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斐济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斐济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ji)。
国旗
斐济群岛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浅蓝色,左上方为深蓝色底上红、白两色的“米”字图案,旗面右侧的图 案是斐济国徽的主体部分。浅蓝色象征海洋和天空,也表明该国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米”字图案为英国国旗图案,是英联邦国家的标志,表明斐济与英国的传统关系。
2013年斐济将重新设计国旗,新版国旗将聚焦国家团结,不再包含英国国旗图案,这将成为斐济同殖民地历史拉开距离的最新努力。斐济开始正式流通的新版货币移除了英国女王头像、以斐济动植物为主体。新版国旗的形成机制将与新版货币类似。
国徽
斐济群岛国徽为盾形。盾面上方是一只带着皇冠的黄色狮子,狮子抱着一个椰子。狮子下面的圣乔治红十字把白地盾面分成四 格,每格图案不同。叼着橄榄枝的鸽子象征和平,甘蔗、椰子、香蕉象征农作物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两侧各站着一名斐济人。上端绘有帆船,象征这个国家位于南太平洋和古老的交通工具。饰带上用斐济语书写着“敬畏上帝,尊崇国王”。
货币
斐济元(Fiji Dollar)。
国花
扶桑,是一种属于锦葵科木槿属的常绿灌木,因原产于中国南部,故又名中国蔷薇。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中国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而大红花也是马来西亚华人对马来西亚国花,即其中一种红色朱槿的称呼。
政治
政体
2006年12月5日,军队司令乔萨亚·沃伦盖·姆拜尼马拉马(Josaia Voreqe Bainimarama)宣布接管国家行政权力,并解散政府和议会。2007年1月,斐成立临时政府,姆拜尼马拉马任临时政府总理。2009年4月9日,斐济上诉法院宣布斐临时政府非法。10日,伊洛伊洛总统宣布废除宪法并解除所有法官职务、2014年9月前举行大选。11日,伊重新任命姆拜尼马拉马为总理。
宪法
1990年7月25日实行新宪法。1997年7月,斐通过1990年宪法修正案,修改了有关歧视印族政治权利的条款,并于1998年7月正式实施。1999年5月,斐首次根据1997年宪法举行全国大选。2000年政变期间,1997年宪法被废除。2001年斐上诉法院判决该宪法仍有效,并得到大酋长委员会、约瑟法·伊洛伊洛总统等承认。2009年4月,伊洛伊洛总统宣布废除宪法。7月,斐临时政府总理姆拜尼马拉马宣布“国家发展和恢复民主路线图”,2013年9月6日,斐新宪法经奈拉蒂考总统签署并颁布生效。
议会
根据2013年宪法,斐议会为一院制,共设50个议席。斐济2014年9月17日举行大选,选举产生新议会,斐济优先党获32席,社会民主自由党获15席,民族联盟党获3席。斐济优先党议员、前妇女部长吉科·卢维尼当选议长,斐济优先党议员鲁文尼·南达贝·南达洛当选副议长。
政府
斐济2014年9月大选后,姆拜尼马拉马9月22日宣誓就职,并组阁。斐内阁现有20名成员:总理兼土著事务、糖业部长姆拜尼马拉马;总检察长兼司法、财政、公共企业、公共服务部长艾亚兹·赛义德-海尤姆(Aiyaz Sayed-Khaiyum);工业、贸易和旅游部长法亚兹·科亚(Faiyaz Koya);基础设施和运输部长皮奥·蒂科杜阿杜阿(Pio Tikoduadua);地方政府、住房和环境部长帕尔文·库马尔(Parveen Kumar);土地和矿产资源部长梅雷塞伊妮·武尼万加(Mereseini Vuniwaqa);渔业和林业部长奥塞亚·纳因加穆(Osea Naiqamu);农业、乡村、海洋发展、国家灾害治理部长伊尼亚·塞鲁伊拉图(Inia Seruiratu);外交部长伊诺凯·昆布安博拉(Inoke Kubuabola);移民、国家安全和国防部长蒂莫西·莱西·纳图瓦(Timoci