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也门共和国-《史册》
第(2/3)页
拉赫季省Lahij 588,746 727,203 12,766 拉赫季Lahij 19,006
马里卜省Ma'rib 181,740 241,690 31,428 马里卜Ma'rib
赖马省Raima (萨那省) 395,076
萨达省Sa'dah 481,617 693,217 28,941 萨达Sa'dah 27,621
萨那市San'ā' 954,448 1,747,627 222 萨那San'ā' 954,448
萨那San'ā' 1,851,858 918,379 38,383 萨那San'ā'
舍卜沃省Shabwa 354,778 466,889 73,908 阿塔克'Ataq
塔伊兹省Ta'izz 2,026,991 2,402,569 11,245 塔伊兹Ta'izz 317,571
也门Yemen 14,587,807 19,721,643 538,589 萨那San'ā'
[注]:2013年也门从哈德拉毛省中分出索科特拉群岛新设索科特拉省,该表中哈德拉毛省统计资料包含索科特拉省。
首都
萨那
也门共和国首都为萨那(Sana'a)市,是也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160万(2001年统计数据)。
萨那位于阿邦山和纳卡木山之间的萨那盆地,平均海拔2200米。萨那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夏季气温一般不超过三十度,冬季气温有时可低至零度,年降雨量约250毫米,萨那一年有两个雨季,每年的三月至四月为小雨季,七月至八月为大雨季,因萨那城市排水设施落后,雨季时常常发生水灾。
萨那是伊斯兰历史名城,是人类最早定居地之一,据说诺亚的长子闪就曾在此地定居,关于萨那最早的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纪,公元六世纪希米亚里特王朝曾定都萨那。历史上,萨那曾是阿拉伯半岛交通枢纽,商贾云集,萨那曾先后受阿拉伯波斯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由于人文和自然灾难,萨那城多次遭到毁坏,也曾多次重建。一九六二年也门革命成功后,定萨那为北也门首都;一九九〇年五月南北也门统一,萨那为统一后也门共和国的首都。
亚丁(2015年临时首都)
2015年3月,也门总统阿卜杜勒-拉布·曼苏尔·哈迪宣布,因其首都萨那被胡塞武装分子占领,该国南部城市亚丁为临时首都。
也门古城亚丁(Aden)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南端,扼守红海通向印度洋的门户,素有“欧、亚、非三洲海上交通要冲”之称。亚丁距首都萨那南部363公里处的亚丁位于阿拉伯半岛的南端,俯瞰印度洋,是也门南部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亚丁港地处红海和亚丁湾的交界处,气候温和,四周海水清澈,珊瑚礁遍布,是可以全年正常作业的深水港。亚丁港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曾是古代香料贸易的集散地。历史上亚丁曾先后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英国所统治,贸易曾盛极一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亚丁港曾为世界第二大港。亚丁现有也门最重要的能源工业,如炼油厂和发电厂等。
国家象征
国名
也门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يمنية,al-Jumhūriyyah al-Yamaniyyah),通称也门(阿拉伯语:اليمن,罗马化:al-Yaman)
。国名在阿拉伯语中为“右侧”(يمن,yaman)加上冠词而成,因其地处麦加南方,当面朝日出的方向时,也门位于右侧。
国旗
也门国旗是一面红白黑三色横条组成的旗帜。1990年5月22日启用。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旗面自上而下有红,白,黑三个相等的长方形组成。红色象征革命和胜利。白色象征神圣与纯洁。黑色象征过去的黑暗时代。
国徽
也门国徽启用于1990年。国徽是就是一只头向左方、展翅欲飞的高贵圣洁的白色雄鹰。雄鹰是也门的国鸟,也是国家的精神之鸟。雄鹰胸前有一个盾徽,上面绘着雄伟的马里布水坝,这是也门人民引以自豪的建设成就。大坝上挺立也门盛产的咖啡树。雄鹰双翼下飘扬着两面呈弧形交叉的也门国旗,雄鹰爪下的饰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也门共和国”。
