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缅甸联邦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与朋友同行,不能勾肩搭背。给长者递接物品时,不能用左手,左手被视作是不洁净的。

    缅甸人视太阳升起的东方为吉祥的方向,认为东方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方向,所以缅甸人家里的佛龛都供在室内东墙上。因此睡觉时,头必须朝东忌讳朝西,否则是对佛的玷辱,会招致不幸。缅甸人还认为西方是死神居住的地方,古代缅甸国王斩杀犯人时,都是出宫殿西门,所以睡觉绝对不能头朝西睡。缅甸人把东面和南面称为头顶部,把西面和北面称为脚尾部。家中长者的座位在头顶部,晚辈的座位在脚尾部。

    在缅甸,女子穿的筒裙(缅语称“特敏”)被视为不吉祥之物,不允许晾晒在超过人头的地方。因此男子忌讳在晾着衣服的绳索或杆子下穿行。如男子穿行,则男子身上的“神力”会丢失,并会倒霉一辈子。故此,到佛塔寺庙朝拜的信女,不得登攀塔座,只能跪在塔下瞻拜许愿,如要向佛塔、菩萨身上贴金,需交由男子代办。

    婚姻禁忌

    缅历4月15日至7月15日三个月为佛教僧侣安居期间,缅甸人不许举行婚礼。此外,缅甸人也忌讳在缅日历9月、10月、12月内结婚。他们认为,在9月结婚,将会不育,一辈子无儿女。在10月结婚,会破产。在12月结婚,夫妻会两地分居,不得团聚。出席缅甸人的婚礼,不能穿蓝色、灰色和黑色的衣服,否则会带来不吉利。

    数字禁忌

    缅甸人忌讳9、13和尾数是零的“补”数(10、20、30、40、50、60、70、80、90)等数字,也忌讳“9”人共同远行,认为“9”人同行必有灾祸,若是9人同行则需带一块石头,以破9的数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缅甸人认为“13”这一数字不吉利,因此忌讳买有编号13的房子和车子。缅甸商人忌讳补数,因为补数带有零的数字,零即为输,故视补数不吉利。在缅甸,若汽车牌照的总计为补数,如10、20、30……等就很难卖出去。

    节假日

    缅甸的节假日包括法定节日和民间节日:

    法定节日:

    独立节,1月4日,纪念缅甸1948年1月4日独立日;

    联邦节,2月12日,纪念1947年2月12日昂山签署《彬龙条约》决定成立缅甸联邦;

    农民节,3月2日,纪念1945年3月27日抗日胜利;

    建军节,3月27日,初为抗日节,1955年改为建军节;

    泼水节,4月13日前后(缅历新年);

    工人节,5月1日;

    烈士节,7月19日,纪念1947年7月19日昂山将军等人遇难;

    民族节,12月1日。

    民间节日:

    浴榕节,4月下旬,缅历2月月圆日举行。缅甸将菩提树(榕树)视为佛的化身,在最炎热干旱季节给菩提树淋水,有希望佛教弘扬光大之意。

    点灯节,10月,缅历7月月圆日。传说佛祖在雨季时到天庭守戒诵经3个月,到缅历7月月圆日重返人间,凡间张灯结彩迎佛祖归来。

    敬老节,10月,缅历7月。传说众僧侣在雨季守戒3个月后跪请佛祖训示,后人效法,在此期间举行敬老活动。

    献袈裟节,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缅历7月月圆至8月月圆期间。善男信女要向僧侣敬献袈裟,在8月月圆日点灯迎神,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此日又称“光明节”。

    作家节,12月上旬,缅历9月1日。古时举行拜神活动,从公元1782年起演化成敬拜和奖励“像神一样崇高的”大作家们。1944年缅甸作协正式确定为“作家节”。

    缅甸政府部门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周六和周日为公休日。

    礼仪

    缅甸是个佛教的国度,生活中的各种礼俗都充满了浓厚的佛教色彩。在仰光的大街小巷,花间树丛,常可见到各种鸟在追逐嬉戏,原因在于当地人养成了不杀生的习俗,他们视乌鸦为“神鸟”,对其倍加爱护。他们对牛也敬若神明,在闹市遇上“神牛”,行人和车辆都要回避让路。不论何人,即便是外国游客,进入佛塔或寺庙时,也都必须脱鞋。