Lesi Natuva);卫生和医疗服务部长乔恩·乌萨马特(Jone Usamate);教育、文化遗产和艺术部长马亨德拉·雷迪(Mahendra Reddy);就业、生产力和产业关系部长乔治·科努西·孔罗特(Jioji Konusi Konrote);青年和体育部长莱塞尼亚·姆巴莱·图伊通鲍(Laisenia Bale Tuitubou);妇女、儿童和减贫部长罗茜·索菲娅·阿克巴尔(Rosy Sofia Akbar);财政、公共企业、公共服务、贸易和旅游助理部长洛娜·埃登(Lorna Eden);农业、乡村、海洋发展、国家灾害治理助理部长乔埃利·萨瓦基(Joeli Cawaki);卫生事务助理部长维娜·库马尔·巴特纳格尔(Veena Kumar Bhatnagar);教育、文化遗产和艺术事务助理部长维贾伊·纳特(Vijay Nath);青年和体育事务助理部长伊利埃萨·恩德拉纳(Iliesa Delana)。
司法机构
设最高法院、上诉法院、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不超过7名法官组成。首席大法官为安东尼·盖茨(Anthony Gates)。
政党
原共有16个政党,2006年政变后长期停止活动。2013年1月,斐政府颁布《2013年政党法令》,规定任何政党须登记才合法。截至2014年9月,经登记注册的合法政党共7个,分别为:斐济优先党、社会民主自由党、斐济工党、民族联盟党、人民民主党、斐济团结自由党和壹斐党。主要政党的基本情况如下:
(1)斐济优先党(Fiji First Party):执政党。2014年6月成立。党领袖为现总理姆拜尼马拉马。该党主张族裔平等,重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出“要为全体斐济人建设一个更好的斐济”,主要支持者包括广大印族民众、斐族基层民众以及商界名流、知识分子和青年人等。
(2)社会民主自由党(Social Democratic Liberal Party, SODELPA):反对党。前身为前总理莱塞尼亚·恩加拉塞(Laisenia Qarase)于2001年5月成立的团结斐济党(United Fiji Party,斐济语缩写为SDL),2013年5月被迫根据新政党法令重组并改用现名,党领袖为泰穆穆·凯帕(Ro Teimumu Kepa)。该党主张在促进民族和解的同时更多地照顾斐济族和罗图马族的利益,主要支持者包括传统斐族酋长和部分斐族基层民众。SDL曾于2001年和2006年两次执政,2006年12月被政变推翻。
(3)民族联盟党(National Federation Party):反对党。1964年成立,最早称“联盟党”,与其他政党合并后改用现名,曾参与斐争取独立的努力,是目前斐成立时间最早的政党。2013年5月根据新政党法令重新登记。党领袖为比曼·普拉萨德(Biman Prasad)。该党是印族裔蔗农为争取权益而组建的首个印族人政党,主要依靠印族民众支持。该党历史上仅于1987年短暂参加联合执政,不足一个月即被政变推翻。
(4)斐济工党(Fiji Labour Party):1985年7月成立,2013年5月根据新政党法令重新登记。党领袖为马亨德拉·乔杜里(Mahendra Chaudhry)。该党是在各大工会支持下以印族为主体的政党,主要代表中下层印族人利益,在印族蔗农、工会成员和部分知识分子中有一定影响力。曾于1987年和1999年两次组建联合政府,但均被被政变推翻。2006年5~12月、2007年1月~2008年8月曾先后参与恩加拉塞政府和姆拜尼马拉马领导的临时政府。
(5)人民民主党(People's Democratic Party):2013年5月成立。党领袖为菲利克斯·安东尼(Felix Anthony)。2013年1月在斐济工会大会的倡议下组建,主要代表工人和工会利益。
政要
【重要人物】维利亚姆·卡托尼韦雷:总统。1964年4月20日生于斐济。大学毕业后入伍,官至中校。退伍后主要从事农业相关商务活动,曾任斐济糖业公司等多家涉农公司董事。2014年任斐济优先党zhuxi。后淡出政坛。2021年10月当选斐济第六任总统。
