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导致不能派刘禅去游说。 否则,马超有极大的可能,当场绑了刘禅。 不过,刘禅倒是据理力争。 他说道:“父亲,军师,马超实乃小人也。当年,他可以为了眼前的利益,与韩遂结盟反曹。要知道,韩遂可是马超的杀母仇人,可马超居然认贼作父!可见马超绝对是个功利心极强的小人。” “而且,马超并不是真心投奔张鲁,他只是想利用张鲁对抗曹操。然而,他打错了如意算盘,放眼天下,如今有实力、有胆量对抗曹操的,只有江东和我们。因此,马超极可能弃暗投明。” 尽管刘禅说得头头是道,分析得也很在理,但刘备和诸葛亮就是不同意。 拒绝的理由只有一条:身份不合适。 用诸葛亮的话来说,马超何德何能,值得荆州少主亲自上门劝降?他不配! 于是,场面又僵持住了。 这时,忽报赵云有书荐西川一人来降。 刘备将那人召入帐中,细细打量。 此人乃是建宁俞元人士,姓李名恢,字德昂。 李恢举止沉稳,言谈间透出一股子智慧与坚毅。 刘备微微颔首,轻声问道:“昔日听闻你曾苦谏刘璋,如今为何转而投我麾下?” 李恢深吸一口气,答道:“我明白‘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道理。昔日我谏言刘益州,不过是尽人臣之责,希望他能够明辨是非,采纳忠言。然而,他未能采纳,我深知其必败无疑。今见将军仁德之名遍布蜀中,知您大业必成,因此特来投奔,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刘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微笑道:“先生此来,定能为我带来诸多益处。” 李恢点头,继续道:“我昔日在陇西时,与马超将军有过一面之缘,也算有些交情。如今听闻他处于进退两难之境,我愿前往游说,让马超助您一臂之力。不知可否?” 诸葛亮轻抚羽扇,目光如炬,缓缓道:“我正需一人,替我出使,不知你有何妙计?我愿意听听你的说辞。” 李恢凑近诸葛亮,轻声细语,说如此如此。 诸葛亮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他大笑起来,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好!便依你所言,即刻出发。”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久之后,李恢的说辞果然奏效,马超终于决定归降。 他挥剑斩断杨柏的头颅,向刘备献上投降的诚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