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正是因为听说赵承雇工用粮食结算,大家才如此热情。 赵承清了清嗓子,对这些人说道:“往日雇工,都是每月三钱银子左右,每年三四两银子。” “这些银子折算成丰年的粮食,大概六十石到八十石左右。那么平摊到每个月里,就是六到八石的粮食。” “不过各位乡亲应该也知道,现在荣州缺粮,每月八石粮食,如果省着点吃,足够一个成年人吃一年的了。” “所以,要用粮食支付工钱,这个粮食自然不能像丰年那么多。” 被蒙石找来的农人听到赵承如此说,都纷纷嚷道:“不知道老爷能给多少?” “是啊!我们如果出来做工,家里可是有一大家子人在等着吃饭呢!” “老爷如果有粮的话,开开恩,度过这场粮荒,我们给老爷卖命都行!” “老爷有粮的话施舍一点吧!哪怕少预支一些,我家婆娘真的快要饿死了。” “是啊老爷!家里人真的快要顶不住了!” 这些农人说着说着,就跪下来叩拜恳求先预支一些粮食,以帮助家里人度过难关。 赵承说道:“大家先起来,都不要急,如果真的愿意为我做工,我必定不会亏待大家的。” “每月八点粮实在有点多,咱们一共有七八十人,每个人预支半个月的,也得三四百石粮,我现在也没有那么多。” 赵承虽然能拿得出这些粮食,但是开始的价给的太高了,后面就没法再涨了,于是又往下压了压。 “各位父老兄弟,现在荣州的确是粮荒,粒米没有,我雇各位做工,愿出价每月三石粮,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每个月三石粮,一年最多四十石,一个成年人省着点吃,一年差不多八石粮,这四十石粮已经足够一家五口,甚至六七口度过这场饥荒了。 农人们虽然有些失望,不过他们也知道每个月八石粮不现实,现在的粮食是有价无市,你拿再多的钱也买不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