西蒂维尼·兰布卡:总理,人minlian盟党领袖。1948年9月13日生于斐济。曾在新西兰、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接受军事培训。1968年加入斐济皇家军队。1981年任斐军参谋长。1987年任斐军司令。1987年5月和9月,先后两次发动军事政变。1992年至1999年担任政府总理。1999至2001年担任斐济大酋长委员会zhuxi。2016年当选社会民主自由党领袖,2018年大选败北,担任议会反对党领袖。2021年10月组建人minlian盟党并担任党领袖。2022年12月24日,人minlian盟党、民族联盟党、社会民主自由党组成的政党联盟在议会投票中胜出,兰布卡当选斐政府总理。
交通运输
交通概况
斐济为太平洋岛国地区交通枢纽,水、陆、空交通较发达。首都苏瓦港系重要国际海港,可泊万吨轮。苏瓦的瑙索里机场可停靠波音737飞机,楠迪机场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客机。
铁路:总长820公里(窄轨),用于运输甘蔗。
公路:总长5300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340公里。
水运:注册商船747艘;苏瓦、楠迪、劳托卡、莱维卡为主要国际港口。
空运:斐济太平洋航空公司(2012年更名为斐济航空公司)系国际航空公司,经营澳、新、日、美、瓦努阿图、萨摩亚、图瓦卢、汤加、所罗门群岛和香港等航线。澳、新、马绍尔群岛等国航空公司有定期班机停降楠迪国际机场。瑙索里机场主要是国内民航机场。斐济航空公司、向日葵航空公司主要经营国内岛屿间航线。
主要港口
兰巴萨港口,港口性质:河口海港,经纬度:16°26′S,179°22′E#,位于斐济(全称:斐济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JI)东北部瓦阿(VANUA)岛北海岸兰巴萨河口,在太平洋的西南部,是斐济的散糖出口港。它是斐济北部行政区的所在地,也是北美到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海空运输要冲。
港区主要码头泊位岸线长150米,水深11 码头最大可靠2.7万载重吨的船舶。装卸设备有固定的装糖机,装卸效率:散糖每天可装400吨。该港无拖船,有系缆小艇。主要出口货物为蔗糖及椰油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粮食、燃料及工业品等。主要贸易对象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英国等。
劳托卡港口,位于斐济(全称:斐济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JI)西部维提(VITI)岛的西北海岸,在太平洋的西南部,是斐济的主要港口之一。港口距机场约30千米。
该港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常受热带飓风的袭击。全年平均降雨量约3000毫升。平均潮差,大汛时为1.67米,小汛时为0.91米。
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3个,岸线长395米,最大水深10.9米。另有4个系船浮,可泊1.8~2.4万载重吨的油船,有直径为203.2毫米的水下油管供装卸原油使用。本港无拖船,如果需要,可与苏瓦港联系安排。大船锚地最大水深达29米。主要出口货物为散糖、香蕉、锰矿、菠萝及糖浆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粮食、燃料及工业品等。
苏瓦港,位于斐济(全称:斐济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JI)的维提(VITI)岛东南沿海,在苏瓦湾东岸的入口处,东邻汤加(TONGA),西邻瓦努阿图(VANUATU),是斐济的最大海港,又是南太平洋的航运中心,有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之称。斐济早在1874年为英国殖民地,1970年10月宣布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苏瓦现为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糖业和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工业以榨糖为主,其次是椰子加工,木材加工和黄金开采等,其中糖占出口总值的70%。港口距机场约28千米。