人口民族
人口
全国总人口约为2758万(2019年)人。 2019年,首都萨那人口是277.9万。
1994年普查总人口为1,4587,807人,十年净增4,623,836人,增加了31.7%,年均增长率为3.02%。按此增长速度,也门人口23年即可翻一番。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5.53人。
首都萨那市人口为1,747,624人,占总人口的8.86%。塔兹省人口最多,为2,402,569人,占总人口的12.18%;其次为荷台达省2,161,379人,占10.96%;伊卜省2,137,546人,占10.84%;马哈拉省人口最少,为89,093人,仅占0.45%(附表2)。
全国共有2,762,006个家庭,平均每个家庭有7.1人。平均家庭人口最多的是夏卜洼省,为8.8人,其次是马里卜省8.6人,最少的是荷台达省、马哈拉省,为6.2人。
全国共有住宅2,882,759处,平均每处住宅居住6.8人。平均每处住宅居住人口最多的是阿姆兰省、夏卜洼省,为8.7人,最少的是荷台达省5.8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2021年2月更新显示也门人口2980万。绝大多数是阿拉伯人。
截至2022年6月,也门人口2980万。
民族
也门的居民绝大多数都是阿拉伯人,有极少部分非洲人。
生活在也门的阿拉伯人以部落为基本单位,全国共有190多个部落,其中150多个位于山区。哈希德、巴基尔、哈卡和穆德哈基是四个最主要的部落,其中,又以哈希德部落为全国最强、知名度最高。该部落集中于萨那、哈贾、萨达三省,人口逾百万,由50多个中小部落组成,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四位一体的强大实体,其地位和重要性非常突出。
政治体制
政体
也门实行共和制,人民是权力的来源和主体,通过选举投票直接行使政治权利。也门的政治体制建立在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基础之上,通过大选实现政权的和平交替。自2011年初起,因受突尼斯、埃及政局剧变影响,也门发生反政府示威,要求萨利赫总统下台。后经海合会、联合国等积极斡旋,也门有关方面签署海合会倡议及其实施机制。根据协议,萨利赫将总统权限移交给副总统哈迪。2012年2月21日,也门举行总统选举,哈迪作为唯一候选人当选新一任总统。2013年3月18日,全国对话会议启动。2014年1月25日,全国对话会议闭幕并通过《成果文件》,根据各派达成的共识,过渡期延长一年。8月起,胡塞组织以反对政府提高燃油价格为由发起大规模游行示威,并于9月19日起围攻首都萨那。也门有关各派签署“民族和平伙伴协议”,总理巴森杜瓦辞职。2015年初,也门国内冲突再次升级,胡塞组织占领首都萨那并控制也门大部分地区。3月25日,哈迪被迫出逃并流亡沙特。3月26日起,沙特等10国发动“决心风暴”军事行动,对也门持续进行空袭。4月21日,沙方宣布结束“决心风暴”行动,开启“恢复希望”行动。近年来,在联军支持下,亲哈迪总统武装逐步收复了亚丁等南方部分地区。在联合国斡旋下,也门各派先后于2015年6月、12月在瑞士,2016年4月在科威特举行三轮和谈,均未达成实质成果。2018年6月13日,在联军支持下,也政府军对胡塞组织控制的西部港口城市荷台达发起代号“黄金胜利 ”的军事行动,也人道危机因此进一步恶化,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9月6日-12日,联合国推动交战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磋商,胡塞代表团因无法解决交通安全问题最终未能参会。12月6日-13日,联合国推动交战双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和谈并成功达成《斯德哥尔摩协议》,就在荷台达地区停火、解除对塔伊兹围困、换俘释囚等达成一致。12月21日,安理会通过第2451号涉也门问题决议,授权联合国派遣观察员工作组监督协议执行,12月23日,工作组抵达荷台达监督停火。为缓解2018年下半年以来急剧恶化的民生状况,10月15日,哈迪总统宣布免去本·达格尔的总理职务并对其进行调查,任命道路与交通部长穆因·阿卜杜勒马利克·赛义德为新总理。
