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史册》


    第(3/3)页

    设拉子是伊朗第六大城市,南部最大城市,法尔斯省省会,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距首都德黑兰919公里,海拔1600米,现有人口150万,位于扎格罗斯山脉南部,海拔1490米的盆地农业区。古老的城市和文化中心,公元前6世纪是波斯帝国的中心地区。13世纪初期,蒙古人建新清真寺和塔赫特城堡。1724年遭阿富汗人洗劫,后成为赞德王朝首都而获迅速发展。农产品集散地。有蔷薇、葡萄等栽培。工业有纤维、化学、水泥、制糖、轻型机械和汽车装配等,银器制造、地毯、锦锻亦很有名。是扎格罗斯山地中部贸易和公路中心,设有机场。

    马什哈德(阿拉伯语,波斯语:مشهد 英语:Mashhad)是伊朗第二大城市,拉扎维霍拉桑省省会,什叶派musilin圣城之一,也是一个拥有阿拉伯语名字的伊朗大城市。位于国境东北部、德黑兰以东850公里、靠近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边境。马什哈德也是伊朗和中东著名的旅游胜地。

    大不里士(波斯语:تبریز)是伊朗阿塞拜疆地区的最大城市、东阿塞拜疆省省会。人口 85.2 万(1982年)。位于雷扎耶湖盆地东北侧的山麓,海拔 1,367 米。始建于3世纪,历史上多次成为王朝首都,古代为四方往来通衢。具有重要军事与交通意义。工业中心,有重型机械、炼油、毛纺织、棉纺织、卷烟、啤酒、皮革制品、面粉、肥皂、火柴等工厂。地毯生产著名。农牧产品的重要贸易中心。伊朗铁路由此通往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与土耳其。市区有众多温泉,蓝清真寺为著名古迹。城东萨维兰山是拜火教圣地。

    国家象征

    国名

    伊朗(ایران)一词源于萨珊王朝中古波斯语ērān ,意思是属于伊朗人的,又用来指伊朗人所居住的大伊朗地区。该词已知最早出现在纳萨克 鲁斯塔姆帝王石雕墓葬区(英语:Naqsh-e Rustam)(Naqsh-e Rustam)的浮雕。在浮雕的中古波斯语铭文中,国王阿尔达希尔一世的头衔是ardašīr šāhān šāh ērān,旁边的安息语(Parthian language)写作ardašīr šāhān šāh aryān意思是“伊朗人的万王之王”。伊朗在原始伊朗语写为aryānām,《波斯古经》的阿维斯陀语写作airyānąm,意思是属于雅利安人的。在梵语中,“雅利安”的词源आर्य(ārya),就是指“光荣,可敬、高贵”的意思。在历史上,古希腊人则是以波斯(Persís),这个取自古波斯语Pārsa(阿契美尼德帝国居鲁士大帝出身的部族名)的词汇,来称呼伊朗。

    1925年12月15日,波斯哥萨克骑兵旅指挥官李查汗成为波斯帝国的统治者,建立巴勒维王朝。在公元1930年代中期,正式用伊朗的名称取代波斯。1959年,王朝政权宣布伊朗和波斯可互相代换。1979年,什叶派教士鲁霍拉·穆萨维·何梅尼领导的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被推翻,成立神权政体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国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旗(波斯语:پرچم ایران)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国旗,被称作“三色旗“,该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7:4,由绿、白、红三个相等平行的长方形构成。绿、红两色与白色相接处,用波斯文白色字体书写“zhenzhu伟大“字样,上下各11句,共写22次,白色中央饰以红色国徽 。

    19世纪中叶,牧师阿米尔·卡比尔首次设计了三色旗作为恺加王朝国旗。1906年,波斯立宪革命后采用了绿-白-红三色旗作为国旗,之后对图案和比例进行了过次调整。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原图案上的狮子-太阳被移除,加上了“zhenzhu万岁“等图案。1980年7月,三色旗正式被启用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旗中,绿色象征生命与繁荣;白色象征纯洁、诚实与和平;红色象征勇气与牺牲 。

