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夏东在客厅里本来正陪着姐夫吹牛。 他看着老婆的亲姐还是和往年一样口是心非。 明里说只带嘴来,实际上一来就想着忙前忙后。 他估计大姐要在厨房里碰一鼻子灰,所以一边和姐夫吹亲,拿随便看来的谈资和他谈论二毛如何打不过大毛,另一边也留意着厨房们。 果然,大姐进去没多一会儿,就被夏鱼‘赶’了出来。 夏东就招呼于海潮道,“嗳,大姐,说了只用带嘴来的嘛,过来坐,看电视。不用管鱼鱼的,随便他发挥,哈哈。” 夏东也知道姐夫其实很不喜欢自己老婆帮这帮那的,以前有时候姐夫还会在弟弟妹妹们面前甩甩脸子,搞得尴尬又下不来台。 现在年纪大了,不知不觉之间,姐夫的脾气似乎也收敛很多了。 也有可能是因为现在日子过好了的缘故。 姐姐和姐夫一直都有单位,但是于海霞和于海帆都经历过下岗,困难的那几年,大姐付出过很多,姐夫有怨气很正常,但他其实也只是说说而已。 一家人在一起几十年,不可能没矛盾,但也不至于一点小事就搞得像深仇大恨。 这会儿姐夫也在旁边说,“侄儿子有这份心挺好的,我看你就别去给夏鱼添乱了。” “哎呀,”于海潮撇了撇嘴,“我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帮忙的还不行吗?” 又嘟囔了一声,“两个大男人看小的做饭,也看得下去。” 两个男的都听见了,但都没说话。 因为两人都知道她的嘟囔只是嘟囔,说完就算完,不会有后续。 姐夫说了一声,“你这脾气,真是……” 夏东在旁边陪笑脸,“大姐来坐,今天的电视还不错。” 一边说着一边就把遥控器递给于海潮。 大姐笑着接了遥控器就坐到了沙发上。 夏东则和姐夫继续刚才的话题,“上次我们厂那个研发口味的小伙子给我发了个东西,有个做外贸生意的老哥路子野,你猜怎么着,咱们生产的无人机不是不让卖给二毛子吗?那家伙整的,跑到新加坡去搞了个外贸公司,从国内进货,然后倒手卖过去。” 国际牛皮对大姐夫的吸引力显然比家长里短要强多了,他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了过来,“不可能吧?查不到?” “嗨,谁说查不到呢?”夏东一拍大腿说,“前一阵子大毛子前线反馈了呀,听说大使找上门来理论呀,做生意不能这么做啊。后来那公司就关了,反正没有下文,要说这社会,就是撑死胆儿大的饿死胆儿小的,绿油油的美钞赚到手抽筋。关了就关了,反正钱赚够了。” 大姐夫评论道,“那也是这个人以前是搞外贸的,他才有这个路子去搞事嘛。” 夏东附和,“是啊是啊。” 大姐在一旁看电视,应该也已入迷了,她爱看年代剧,狗血的爱看,精品的也爱看,不挑食。 夏东得陪着姐夫吹牛,不然一会儿就得给姐夫安排抗战剧,虽然家里有三个电视,但姐夫不可能去房间里看小电视的。 就在这时,又一个人风风火火地进来了,“大姐,大姐夫,二姐夫,早啊,新年快乐!” 于海潮管杀不管埋,打电话召唤完弟媳妇就不吱声了,所以于海帆的老婆汪玉君一个人急吼吼地提着一个果篮率先进门。 招呼完了,屁股还没沾板凳,就要遵照大姐电话里的指示去帮厨。 “鱼鱼在厨房里是吧,我帮忙去。” 夏东忙说,“你别去啦,喝点水,过来玩,一会儿他们来了,好安排打牌。” 于海潮笑着说,“夏东说得对,不用去帮忙了,我刚才说去帮忙,结果根本下不去手。” “这么厉害啊。”汪玉君来了兴致,“那我得去看看。” 于海潮又问,“其他人呢?” “在后面呢,我这不是火急火燎来帮忙嘛……” 众人会心笑了笑,夏东则往外走着说,“我去迎一下。” 汪玉君让到一边,“在后面呢。” 夏东没见院子里有人,过年车多,把院子都停满了。 海帆他们应该停车停得比较远,反正外面的市政车位除了要花钱以外,停车也不麻烦。 夏东一走出院子,就看见了海帆和岳父岳母他们,还有小侄女儿于沙丽。 怪不得一点儿路走那么慢,原来四个老人在外面碰上了。 夏南两口子和海帆不怎么熟,四个老人却是久未谋面,再次见面时话又好像很多。 老人一边说话一边走路,走得慢,夏南夫妇只好跟在边上,和海帆闲聊。 夏南的儿子夏礼格已是长成了一个帅小伙,和于沙丽好像又有很多共同话题一样。 夏东立刻迎上去,对岳父岳母说,“爸、妈,新年好啊。” 有对自己爸妈说,“爸妈,屋里坐着聊吧。” 两个小的很有礼貌,夏礼格喊二伯,于沙丽喊二姨夫。 过年的寒暄不嫌麻烦,所有人都笑语盈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