2019年1月,安理会通过决议向也门部署特派团。由于严重缺乏互信,也政府及胡塞组织互指对方破坏和平进程,和谈成果迄未得到切实落实。8月下旬以来,主张也门南方独立的南方过渡委员会(简称“过渡委”)武装与也门政府军在亚丁多次爆发激烈冲突。9月以来,也政府和过渡委在沙特主持下开展对话,并于11月5日在沙特首都正式签署《利雅得协议》,就组建新政府、整合武装力量等问题达成一致。2019年9月14日,沙特东部两处重要石油设施遭袭击,胡塞组织宣称对事件负责,并于9月20日提出和平倡议。此后胡塞组织与沙特开展接触,2019年底时双方冲突一度大幅减少。2020年初以来战场局势有所升级,胡赛组织多次向沙特利雅得等地发射导弹。4月8日,沙特领导的联军宣布,为响应联合国秘书长及秘书长也门问题特使旨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停火呼吁,自9日中午起停火两周。4月24日沙特领导的联军宣布全面停火延长一个月。4月26日凌晨,过渡委宣布也门临时首都亚丁和南部各省进入紧急状态并实施自治。哈迪政府谴责过渡委行为违反《利雅得协议》,呼吁沙特紧急干预。哈德拉毛、舍卜沃、索科特拉等多个南部省份也宣布拒绝过渡委的自治声明,仍支持哈迪政府。 也门全国停火协议延期两个月,从当地时间6月2日晚7时开始。
宪法
1989年11月30日,原北、南方领导人萨利赫和比德在亚丁签署了统一宪法草案。1990年5月21日,双方议会通过了该草案。1991年5月,全国就统一宪法举行公民投票,98.3%的选民赞成宪法。修改后的宪法规定,伊斯兰法是也门共和国一切立法之本。2001年2月,也举行全民公决,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总统的任期由5年延至7年,并赋予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
2011年1月23日,也门首都数千人参加抗议活动,反对日前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理由是萨利赫有可能成为终身总统。这项宪法修正案,取消总统只能担任2个任期、每个任期7年的条款,将总统任期改为5年,且总统有权提名自己无限期连任。
司法
1991年7月,也门总统委员会宣布成立最高司法委员会,由1名zhuxi和9名委员组成。zhuxi由总统委员会zhuxi担任。总统委员会宣布成立最高法院,设最高法院院长,第一副院长和副院长各1名、委员45名。最高法院院长:阿萨姆·阿卜杜瓦哈比·穆罕默德·萨马维(2006年2月任命),总检察长:穆罕默德·巴德利(MohammedBsdri),第一法律顾问:塔哈·阿里·萨利赫(TaheAliSaleh)。
议会
议会是国家立法机构,负责制定财政预、决算和经济社会发展大纲等国家大政方针;对政府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议员可以向正、副总理、各部正副部长提出质询;经1/3议员署名,议会可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如获多数通过,总理须向总统提出政府辞呈;总统作出的解散议会的决定,须在30日内举行全民公决,多数赞成才能生效。现议会于2003年4月27日经选举产生,任期至2009年4月27日,2011年的议会选举未能如期举行。共有301名议员(其中全国人民大会225席,占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伊斯兰改革集团拥有46席,也社党7席,复兴党2席、纳赛尔主义党3席,独立人士14席。另有5个选区因技术原因或发生武力冲突未公布结果)。现任议长叶海亚·阿里·拉依,2008年2月任职。
协商会议的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原北也门协商会议,是总统的最高咨询机构,负责研究和讨论同国家最高利益有关的国内外重大问题,无立法权。也门统一后,萨利赫总统于1997年5月19日颁布总统令,宣布成立也门协商会议,并任命了59名委员。2001年协商会议扩大为111人。2011年10月9日,阿卜杜拉赫曼·穆罕默德·阿里·奥斯曼当选为协商会议zhuxi。
政党
也门有46个政党,主要政党有:
(1)全国人民大会(GeneralPeople'sCongress):执政党。1982年8月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爱国宪章。下设常务委员会,有成员1000名,其中任命300名,选举产生700名。2005年12月,萨利赫总统在该党七大上连任党zhuxi。大会政治决议强调,该党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努力改善人权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反对腐败,进行财政、金融和司法改革,动员党员积极参加总统、议会和地方选举。