    国徽

    由四弯新月、一把宝剑和一本古兰经组成,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阿拉伯语中“安拉”(الله)的变体。新月象征宗教——伊斯兰教;古兰经位于顶端,象征伊斯兰教高于一切,是共和国行为准则的依据;宝剑象征坚定与力量,有如巨刃摩天,力斩“恶魔”。四弯新月和古兰经书本组成阿拉伯文的“安拉”(zhenzhu);而整个图案呈圆形,象征地球,表示“安拉”的伊斯兰思想遍及全球。

    国花

    大马士革月季

    国鸟

    蓝孔雀(学名:Pavo cristatus):体长90-230厘米,翼展130-160厘米,体重4-6千克。雄鸟具直立的枕冠,羽色华丽,尾上覆羽特别延长,远超过尾羽。具20枚尾羽,形长而稍呈凸尾状;尾下覆羽为绒羽状;两翅稍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10枚短,第5 枚稍微最长;跗蹠长而强,远较中趾连爪为长,雄者具距。

    主要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干燥的半沙漠化草地、灌木和落叶林地区,尤其在水域附近。清晨和傍晚随其群到田地里觅食,在地面上筑巢,但在树上栖息,主要以种子、昆虫、水果和小型爬行类动物为食。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世界多地有饲养。是印度的国鸟。也是伊朗两种国鸟之一。

    夜莺

    夜莺又称新疆歌鸲(学名:Luscinia megarhynchos)是鹟科、歌鸲属小型鸟类,体长16-18厘米。尾比一般鸲类均长,上体包括两翅和尾棕褐色,下体污白色或皮黄白色无斑纹。眼先暗白色。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褐色,脚褐色或肉褐色。

    新疆歌鸲主要栖息于落叶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尤其是在河谷、河漫滩一带的疏林灌丛和林缘灌丛较常见,也见于果园、公园和园圃。在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成群。性胆怯,善藏匿,多在地上灌丛间活动,休息时亦多栖于地上、小树低枝上或灌丛中,通常离地面不超过2米,隐蔽甚好,一般难于看见。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分布于中国、欧洲西部、中部、南部、北非,往东到小亚细亚、高加索、伊朗、西亚和中亚等地。

    人口民族

    【人 口】 8502万。人口比较集中的省份有德黑兰、伊斯法罕、法尔斯、呼罗珊拉扎维和东阿塞拜疆。全国人口中波斯人占66%,阿塞拜疆人占25%,库尔德人占5%,其余为阿拉伯人、土库曼人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

    政治体制

    体制

    1979年霍梅尼执政后,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1989年6月3日霍病逝,原总统哈梅内伊继任最高领袖。7月28日,原议长拉夫桑贾尼当选总统。1993年6月11日,拉夫桑贾尼连任总统。1997年5月,伊总统文化事务顾问、前文化和伊斯兰指导部长哈塔米当选总统,并于2001年6月大选中获选连任。2005年6月,伊举行第九届总统选举,德黑兰市长艾哈迈迪内贾德当选。2009年6月,艾哈迈迪内贾德在伊第十届总统选举中获得连任。2013年6月,哈桑·鲁哈尼当选伊第十一届总统,并在2017年5月的第十二届总统选举中胜选连任。2021年6月18日,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当选第十三届总统,于8月5日宣誓就职。  2021年6月19日,伊朗内政部宣布,易卜拉欣·莱希(词条名:易卜拉欣·莱西)  赢得伊朗第13届总统选举。2021年8月25日,伊朗议会总统莱希提名的内阁部长人选进行信任投票,19名人选中的18人获得通过。 2022年01月12日,伊朗因未缴纳联合国会费而失去在联合国大会的投票权。 2022年1月23日,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吉德·塔赫特-拉万希22日宣布,伊朗已恢复此前因未缴纳联合国会费而失去的联合国大会投票权。

