℃,冬季气温12—22℃。

    全国最大的城市。它位于巴拉圭的东岸,皮科马约河和巴拉圭河汇合处,南纬25度15',西经57度47'.亚松森原来生活着印第安人。1537年8月15日西班牙人到达此地时正值天主教的圣母玛丽亚升天节。在西班牙语里,升天节的发音是“亚松森“,因此,亚松森就成了这座城市的名字。1811年,巴拉圭独立,亚松森成为首都。该城地处南美第二大河巴拉圭河系的上游,战略地位非常重要。1864-1870年发生了巴拉圭战争,亚松森被巴西,阿根廷,乌拉圭三国联军占领,由巴西统治到 1876年。

    重要城市

    恩卡纳西翁(Encarnación)

    巴拉圭南部城市,伊塔普阿省首府。位于上巴拉那河畔,与阿根廷的波萨达斯隔河相望。人口2.8万(1982年)。始建于1632年。1926年曾遭龙卷风破坏。周围农牧区和林区的贸易和工业中心。有木材加工、制茶(马黛茶)、卷烟、轧棉、制革、谷物加工等工业。铁路和公路通亚松森,并有火车轮渡同阿根廷铁路衔接。有飞机场。

    东方市(Ciudad del Este)

    东方市是巴拉圭第二大城市,人口仅次于首都亚松森。市区人口约24万人,若把市郊人口计算在内则约37万5千人。亚松森每天有高速巴士行驶到这里,约需7小时。也可搭乘飞机(需45分,机场在巴西境内)。东方市位于巴拉圭最东边的城市,著名的伊瓜苏瀑布即在该城边上巴拉圭、巴西、阿根廷的三国边境,瀑布最壮观的景色要到巴西境内才能看得到。为免税城市,巴西和阿根廷有许多游客和单帮客来此采购。

    国家象征

    国名

    巴拉圭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Paraguay;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l Paraguay)简称巴拉圭。

    国旗

    巴拉圭共和国国旗(英语:The National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Paraguay,西班牙语:La Bandera Nacional de la República del Paraguay,瓜拉尼语:Tetã Poyvi Tavakuairetã Paraguái),是巴拉圭共和国的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为20∶11,旗面由自上而下且平行相等的红、白、蓝三种颜色的横长方形相连组成,国旗分正反两面且图案不同,国旗正面中央为国徽图案,国徽圆面正中央是由棕榈枝和橄榄枝环绕的黄色五角星(五月之星),外圆面上半部分用黑色字体的西班牙文写有巴拉圭共和国;国旗背面图案为财政部印玺,印玺为圆形,图案是一头面向右侧的金色雄狮守卫着自由之竿和自由之帽。

    1842年11月,巴拉圭政府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了红、白、蓝三色旗为国旗,其后有多届政府在此基础上不断对国旗样式进行着相应调整。巴拉圭共和国国旗中,红色象征着爱国主义、勇气、平等和正义,白色象征着纯洁、团结与和平,蓝色象征着友爱、知识、真理与自由。

    国徽

    巴拉圭国徽呈圆形。圆面正中是一颗光芒四射的五角星,称为“五月之星“,纪念巴拉圭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于1811年5月14日获得独立。“五月之星“由象征胜利的棕榈枝和象征和平的橄榄枝环绕,绿枝下端由国旗三色带系扎。绿枝环外圆面上半部为西班牙文“巴拉圭共和国“。圆周由国旗三色圆环构成。财政玺亦为圆形,圆面中间图案有别于国徽,为一只金色狮子,其背后立一根“自由之竿“,竿顶有一顶“自由之帽“。

    国歌

    《巴拉圭人,无共和毋宁死》

    歌词大意:美洲人民在王权的压迫下度过了悲惨的三百年,终于有扬眉吐气的一天,说道“够了“,坚决把王权推翻;我们缅怀着父辈英勇作战,他们名垂史册,光照人间。他们粉碎了威严的王权,编织成了胜利的花冠。巴拉圭人,为共和国献身;换来自由,凭勇敢精神。不容许再有奴隶和暴君,统治者是团结和平等。

    国花

    蓝色西番莲(学名:Passifloracaerulea L. ):草质或木质藤本,单叶,少有复叶,互生,全缘或分裂,托叶线状或叶状,稀无托叶。聚伞花序,腋生,有时退化仅存1-2花,花序梗有关节,具1-3枚苞片,花两性;萼片5枚,常成花瓣状。花朵结构:第一层为三块苞片,第二层为五块萼片,萼片的外型极似花瓣,第三层为五块花瓣,第四层为由众多丝状裂片组成的副花冠。花朵正中便是雄蕊和雌蕊,雌蕊具三条柱头,柱头下垂,雄蕊共五枚。子房1室,胚珠多数,侧膜胎座。果为肉质浆果、卵球形、椭圆球形至球形,含种子数颗;种子扁平,长圆形至三角状椭圆形。

    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基材上生长得更好。抗寒性强,能在-10至-15℃的温度生存。严重的霜冻会杀死地上部分,但它会从基部再生长出新枝条。喜欢松散的沙质或砾质土壤。分布于阿根廷北部和巴西南部。

    因花色艳而成为观花园艺植物,各茎节上均长有卷须以作攀爬,可以作为外墙和棚架遮荫的植物。是南美洲国家巴拉圭共和国的国花。

    国鸟

    裸喉钟伞鸟(学名:Procnias nudicollis)是中小型鸟类。鸟喙适中而偏垂,先端具钩;腿较短;尾中等,方形。羽毛白色,有亮蓝色裸喉。常栖息于森林的水边。食性专化,纯以果实为食。在树杈间或树洞内编巢,产卵2~4枚。分布于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因失去栖息地及捕猎而受到威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它们列为易危物种。是巴拉圭的国鸟。

    人口民族

    人口

    【人 口】 745.4万(2022年)。95%为印欧混血种人,其余为印第安人和白种人。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和瓜拉尼语。8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8%的居民是土著人。

    截至2021年3月,巴拉圭全国人口735.3万,位居世界第107位。其中,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64.5%。巴拉圭约270万人集中在首都亚松森及其卫星城,东方市为巴拉圭人口第二大城市,也是华人聚集的主要城市,巴拉圭的华人约5万人。2020年,巴拉圭人口增长率约为1.37%。据世界银行和巴拉圭国家数据研究所(INE)预测,2025年巴拉圭人口将增至775.8万人。

    民族

    巴拉圭当地华人大多来自中国台湾省,主要经营餐馆、超市、小商品以及电子产品进出口贸易。华人在当地经济中占较重要地位,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成为当地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受行业性质及社交圈所限,华人在巴拉圭的社会地位尚待进一步提高。

    政治

    政体

    【政 治】 2008年4月21日,反对党“争取变革全国联盟”候选人、前主教卢戈当选总统,结束了红党连续执政61年的历史。2012年6月,巴北部发生警察与占地农民间的流血冲突,造成17人死亡。红党以卢戈处置不当为由,分别推动众议院和参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对卢戈的弹劾案。卢戈被迫宣布辞职,副总统弗朗哥接任总统。2013年8月,红党候选人奥拉西奥·卡特斯就任总统。2018年4月,红党候选人马里奥·阿夫多当选总统,并于2018年8月就职。

    宪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