    军事

    缅军成立于1942年,当时称“缅甸独立军”。1945年3月27日 ,民族英雄昂山等人发起抗日运动,改名称“爱国军”,每年3月27日定为建军节。1988年以后,调整国防体制,取消总参谋部,建立军种司令部。

    截止2013年,缅军有现役部队约42.9万人 。年军费约6-8.5亿美元。实行志愿兵役制。缅甸陆军负责所有的地面作战行动以及负责将空军和海军纳入联合作战编成体制。陆军部队编成与众不同,不采用旅级编制,而是将陆军分成12个地区司令部编制,每个地区司令部由“战术行动司令部” 组成。兵力32.5万人。编有10个轻装步兵师师部,12个军区司令部,32个战术指挥部,245个步兵营,7个炮兵营,4个装甲营和2个高炮营。

    缅甸海军分为三个军区:即伊洛瓦底海军区(驻仰光) 、若开海军区 (驻实兑) 、德森达依海军区 (驻毛淡棉)。兵力15000余人(含陆战队800人)。设有6个海军基地缅甸海军最初是一支江河巡逻队,在孟加拉海湾和安达曼海的近海岸的作战能力有限。由于禁运品走私等活动日益猖獗,最南端的海岸监视和渔业保护变得日益重要 (缅甸有1930公里的海岸线)。拥有250名武装人员和一些小型舰艇(包括5艘卡奔塔利亚级舰和3艘巡逻快艇)的PPFC公司协助执行海岸巡逻。在反走私和反暴力行动中有些舰艇由海军士兵驾驶。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海军人员负责在内陆航道巡逻行动,例如伊洛瓦底河和萨尔温江。拥有800名士兵的海军陆战队具有一定的两栖作战能力。海军航空兵的主要任务是海上巡逻。海军航空兵拥有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基地都在海岸边。

    空军9000人。编有3个战斗机中队,2个攻击战斗机中队,2个防暴机中队、1个运输机中队和4个直升机中队。作战飞机83架,武装直升机29架。

    交通

    公路

    据缅甸建设部高速公路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过渡财年末,缅甸公路总里程为4.19万公里,其中沥青路2.59万公里,碎石路3011公里,土路4491公里,货运量为113.9万吨。缅甸与中国、老挝、泰国、印度、孟加拉国接壤。

    缅甸连接中国与缅甸的缅甸公路主要有滕密公路。腾密公路缅甸段起点为云南腾冲与缅甸接壤的中缅南四号界桩,终点是缅甸北部重镇密支那,公路全部由中国援建。印度政府也将提供5亿美元经济援助,部分援款将用于修建连接印度、缅甸和泰国的三边公路,从印缅边境德木口岸途径曼德勒、内比都、抵达缅泰边境的妙瓦底口岸,公路全长约3200公里,预计将于2021年4月完工。

    铁路

    缅甸铁路基础设施较差,路网陈旧,主要线路有仰光—曼德勒、仰光—勃固、仰光—毛淡棉,仰光—卑谬、曼德勒—密支那等。据缅甸交通与通讯部铁路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过渡财年末,缅甸铁路全长6112.29公里,多为窄轨,有960个站点。拥有客车厢990节、货车厢1847节。2018过渡财年客运量为2116万人次,货运量为9.44万吨,客运收入高于货运收入。

    缅甸正规划推动中缅、缅泰、缅印互联互通项目,其中中缅铁路项目近期计划建设木姐—曼德勒段,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远期计划从中国瑞丽延伸至缅甸皎漂。缅甸仰光有环城铁路,全长约45.9公里,连接缅甸市区与城郊,全程耗时约3小时。目前尚无城市地铁。

    空运

    缅甸全国有29家航空公司,主要航空公司有缅甸航空公司、缅甸国际航空公司、曼德勒航空公司、仰光航空公司、甘波扎航空公司、蒲甘航空公司、亚洲之翼航空公司、金色缅甸航空公司等。缅甸全国有国际机场3个,国内机场31个,主要机场有仰光国际机场、曼德勒国际机场、内比都国际机场、黑河机场、蒲甘机场、丹兑机场等。仰光、内比都和曼德勒机场为国际机场。