    宪法

    伊斯兰革命后第一部宪法于1979年12月颁布,规定伊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权统治高于一切。1989年4月对宪法进行部分修改,突出强调伊斯兰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绝对权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哈梅内伊正式批准经全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

    议会

    【议 会】 伊斯兰议会是伊最高国家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会通过的法律须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方可生效。议员共290名,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议会设有zhu席团和12个专门委员会。zhu席团由议长、两名副议长、三名干事、六名秘书共12人组成,主要负责制订会议议程、起草会议文件等工作,任期1年,任满后由议员投票改选,可连选连任。第十一届议会选举于2020年2月举行,当选议员于5月宣誓就职,现任议长是穆罕默德·巴盖尔·卡利巴夫(Mohammad Bagher Ghalibaf)

    政府

    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可连任一届。 总统是guojiayuanshou,也是政府首脑。可授权第一副总统掌管内阁日常工作,有权任命数名副总统,协助主管专门事务。主要副总统有:第一副总统哈桑·哈比比(Hassan Habibi),负责执行事务的副总统穆罕默德·哈什米·拉夫桑贾尼(Mohammad HashemiRafsanjani),负责发展与社会事务的副总统霍贾特伊斯兰·阿卜杜拉·努里(Hojjatoleslam Abdullah Nouri),副总统兼国家预算与计划组织zhu席穆罕默德·阿里·纳贾菲(Mohammad Ali Najafi)。本届内阁于1997年8月组成,主要内阁部长有:外交部长扎里夫 (Javad Zarif),内政部长赛义德·阿卜杜勒·瓦黑德·穆萨维·拉里(Seyyed Abdul Vahid Mossavi Lari),石油部长比詹·纳姆达尔·赞甘内(Bijan Namdar Zangane),国防和武装部队后勤部长阿里·沙姆哈尼(Ali Shamkhani),财经部长侯赛因·纳马兹(Hossein Namazi),伊斯兰文化指导部长 阿里·贾纳提(Ali Jannati),工业部长古拉姆·礼萨·沙菲伊(Gholam Reza Shafei)。

    最高领袖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ayatollah sayyed ali khamenei) ,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后继任领袖;

    总统哈桑·鲁哈尼(Hassan Rouhani) ,2013年6月15日当选伊朗总统。

    副总统兼原子能组织zhu席兼外交部长阿里·阿克巴尔·萨利希。

    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zhu席、专家会议zhu席拉夫桑贾尼;

    议长阿里·拉里贾尼(Larijani),2008年5月当选。

    【政 治】 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后,实行政教合一制度。1989年6月,霍梅尼病逝,原总统哈梅内伊继任最高领袖。7月,原议长拉夫桑贾尼当选总统,并于1993年6月连任。1997年至2021年,哈塔米、艾哈迈迪内贾德和鲁哈尼先后担任总统。2021年6月,莱希当选伊朗第十三任总统,于8月5日宣誓就职

    司法

    【司法机构】 司法总监是国家司法系统最高负责人,由最高领袖任命,任期5年。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由司法总监任命,任期5年。司法部长由司法总监推荐,总统任命,议会批准,负责协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在司法总监领导下,还设有行政公正法庭和国家监察总局,分别审理民众对政府机关的诉讼和监督国家机关的工作。现任司法总监古拉姆侯赛因·莫赫森尼·埃杰伊(Gholamhossein Mohseni Ejeyi),最高法院院长莫尔特扎维·穆加达姆(Mortezavi Moghadam),总检察长穆罕默德·贾法尔·蒙塔泽里(Mohammad Jafar Montazeri)

    政党

    1988年12月,伊颁布政党法,要求所有党派向内务部重新登记,经审查批准后才能开展活动。1998年,伊国内各种政党竞相成立,已获准活动的政党组织主要有:

