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晚上,一家人难得地聚在一起,点上煤油灯,吃起了团圆饭。 家里五个孩子,宋浩文在家排行第三。大哥宋浩军在部队没回来。 这是宋浩文重生后首次回家,他本来还担心与家里人有陌生感,谁知大家一见如故,老五幺妹宋慧芳更是拉着他的手不放。在他的记忆里,重生前幺妹就与他特别亲。 巧的是,下午,宋浩文的爸爸给自留地里的水稻田放水,突然从水塘里跳出一条三五斤重的大鲤鱼,被他一把抱住。 鱼拿回家后,煮了整整一大锅,正准备晚上开吃呢,没想到宋浩文回来了,大家都笑宋浩文好有口福哩。 宋怀生的妈妈李英更是开心。“人们常说‘鲤鱼跃龙门’,今天你们老爸捉到这么大的一条鲤鱼,肯定是吉兆,说明三子今年高考大有希望!” 老二宋慧花点了点头,道:“三弟一定会考上,而且能上好学校。” 幺妹宋慧芳对宋浩文瞪起一双大眼睛,说:“二哥,考上大学是不是就有钱了?到时别忘了给我买好吃的。” 老四宋浩民讽刺道:“幺妹就是个好吃鬼!” 宋慧芳不服气了,反唇相讥:“我好吃什么?你不好吃?你以前还偷吃大哥带回来的饼干……” 宋浩民不等幺妹说完,红着脸否认:“你瞎说,是你偷吃的。” 妈妈用筷子敲了敲桌子,责备道:“四子跟老幺是合着骨头的,两人一句话不到就要吵,太烦人了。” 宋浩文哈哈笑起来,道:“你们再吵嘴,我们就把菜都吃了。” 爸爸平时不大说话,家里的地位不及他老婆李英。他征求了一下李英的意见,从厨房碗柜里取出一个塑料瓶,里面装着一斤多的散装稗子酒。 宋浩文知道这酒是由公社稗子酒厂,用稻田里的杂草稗子种制作出来的。当年粮食紧张,舍不得用粮食制酒,就想到了这种替代的方法,变废为宝。 这酒的度数在42度上下,品质和口感都不错,最主要的是价格低廉,很受当地百姓欢迎。不过,这酒普通人家平时可舍不得喝,只有逢年过节和家里来重要客人了,才拿出来喝的。 可惜的是,稗子酒的寿命并不长,随着粮食放开,以及收集稗子种的成本加大,市场上就再也看不到这种酒了。 爸爸兴奋地说:“今天捡到这么大的鱼,实属难得,加上三子高中毕业了,家里又多了个劳力,值得庆贺一番。三子,喝点酒没有关系。”边说边拿个空茶杯给宋浩文倒酒。 这酒还未加好,宋浩民就从爸爸手中抢过酒杯尝了一大口,顿时被呛了,咳得眼泪直流。宋慧芳一边拍手,一边幸灾乐祸地斜睨着宋浩民,把宋浩民恨得咬牙切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