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萨摩亚独立国-《史册》
第(2/3)页 萨摩亚国徽为盾徽。盾面下半部为蓝地上五颗白色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上半部有象征海洋的绿色波纹,中间的椰子树象征该国的绿色自然界。盾徽上端是放射光芒的十字,象征基督教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盾徽外围是两个同心圆,象征地球,中间的红色横线代表赤道。同心圆由两支橄榄枝环抱,象征和平与和睦。下端的白色绶带上写着“愿上帝为我们创建萨摩亚”。
国歌
《自由的旗帜》,作词、作曲:绍里· 库雷萨。
歌词大意:萨摩亚,你的皇冠就是国旗,快高高举起。萨摩亚,你的皇冠就是国旗,快高高举起,看飘扬着的国旗上的星星多美丽,这表示萨摩托车亚能够扬眉吐气。啊,萨摩亚!啊,萨摩亚,打定主意,永远不能把自由放弃。我们珍贵的自由,你无所畏惧,你紧紧依靠上帝。萨摩亚,你的皇冠就是国旗,快高高举起。
政治
政体
2011年3月,萨摩亚举行第15届议会选举,人权保护党再次获胜并组成新一届政府,该党领袖图伊拉埃帕连任总理兼外交部长。萨摩亚为代议制国家。
宪法
1960年制定,1962年1月1日生效。规萨摩亚为君主立宪制公国。定guojiayuanshou由议会选出,任期5年。首任guojiayuanshou为终身职。除guojiayuanshou元首外,还设立代表委员会,委员即为副元首,不超过3名。其职能是,一旦guojiayuanshou出现空缺或不能行使职务时,代行元首职权。
议会
一院制,称立法大会,共有49名议员,其中2个议席专为非纯萨摩亚血统的人(历史上称为“欧洲人”)而设,称为独立选区。其余47名议席从41个选区中选出,其中6个较大选区各有2名议员,其余35个选区各1名议员。原规定除独立选区(首都阿皮亚)外,仅“马他伊”即酋长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91年3月改为普选后,凡年满21岁的萨摩亚公民均有选举权,但除独立选区外,仍只有“马他伊”享有被选举权。议员任期也由3年改为5年。本届议会于2011年3月产生,49名议员中,执政的人权保护党有36席,反对党服务萨摩亚党13席。议长拉乌利·莱瓦蒂亚·波拉塔伊瓦奥(La'auli Leuatea Polata'iva,人权保护党)。
政府
内阁由总理、副总理和11名部长组成,任期5年。总理由议会选出并经元首确认。总理从议员中提名组阁。本届政府于2011年3月18日宣誓就职。
政党
现有两大政党:
(1)人权保护党(The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Party):执政党。成立于1979年5月。对内主张坚持国家宪法,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提高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水平。对外奉行同各国友好的政策,加强同南太平洋邻国的关系。1982年和1985年大选获胜。1985年党内发生分裂后下台。后连选连任,执政至今。领袖图伊拉埃帕总理。
(2)服务萨摩亚党(Tautua Samoa Party):反对党。2008年12月成立,主要为原萨摩亚民主联合党部分议员和议会独立议员。领袖为帕鲁萨略·法波二世(Palusalue Faapo Ⅱ)。
司法
设最高法院、地方法院、上诉法院和土地头衔法院。大法官是最高法院、地方法院和上诉法院的院长。地方法院有两名法官,土地头衔法院有13名法官。最高法院和上诉法院审理案件时要从新西兰请法官。大法官蒂阿瓦阿苏伊·法莱法图·萨波鲁(Tiavaasue Faleafatu Sapolu), 1992年就职,为终身职务。
政要
guojiayuanshou图伊阿图阿·图普阿·塔马塞塞·埃菲。1938年3月1日生于阿皮亚。毕业于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1966年当选议员,1970年至1975年担任工程部长。1976年至1982年任总理。1985年至1988年任副总理。2004年任国家副元首。2007年6月任萨第二任guojiayuanshou,任期五年。对太平洋文化和历史有浓厚兴趣,曾在多所大学及学术机构任职,并著有多部作品。曾于1980年6月以总理身份访华。2008年8月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总理兼外交部长图伊拉埃帕·萨伊莱莱·马利埃莱额奥伊。1945年4月14日生于乌波卢岛。信奉罗马天主教。1969年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获商业硕士学位。1971至1973年任经济局副局长。1973至1978年任财政部副秘书长。