该港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4~30℃左右。常受热带飓风袭击。全年平均降雨量约3000毫米。平均潮差为0.8米。
斐济港口外有珊瑚礁作屏障,港内水深,风平浪静,是一个天然良港。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3个,岸线长678米,水深12.1米。装卸设备有岸吊、可移式吊、叉车及滚装设施等,还有直径为203.2毫米的输油管供装卸石油使用。码头最大可靠5万载重吨的船舶,散装、滚装及集装箱均可装卸。大船锚地水深达36米。每年接待各国远洋货轮近千艘。1992年集装箱吞吐量为2.8万TEU。主要出口货物为糖、椰油、木材及糖浆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粮食、燃料油、机器及化工产品等。经营南太平洋航运公司的船公司大多挂靠苏瓦港,如班克/哥伦布、ACTA、太平洋广场、索夫兰纳、里夫(REEF)等航运公司、在节假日中均不作业。
社会事业
教育
文教事业较其它太平洋岛国发达。实行小学免费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以上。每年教育经费约占政府总预算支出的15%。2013年教育预算为2.68亿斐元,同比增加1200万斐元。南太平洋大学由南太地区各国合办,主校区位于首都苏瓦市。
新闻出版
主要报纸有:英文版《斐济时报》(Fiji Times),隶属于1869年成立的斐济时报公司,是斐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4.3万份);《每日邮报》(Daily Post),创刊于1974年,发行量1.6万份;《斐济太阳报》(Fiji Sun),创刊于2000年。华文报有《斐济日报》和《斐济华声报》。2009年6月,斐新闻部正式发行官方报纸《新黎明报》(New Dawn),两周一期,旨在帮助斐民众了解政府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建设计划和项目。
主要杂志有《岛国商务》和《太平洋岛屿》月刊,在太平洋岛国地区发行,发行量约1万册。
斐济广播有限公司(Fiji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Limited),成立于1985年,是斐全国性的广播网,由6个电台组成,通过斐济语、印地语和英语播出的电台各有两个。
斐济电视台(Fiji TV),由新西兰电视公司、斐济开发银行和私人股东于1993年底成立,现有工作人员(包括记者)约115人,播放3个频道节目。2005年设立面向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太平洋天空卫星电视节目服务部。
体育
斐济从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开始,共参加10届奥运会。期间他们缺席了1964年东京和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至今他们未有夺牌记录。
文化
概况
在斐济群岛和太平洋的交汇处,各种文化在这里繁衍: 斐济本土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南海各岛文化、欧洲殖民者文化等等。不同的文化酿就了不同的食品,语言,建筑,风情。斐济保留了许多英国殖民时期的建筑,包括总督府,苏瓦市图书馆,太平洋大酒店等。由于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在此定居,多元文化的体系和乡村建筑都被近乎完美地保留了下来。
语言
