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禅淡然道:“这些我知道。” 赵直娓娓道来,那段往事仿佛又在眼前重现: “那时,庞羲警告程畿,‘若不服从命令,你的家族必将遭受无尽的祸患’;然而,程畿却斥责庞羲,‘以前乐羊作为一个将领,喝了用他儿子的肉做成的汤,这不是父子之间没有情谊,而是因为君臣间的大义。如今,即使再次把我的儿子做成汤,我一定也会喝下去的’。” “庞羲闻言,面色顿时变得苍白,只得向刘璋深切地谢罪。而刘璋也宽恕了庞羲,并在听闻程畿的事迹后,对其大为赞赏,当即任命他为江阳太守。” 刘禅长叹一声,语气中透露出淡淡的哀伤与释然:“原来如此。” 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其实,对于程畿的事迹,他还知道一些赵直所不知道的。 在未来,程畿追随刘备共赴沙场。 然而,却在夷陵遭遇惨败,刘备残军沿长江退军。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有人劝程畿弃船逃生,以求一线生机。但程畿却坚决地摇了摇头,他反驳道,‘我在军中,未曾因为敌人弃船而走,何况跟随天子而遇见危险呢!’ 然而,命运却并未因此眷顾他们。追兵赶上程畿所在的船只,程畿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手持长戟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战况异常惨烈。不久后,大量敌军赶到,一同攻击程畿,程畿战死。 可以说,程畿是刚烈与不屈的完美化身。 即便是罗贯中,也对程畿赞不绝口,赞美道: 慷慨蜀中程祭酒,身留一剑答君王。临危不改平生志,博得声名万古香! 此时,赵直也深深叹息,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敬意与感慨:“程畿,他是一位大义凛然、至诚至善的君子。这种人不会轻易投降的。” 刘禅轻笑出声,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你也说了,他不会轻易投降,但这也意味着,他终究还是有可能会投降的。只是我们尚未找到合适的方法而已。我隐约记得,程畿似乎还有个年幼的儿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