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胜利回归-《汉末高顺》


    第(2/3)页

    高顺心想,靠近长江的话便于引导对江南、江东诸郡县的发展,且他现在的系统空间体积无比庞大,可以条件长江水量,免除水患,造福一方,于是说道:“我的意见是让当今的皇上把豫章郡的柴桑县和历陵县,庐江郡的浔阳县、“皖县和枞阳县,以及江夏郡的蕲春县,共六县划给我们驻兵。”

    这样的话庐山和天柱山都包含在内了,且他还希望建设后世的安庆大城;更重要的是这里地处几州的交界处,便于从事贸易,他相信,用不了多少年,沿江便能发展的非常繁华。

    众人一听,感觉不错,有山有水,气候适宜,沿江有大量的荒地可供开垦,便于安置士兵,皆支持这个办法,于是由李强起草给皇帝的书信。

    高顺特别嘱咐李强在信中写清楚,若是可以,他会带人直接南下,不进洛阳了,避免尴尬。

    随后,众人出发南下。

    至于那投降的八户鲜卑贵族,则不用被囚禁在桃园堡了,他们会跟随一起南下。

    携带这么多奴隶和少女少妇,行军极其困难,仅仅是路途所需烧火做饭的木柴就是天量,再加上那些奴隶十人一串,行走不便,每日前行四十里已是极限。

    所有奴隶,不管男女,每日上午一个饭团,下午一个饭团,每日两碗水,少许盐,既不能让他们吃饱,也饿不死他们,并保持一定的体力赶路。

    幸好这些人都是身强力壮者,否则根本经不起这个折腾。

    那些年龄过小的女孩则乘坐鲜卑人遗留下的马车前行。

    高顺等人都这么大年龄了,已经不急躁了,反正又不缺粮食,慢慢走,顺便等待皇帝的来信。

    西路的马贵等人的行军速度更慢,他们要路过大片的荒漠地区,条件更加困难,每日都有奴隶死去,若是没用空间戒指的话,估计死去的奴隶还会更多。

    现在的皇帝是高弘焘,是高顺的孙子,他绝不敢给高顺下圣旨、下命令,高顺也无需用臣子的礼节对待他,只是以家书的形式便可。

    高顺等人选择的路线是先到上谷郡,经居庸关,至幽州,过冀州、兖州,到达豫州南部的目的地,沿途有此前修筑的官道,便于行军。

    高顺等人在魏国是个传说,新成长起来的人只是听老人们当故事讲,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又从草原而返,且带回这么多蛮夷俘虏。

    一到上谷地界,便受到沿途官府的热情欢迎,对于这位太上皇,所有的官员也是只听说过,而没见过,就怕惹恼了他而官位不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