斐济的宪法规定了三个语言为官方语言,分别是英语、斐济语和印度斯坦语(Hindustani)。其中,英语由英国殖民者所引入,印度斯坦语是居住在斐济的印度族裔的主要语言,而斐济语则是斐济本民族的语言。据斐济宪法规定,斐济公民有权利使用其中任何一种语言同政府机构沟通,需要的话政府应及时提供翻译人员。 由于斐济受英国殖民统治超过一百年,英语成为了斐济本民族和印度族裔最常用的语言。不同族群间沟通一般是用英语,政府机构、教育机构、金融和法律机构也一般以英语为主。
斐济语是斐济的民族语言,属于南岛语系。与同属南岛语系的美拉尼西亚语较为接近,但由于长期与波利尼西亚民族接触,因此也受到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中的汤加语的影响。
印度斯坦语是在斐济居住的印度族裔和信仰伊斯兰教的musilin们所讲的主要语言。与印度次大陆所讲的印地语和乌尔都语有一定区别,但其区别并不妨碍相互交流,关于斐济所使用的印度斯坦语,请参见斐济印度斯坦语。
除了上述三种官方语言,斐济还有很多其他的语言。其中在该国西部的很多方言,同官方的普通话(Bau Standard)差别很大,甚至可以被认为是另一种语言。另外,很多斐济的印度人除了说印度斯坦语外,也说泰米尔语。还有少数说比哈里语(Bihari)、孟加拉语和其他语言。而在该国的罗图马岛上,主要使用罗图马语(属于波利尼西亚语的一种)。
习俗
斐济岛上至今依然保有许多传统习俗,如将深海中的鱼群呼唤到浅海以利捕捉的神奇颂唱仪式、传统的走火仪式等等,均是斐济至今存在的神秘传统。
斐济部落,维兜兜族少女举行成年礼,要遭受蚂蚁啃咬之苦。这代表,当地人希望她们能够承受的住痛苦,同时也像蚂蚁一样团结。而提库纳族少女在成人礼上要剪去全部头发只在头顶留一小撮头发,此举是为了表示传宗接代 ,而那撮头发适合祖先联系的一个桥梁。同时,边上有族人打鼓,吟唱。然后有专人拿针穿过少女的耳朵留下耳洞,如果为了防止小婴儿将来不能安然度过成人礼,所以也可以提前穿耳洞是父母对孩子将来幸福生活的寄望。
彩色大海是鱼儿天堂
普通的大海是蓝色的,但是斐济的大海却是彩色的。因为无数奇形怪状、色彩斑斓的海鱼在水里畅游,将大海搅得五彩缤纷。斐济拥有300多个大小不一的岛屿,这些岛屿被环状的珊瑚礁包围,所以成了鱼儿的天堂。虽然岛屿众多,但是每个都很精致,最大的岛是美地来雾岛。在离帝国机场不远的码头,每天都有很多船次去各个小岛。 人口124.85万,斐济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51%为斐济族,44%为印度族。居民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英语、斐济语和印地语,通用英语。由于人口稀少而风景秀丽,欧美人士早就把斐济当作度假首选之一,甚至不少大牌明星也会选择这里度蜜月。小小的一个岛,还有很多高尔夫练习场。游客在斐济度假时,往往装束随意,扛着整箱的啤酒和帐篷,在洁白的沙滩上尽情欣赏落日余晖,果然是神仙一样的生活。
男人也穿裙子戴鲜花
斐济的花很多,到处都是戴着鲜花的人们,男男女女无一例外。(国花:扶桑).据说,把花戴在左边是表示未婚,而把花戴在两边则表示已结婚。除了男人戴花外,这里更让人吃惊的是,男人居然也穿裙子。裙子在这里被称做“SOLO”,不仅男人平时会穿着SOLO,甚至指挥交通的警察们也是穿着SOLO执行公务的,真是街头一景。 每年的8月中旬都举行为期一周的红花节,红花即扶桑花,或称木槿花,是斐济的国花。节日期间岛民举行化妆游行来选举红花皇后。 戴花、穿裙子等等奇怪的另类行为,已经让你充分感受到这个岛国的风情了,而飘扬在四周的人们高亢的歌声则完全带出了岛国悠闲逍遥的情调。岛上至今依然保有许多传统习俗,例如将深海中的鱼群呼唤到浅海,以利捕捉的神奇颂唱仪式、传统的走火仪式等,都是斐济至今仍未消逝的神秘传统。 斐济的两大国粹,一是鲸鱼的平齿,叫“塔布阿”,一是当地的一种土产饮料“杨格纳”。
审美观
斐济曾经是个孤岛,随着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种各样的高热量食物也蜂拥而至。在这个南太平洋岛国,为祈祷成功与幸运,有赠送食物的习惯。加上教育水平低,斐济人大多肥胖。而且,他们除了肥胖以外,还十分爽朗。斐济人以胖为美,认为腰围粗是健康、财富和多产的象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