(2)“伊斯兰改革集团”(IslamicGatheringforReform):主要反对党之一,成立于1990年9月,是也门统一后成立的最大反对党。1993年4月也门大选后成为执政党之一。1994年7月也门内战后变为第二大党。成员主要来自部落、商界和宗教界。其基本纲领是“光荣属于zhenzhu、zhenzhu的使者和信徒”,主张“伊斯兰法为一切法律之本”,“一切事务应通过协商决定”,“在法制、多党、民主框架内建设新也门”。199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也门最大的部落哈希德部落酋长阿卜杜拉·本·侯赛因·艾哈迈尔(现任议长)当选为该党zhuxi,亚辛巴特为副zhuxi,赞达尼为咨询委员会zhuxi,耶杜米为秘书长。1997年4月退出政府,成为在野党。现任党zhuxi为穆罕默德·阿卜杜拉·亚杜米。
(3)“也门社会党”(theYemeniSocialistParty):主要反对党之一。其前身为1963年8月9日成立的“被占领的南也门民族解放阵线”,简称“民阵”。1978年10月11日“民阵”召开dangdaihui,宣布成立也门社会党。1990年5月,也社党同全人大合作实现了也门统一。1994年5月,两党矛盾激化,爆发内战。也社党败北,成为在野党。现任zongshuji为亚辛·赛义德·努曼。
其他在野政党还有也门人联盟、也门统一集团、自由人宪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等。
政要
拉沙德·穆罕默德·阿里米:总统领导委员会zhuxi。1954年生于塔兹省,全国人民大会党成员,曾先后担任内政部法律事务司司长、移民和护照局局长、塔兹省安全局局长等职。2001年任内政部长,2006年任副总理兼内政部长并出任最高anquanweiyuanhuizhuxi,2014年以来任总统顾问。
穆因·阿卜杜勒·马利克·赛义德:总理。1976年生于塔兹。2013至2014年,在也门全国对话会议中担任机构与专门问题独立小组组长、调解委员会成员。2014年任制宪委员会成员、宪法起草人。2015年至2018年10月,任也门道路和工程部副部长、部长。2018年10月任总理。2020年12月政府改组,再次任总理。
经济情况
概况
也门是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991年海湾战争和1994年内战使国民经济严重倒退。1995年,也门政府开始经济、财政和行政改革。1996-2000年,GDP年均增长5.5%,财政收入逐年增加。2001年财政首次实现盈余。2005年,也政府进一步出台削减燃油补贴、降低进口关税等经济改革措施,力求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取得了一定成效,使也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主要经济指标良好。
也门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石油出口收入。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约60亿桶,天然气可采储量约5000亿立方米。也门未参加任何石油组织,因而不受国际石油组织配额限制,在生产上较具自主性。政府极为重视石油的勘探和开采,力图通过开发石油和矿产资源克服经济困难。受益于国际市场的高油价,2005年,也石油出口收入达31亿美元,占财政收入的60%以上。
此外,外援对推动也经济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97年以来,从西方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获取援助和优惠贷款近30亿美元,被免除或重新安排债务70多亿美元。2002年10月,第三届也门捐赠国会议在巴黎举行。美、英、法、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34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在会上允诺于2003-2005年间向也提供总额为23亿美元的经济援助。2003年10月,欧盟承诺在2003-2006年间向也援助9170万欧元。此外,世界银行及阿拉伯国家的基金会亦向也提供了共约10亿美元。也还是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在该地区的主要受援国,美、英、德、意、法、荷、日等西方国家每年向也提供的双边援助大都在3000万美元左右。
工业
有纺织、石油、化工、制铝、制革、水泥、建材、卷烟、食品及加工工业。80年代中期开始开采石油。2000年也门发电量为32亿千瓦时。
农业
全国有可耕地166万公顷,已耕地面积约127万公顷。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5%。农产品主要有棉花、咖啡、高粱、谷子、玉米、大麦、豆类、芝麻、卡特和烟叶等。粮食不能自给,一半依靠进口,棉花和咖啡可供出口。
外贸