1978至1980年在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委员会秘书处供职。1981年当选为人权保护党议员。1982至1985年任经济事务、交通和民航部长,并兼任副财长。1984年任财长。1988年任亚洲开发银行董事会董事。1990年任非加太部长理事会zhuxi。1991至1998年任副总理兼财政、旅游、贸易、商业和工业部长。1998年11月当选总理。2001年、2006年和2011年连选连任。多次来华访问或出席国际会议,其中2000年8月、2005年5月作为总理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2007年3月作为萨人权保护党领袖访华。2008年9月访华并出席北京残奥会闭幕式。2010年7月底8月初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萨国家馆日活动。2011年5月非正式访问成都。
军事
萨摩亚没有军队,有警察500多名,负责治安和交通。
外交
外交政策
主张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认为国家不分大小,均应受到平等对待。萨将外交重点放在南太地区。在保持同新西兰传统友好关系的同时,重视发展同亚太国家的关系。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重视全球和地区环境保护,支持建立南太无核区,反对核试验,尤其反对在南太地区进行核试验以及倾倒和运输核废料。萨是联合国、英联邦、太平洋岛国论坛、太平洋共同体和太平洋区域环境署等组织的成员。太平洋区域环境署秘书处、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及开发计划署太平洋地区代表处都设在阿皮亚。现已同中、澳、新西兰、美、日、英、德等60国建交。2011年11月,萨联合汤加、图瓦卢、库克群岛等波利尼西亚国家和地区成立次区域组织“波利尼西亚领导人集团”,旨在保护和促进波利尼西亚文化、语言和传统,并通过合作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繁荣。2012年5月,萨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对外关系
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同萨摩亚1975年11月6日建交。
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1976年10月,中国在萨摩亚设大使馆。2009年6月,萨摩亚在华设立大使馆。现任驻华大使托欧玛塔。
2005年5月,萨总理图伊拉埃帕访华期间,双方发表《中萨联合声明》。
2010年,中萨贸易额为7008万美元,同比增长56.2%,其中中方出口7005万美元,同比增长88.1%,进口2万美元,同比下降99.7%。2011年,中萨贸易额为3785万美元,同比下降46%。其中中方出口3782.3万美元,同比下降46%,进口2.7万美元,同比增长18.3%。
与新西兰的关系
新曾为萨的宗主国,两国关系密切。萨在惠灵顿设有高专署,在奥克兰设有总领事馆。新在萨设有高专署。两国间签有友好条约。2004年双方同意定期举行两国政府部长级官员全体磋商。新每年向萨提供约1500万新元援助,是萨第三大援助国,萨是新在南太地区第四大受援国。新是萨主要贸易对象,新对萨商品出口约占萨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萨对新出口占萨出口总额的10%左右。新公司是萨建筑市场的主要承包者。根据《相互支援协定》,新帮助萨培训警察人员,进行海上巡逻等。新每年向萨提供1100人的移民配额,萨在新西兰的移民总数约13万人。2007年8月,新总督萨蒂亚南德访萨。2007年12月,萨guojiayuanshou埃菲访新。2008年4月,新外长彼得斯赴萨参加新萨部长级联合会议。2009年9月,萨发生海啸灾情后,新向萨提供大量赈灾援助。2011年7月,新外长麦卡利访萨。2012年5月底6月初,新总督迈特帕里出席萨独立50周年庆典。
与澳大利亚的关系
澳在萨有高专署。澳为萨第一大援助国,平均每年对萨援助约3700万澳元,主要用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增加就业和投资、加强司法执法、提高教育水平和改善卫生医疗条件。澳为萨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旅居澳的萨摩亚人有4至5万,另有萨公派留学生数十名。澳在萨有侨民200多人。萨澳间有“防务合作计划”,由澳方帮助巡逻萨专属经济区,并为萨培训警察。2009年9月,萨发生海啸灾情后,澳向萨提供大量赈灾援助。2011年6月,萨总理图伊拉埃帕访澳。
与日本的关系