    ①德黑兰战斗的宗教人士协会:1987年从革命初期成立的“德黑兰战斗的宗教界协会”分化出来,成员大多是宗教界和政界的知名人士。书记迈赫迪·卡鲁比(Mehdi Karubi)。

    ②伊斯兰指导党:zhu席大流士·扎格阿里·马兰迪。

    ③伊朗拜火教协会:zhu席阿尔达希尔·阿扎尔古沙斯布。

    ④建设公仆党:1998年5月21日成立。成员多为政界人士,包括:体育组织zhu席哈什米·塔巴、中央银行行长努尔巴赫什、前原子能组织zhu席阿姆鲁拉希、计划与预算组织zhu席阿里·纳贾菲、德黑兰市长卡尔巴斯齐、伊斯兰文化和指导部长穆哈杰拉尼、执行事务副总统哈什米、石油部副部长阿里·哈什米、德黑兰议员法埃泽·哈什米、克尔曼议员玛尔阿什。

    ⑤伊斯兰伊朗团结党:1998年1月31日成立。由议员和政府各级负责人组成,有成员30多名。其宗旨是发展自由和文明社会、伊斯兰的尊严与国家的强盛、推进社会公正与共同富裕、民族团结与大众参与。

    政要

    【重要人物】 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最高领袖。1939年生于伊朗东部圣城马什哈德。1958年赴库姆神学院学习。1963年后因参加反巴列维国王活动多次被捕并被流放。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历任革命委员会成员、国防部副部长、革命卫队司令、德黑兰市教长、伊斯兰共和党书记、最高国防委员会zhu席、总统等职,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后继任最高领袖,兼任武装力量总司令。曾于1989年5月以总统身份访华。已婚,有6个子女。

    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总统。1960年12月出生。拥有伊斯兰教法学博士学位。长期在司法监察系统工作。先后任德黑兰总检察长、国家监察组织zhu席、国家总检察长、第一副司法总监、司法总监等职。

    穆罕默德·巴盖尔·卡利巴夫:议长。1961年出生。德黑兰大学政治地理学学士、硕士,伊朗师范大学政治地理学博士。历任革命卫队空军司令、治安部队司令、打击走私总部司令等职。2005年至2017年任德黑兰市市长。2020年5月当选议长

    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

    伊朗专家会议zhu席、宪法监护委员会秘书艾哈迈德·贾纳提(Ahmad Janati)。

    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现任zhu席:萨迪格·拉里贾尼(Sadegh Larijani)

    其他机构

    专家会议

    【专家会议】 1979年通过的宪法规定专家会议为常设机构,由公民投票选举86名法学家和宗教学者组成。其职责是选定和罢免最高领袖。每年举行2次会议。第五届专家会议于2016年5月经选举成立,现任zhu席是艾哈迈德·贾纳提(Ahmad Janati)

    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

    【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 1988年3月成立,1989年7月经宪法确认。主要职责是为最高领袖制订国家大政方针出谋划策,协助最高领袖监督、实施各项大政方针,当议会和宪法监护委员会就议案发生分歧时进行仲裁。现任zhu席是萨迪格·拉里贾尼(Sadegh Larijani)

    宪法监护委员会

    【宪法监护委员会】 由12人组成,其中6名宗教法学家由最高领袖直接任命,另6名普通法学家由司法总监在法学家中挑选并向议会推荐,议会投票通过后就任,任期6年。主要负责监督专家会议、总统和伊斯兰议会选举及公民投票,批准议员资格书和解释宪法;审议和确认议会通过的议案,裁定是否与伊斯兰教义和宪法相抵触,如有抵触则退回议会重新审议和修改。如与议会就议案发生争议且无法解决,则提交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进行仲裁。该委员会负责人为“宪法监护委员会秘书”,现任秘书是艾哈迈德·贾纳提(Ahmad Janati)。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