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等国内建设所需物资以及大量轻工产品均需进口。出口产品主要有石油、棉花、咖啡、烟叶、香料和海产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有中国、美国、阿联酋、意大利、沙特等。2005年,也大幅降低进口关税,小麦、面粉等81种商品免税进口,另有4千余种商品平均出口税率从25%降至5%。(资料来源:《英国经济季评》、也门中央银行)
手工业
腰刀
也门历史悠久,至今还保存的传统的手工业是也门古代文明的印证。很久以前,也门人就掌握了如何用手工制作一些现代文物的方法,譬如,也门手工业的重要代表——也门腰刀的制作技术便可以溯源到几千年前,是也门古代文化的象征。
腰带和腰刀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大都做工精细,装饰华丽,制作时一般先是在一片底布上绘好画样,接着就是进行精心的刺绣,纯金线也常用于腰带装饰,腰带的价值自然得由制作腰带的工艺和雕刻技术所决定,腰带也分很多种,最好的腰带叫做木法德哈利。
卡特
卡特树是一种终年长绿的多年生灌木或乔木植物,生长环境多为丘陵和高原地带,株高大多培育在一米左右以便于人们采摘其嫩叶。新鲜的卡特叶片放在口中反复咀嚼,其汁液会由苦涩转为甘甜,其中富含的类mahuangjian类物质能刺激人脑,令人产生欣快感。
卡特树生长期可达百年左右,本身具有抵抗多种害虫的能力,抗旱力强,并且因为卡特消费主要是消费其树叶,生长期短,管理简便,种植的第一年即可有收获,投入较少而利润回报丰厚。
咖啡
几百年来,咖啡一直是也门的传统出口产品,现在也仍然是也门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出口产品之一。也门咖啡源自几百年前的阿拉伯咖啡树,均产于海拔3000英尺以上地区,也门咖啡特有的种植和制作方式几乎一直没变,咖啡树的幼苗先在苗圃培育后再移植到高海拔地带,种殖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成熟后的咖啡豆在咖啡树上自然风干,用石磨去壳后再经人工反复选粒洗净,得到的咖啡豆形状规则,大小均匀,颜色可从浅绿色到黄褐色,香味馥郁而持久。
摩卡咖啡
几百年来著名的也门咖啡大多是经由此地出口到世界各国,所以也门咖啡渐渐就以摩卡得名,很多年来也门摩卡咖啡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其卓越品质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摩卡咖啡先是出口到欧洲,然后才渐渐在邻国流行。现代,几乎所有阿拉伯地区甚至印度出口的咖啡都以摩卡为名,事实上,也门才是举世闻名的摩卡咖啡的真正产地。
也门咖啡有许多品种,大多是以其产地和类型命名,风味各异,例如可以有新鲜木材、烟草、麝香、果酒、烤坚果、可可及温馨的调味料等风味。也门摩卡咖啡豆粒较小而实沉,是区别于加勒比和埃塞俄比亚咖啡的重要特征。
文化艺术
语言
也门的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英语仅在涉外政府部门和其他领域小范围应用。
宗教
宗教在也门的国家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国家的一切活动、社会组织以及风俗习惯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宗教信仰的影响。
伊斯兰教为国教。也门9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宰德教派和逊尼派的沙斐仪教派各占50%。伊斯兰教众每天5次祈祷,由教长通过高音喇叭“吓L”,颂诵“古兰经”,表示虔诚。教众对公历星期五(回历礼拜天)的礼拜活动非常重视,不论男女老少都前往附近的清真寺祷告。也门作为正统的musilin国家,禁止销售和饮用各类酒,不吃猪肉,禁止对也门女人拍照。
礼仪
也门人迎宾待客习惯给客人熏香和喷香水。主要把檀香木点燃,放进香笼里,然后请客人站起来,解开上衣下部的纽扣,把香笼放在腹部,主人再用嘴吹檀香,使清香扑鼻的烟气熏蒸客人的身体。辞体前,主人还要用香水喷洒客人,用芳香味来表达友谊。也门北部最大的部落哈希德人迎客方式更为特殊,每当贵客来临,酋长总要组织队伍夹道迎接客人。欢迎人群打着手鼓,吹着喇叭,唱着民歌,举着腰刀翩翩起舞,欢迎仪式达到高潮的时候,他们还要朝天鸣枪。也门男子都穿着宽松肥大的长袍;女子通常要穿长裤,出门时把身体裹起来,头要戴面纱,也门妇女地位低下,没有读书认字的权利,没有与人交往的机会,也没有领略自然风光之美的福份。也门属禁酒国家。在宴会中从不备酒,他们惯以凉开水代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