    截至2018年,缅甸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达航线,主要国际航线可达曼谷、清迈、北京、昆明、广州、南宁、成都、西安、杭州、重庆、香港、台北、新加坡、吉隆坡、达卡、金边、河内、胡志明、加尔各答、达卡、首尔、多哈等城市。缅甸国内大城市和主要旅游景点均已通航。

    水运

    缅甸主要港口有仰光港、勃生港和毛淡棉港,其中仰光港是缅甸最大缅甸的海港。缅甸交通与通讯部数据显示,内河航道约14842.6公里,仰光港口包括仰光港和迪洛瓦港。2018年过渡财年,缅甸港口总吞吐量为898.3万吨;水路运输旅客达498.7万人次。

    社会

    科教

    缅甸科技基础薄弱,设施和人才匮乏,科研水平和能力不足,经济科技发展数据缺乏系统科学的统计。2016年4月民盟政府执政时,将原科技部合并到教育部。

    2018年6月缅甸颁布《缅甸科技创新法》。《缅甸实现2018-2030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把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019年3月成立了以副总统吴敏瑞为zhu席的国家科学、技术与创新委员会。2019年8月7日,Myanmar Sat 2人造卫星由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火箭发射基地顺利发射升空。

    缅甸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和扫盲工作,全民成人识字率约94.75%。实行小学义务教育。教育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包括日托幼儿园和学前学校,招收3-5岁儿童;基础教育学制为10年,1-4年级为小学,5-8年级为普通初级中学,9-10年级为高级中学;高等教育学制4-6年不等。缅甸共有基础教育学校40876所,大学与学院108所,师范学院20所,科技与技术大学63所,部属大学与学院22所。著名学府有仰光大学、曼德勒大学等。

    医疗

    根据缅甸卫生与体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2017财年末,缅甸共有公立医院1115所,医生10479名,护士20881名。主要传染病有登革热、疟疾、肝炎、肺结核。据报道,仅德林达依省2018年以来的登革热发病人数是2017年同期的2倍,2019年1-11月全国共有23203人感染登革热,死亡123人,其中克钦邦感染人数最多,达4000人。全国近1/10的人患有肝炎,结核病的发病人数排在全球前30名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缅甸全国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4.9%,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267.2美元;女性人均寿命69.11,男性人均寿命64.38岁。根据缅甸政府最新发布的《2019年人口普查调查》初步结果显示,2014年至2019年缅甸在人口、社会经济和发展等主要指标方面取得积极进步。国民预期寿命从2014年的64.3岁增加至2019年的69.4岁,新生儿死亡率从61.8‰降至30.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71.8‰降至37.7‰。男女比例达到88比100,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男性成员外出务工(含赴国外)比例较高。各类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12%。

    媒体

    国家通讯社:缅甸主要的国家通讯社有缅甸通讯社。

    电视媒体:缅甸最主要的电视媒体是缅甸国家电视台MRTV和妙瓦底电视台。

    广播电视:缅甸之声广播电台是最有影响力的广播电台。

    报纸媒体:缅甸官方报纸有《缅甸新光报》和《缅甸镜报》,私营报刊主要有《缅甸时报》、《七日周刊》、《声音周刊》和《新闻周刊》等。

    通信

    缅甸交通与通讯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缅甸全国共有1388个邮局。电话交换台中442个为自动交换台,6个为人工接线台;缅甸共网络用户4027.17万,移动电话用户3998.87万。在国际通讯方面,缅甸不仅开通了国际卫星电话,而且可以通过亚欧海底光缆2万条线路与33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连通,并能通过这些国家和地区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通话。

    电力

    据《2019年缅甸年鉴》统计,截至2018年过渡财年末,缅甸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为5651兆瓦,比2017/2018财年末新增9兆瓦,其中水电3259兆瓦,占57.7%,天然气电1779兆瓦,占33.3%,火电496兆瓦,占7.3%,柴油发电117兆瓦,占1.6%。2018年过渡财年缅甸总发电量为111.29亿千瓦时,总消耗电量为94.73亿千瓦时。据缅甸电力能源部统计,2019年12月缅甸实现全国50%家庭供电。

    外交

    外交政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