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同朝共治有同朝共治的好处,当然,弊端也十分之明显,倘若帝后发生分歧,权力便会二分,朝堂官员也会自动分成两派。 晋渊归朝的三个月后,帝后便发生了一场争执。 易欢考虑长远,若是仅仅开女科制度,实则上大多数平民百姓的女子都是读不起书的,能把女子送入私塾走上官场的,唯有世家。 在读书一事上,小娘们天生就带着劣势,而实际上,通过易欢的观察发现,推行女科举后,不管是各大书院还是民间私塾,女子的身影依旧屈指可数。 比起读书,而更多女性所受到的思想是不如给小娘找个好夫家,荣华富贵一生。 读书是为了能变得更好,而找个好夫家同样能变得更好?何必舍近求远呢? 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只能徐徐图之。 于是易欢先在各地开设了女私塾试行,若女娘考上秀才,不但能免去学费,亦可获得朝廷发放的额外补贴。 要知道,即便是男儿们,也只有在中了举人后会有官府下发的赏赐。 帝后正是因为此事而产生争执。 朝堂上,易欢淡淡开口:“本宫心意已决,此法从今年八月起开始试行。” 晋渊声音微冷,他道:“皇后,你未免太过任性,你如此偏向女娘,叫天下男儿郎如何看待?” 易欢微微一笑,道:“大虞开国已有数百年,从古至今,都只有男子读书走仕途,而小娘们即便抱负再远大,最终也不得不沦为嫁人生子的下场,男人已占尽优待百年之久,如今让让小娘又能如何?本宫便是要让天下人知道,属于女子的盛世来了。” 她轻轻瞥了晋渊一眼,语气慵懒:“陛下若是意见相左,本宫亦不会坐以待毙。” 自打晋渊归朝后。 朝堂二分,官员们已隐隐站了队,有对立的势头。 此刻,便有官员忍不住开口道:“娘娘说的轻巧!那么补贴这些小娘的银钱,该由何人出?微臣也觉得不妥,哪有中了秀才就受赏的道理?” 一场朝会帝后二人不欢而散,晋渊愤怒拂袖而去。 而本一直住在坤和宫的陛下,也第一次回了紫宸殿。 第二日早朝,第三日早朝,第四日早朝…… 连续半月,帝后皆冷着一张脸,谁也不服谁。 朝堂上两派也依旧僵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