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水利工程,功在千秋-《直播历史:我替王朝逆天改命,震惊华夏》


    第(2/3)页

    直播间里的观众也跟着想了半天,同样也没想明白!

    “水利工程!”杨风终于揭晓谜底,“功在千秋,利国利民!”

    历史上,苻坚为解决关中干旱缺水的问题,确实兴修了水利工程。他命人模仿先秦郑国渠,开凿泾水,引流灌溉梯田及盐碱地,百姓赖其利。

    “光是凿渠引水还不够,中华大地土地广袤,各朝各代水利工程数不胜数。”

    “要建就建个大的,流芳后世的——大运河!”

    古代受到运输条件限制,大宗货物只能靠水运!

    承平年间,运河是运粮的主要途径,一旦有了战事,运河也能输送兵源与物资,这简直就是一个封建王朝的生命线!

    秦国正是靠着郑国渠提升了综合国力,“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一举成为吞并六国的强大存在!

    隋朝凭借大运河,出现了“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富强局面!

    而且,经过后世历史证明,运河的价值确实非凡!

    隋炀帝不论做了多少为人诟病的事,他留下的宝贵遗产——京杭大运河却造福后世,深远影响了整个中华大地的命运!

    京杭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合称华夏三项伟大工程,南起余杭,北到涿郡,沟通南北,解决了多少人的粮食问题,促进华夏南北统一、区域融合,经济文化的发展交流。

    即使到了现代社会,大运河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就是以京杭大运河为依托的。

    同时,京杭大运河还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华夏在全球范围内增光添彩!

    “虽然此时南方尚且在版图之外,但是京杭大运河的北方两段在我们手中!”

    京杭大运河一共分为四段,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永济渠是海河到洛阳河段,通济渠是黄河到淮河河段。邗沟则是淮河到江都,江南河为江都到余杭。

    虽然不能完全打通大运河,但是两段已然足够!

    北方有了这两条河道,经济发展绝对腾飞冲天!

    而且,经过系统内数年积累发展,前秦国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修建这样两段运河,其耗费人力物力绝对不会超出负荷。

    只要按部就班进行,不要急功近利,绝对只有益处!

    苻坚听完,大喜过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