萨重视同日本的关系。1972年起日本向萨派遣志愿人员,至今已有200多人在萨服务过。近年来,日本成为萨最大援助国之一,平均每年向萨提供约1000万美元援助,主要用于教育、环保、卫生、基建等。截至2011年底,日对萨发展援助总额达5.38亿美元。日每年还向萨提供十余个奖学金和约50个短期培训机会。2012年5月,萨总理图伊拉埃帕赴日出席第六届日本与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议。
与美国的关系
重视同美国的关系。1988年11月,美在萨设使馆,大使由美驻新大使兼任。萨在美设使馆,大使由其常驻联合国代表兼任。美自1976年起向萨派遣和平队员。萨许多人在美属萨摩亚鱼罐头厂工作。虽然美国对萨贸易量很小,但萨与美属萨摩亚之间的贸易较多。美属萨摩亚和美国是萨第一和第二大出口市场,2005年萨对美属萨摩亚和美国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五分之四。2011年6月,美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坎贝尔访萨。
与东盟国家的关系
萨与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有外交关系。近年来,萨重视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寻求资金、技术援助和拓展经贸合作。
与欧洲国家的关系
主要是经援关系。德国是对萨援助最多的欧洲国家。1975至2001年,欧盟作为整体通过国家指标计划(NATIONAL INDICATIVE PROGRAM-NIP)、洛美协定出口补贴和灾害紧急援助共向萨提供8500万塔拉。欧盟在萨设有代表处,主要管理援助项目。2002至2007年欧盟向萨提供6600万塔拉,主要用于建设给排水工程和公共卫生体系。2010年5月,欧盟与萨签订价值1671.5万欧元的援助协议。
人口民族
人口
萨摩亚人口19.0652万人(2013年7月),绝大多数为波利尼西亚人种的萨摩亚人,皮肤为棕色,还有谁好书其他太平洋岛国人、欧洲人,华裔和混血人种。
民族
绝大多数为萨摩亚人,属波利尼西亚人种;还有少数南太平洋其他岛国人、欧洲人和华裔以及混血人种。
文化
语言
萨摩亚官方语言为萨摩亚语,通用英语。
宗教
萨摩亚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
习俗
萨摩亚是一个波利尼西亚传统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国家,社会结构上还是部落制,每个部落是一个父系氏族。部落的土地分配权掌握在“马塔伊”手中,由他分配给各户耕种。
礼仪
萨摩亚传统的见面礼杰是人们用食指互相勾住,向自己身边稍微拉一下,表示关系的亲密。随着时代的发展,握手逐渐代替了其他问候方式。
禁忌
萨摩亚人忌讳站着吃饭,尤其不能边走边吃。在公共场合穿短裤或打赤膊都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萨摩亚笃信宗教,用餐前有人专人祈祷,此时要保持肃静。
节日
独立日(国庆日):6月1日
经济
概况
萨摩亚是农业国,资源少,市场小,经济发展缓慢,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07年联合国决定让萨从最不发达国家行列“毕业”,“过渡期”3年。2010年,应萨要求,联合国决定将萨“过渡期”延长至2014年初。萨政府目前主要致力于农业、旅游、私营经济、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建设。2009年9月,萨遭受强烈地震海啸灾害,经济损失巨大。萨政府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并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势头。2010/11财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约6.53亿美元,同比增长3.9%,人均约3537美元。
货币
西萨摩亚塔拉是西萨摩亚独立国货币的名称,管汇机构为西萨摩亚中央银行。其辅市及进位为1塔拉等于100分(SENE),现流通的有1、2、5、10、20塔拉等面额的纸币,另有1、2、5、10、20、50分铸币。
西萨摩亚独立后便发行自己的货币西萨摩亚镑。1967年7月10日,西萨摩亚发行新币西萨摩亚塔拉以取代旧币,并以2:1的比率回收旧币,同时规定新币塔拉与新西兰元等值,官方汇率为1塔拉兑换1.3905美元,1967年11月21日,英镑贬值之后塔拉兑新西兰元的比价为0.8076 :1,官方汇率也调整为1塔拉兑换1.3868美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