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南北联合-《法师乔安》


    第(2/3)页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战争中的一条基本原则,更何况被谋杀的外交官当中还有一位出身于名门贵族的爵士。

    路易·朱蒙维尔将军为了替兄长复仇,率军北上黄铜山口,在豺狼人一族和火巨人佣兵的协助下,于1620年10月初攻陷瓦萨兵团驻扎的尼塞西堡垒。

    眼看突围无望,瓦萨中校被迫率部投降。

    朱蒙维尔爵士对乔治·瓦萨,这个谋杀自己兄长的凶手,恨之入骨,但是出于顾全大局考量,他没有屠杀战俘,强忍着仇恨接受了安东尼奥尼总督下达的命令,在瓦萨中校签署投降书过后,释放了这支被解除武装的部队,从而为双方和谈奠定基础。

    在这份投降书中,乔治·瓦萨作为亚尔夫海姆南下兵团的指挥官,承认是自己亲口下令,谋杀了约瑟夫·朱蒙维尔爵士及其使团随员。

    出于促成和谈考虑,海蓝一方没有公布这份令亚尔夫海姆乃至帝国当局蒙羞的投降书。

    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了,时过境迁,海蓝人为何公布这份文件?

    答案其实很简单。

    海蓝一方当初释放瓦萨中校等人,是想表达谈判的诚意,可惜帝国一方出尔反尔,当初谈判时签署的条款,比如让出在格拉贝伦殖民地的利益,至今也没有完全兑现。

    海蓝人对帝国当局言而无信的行径失去耐心,索性趁着迦南王国对帝国宣战的契机,派遣朱蒙维尔将军率军北上,以武力保障和谈条款得以落实。

    配合朱蒙维尔将军的军事行动,公开曝光乔治·瓦萨一年前签署的投降书,不只是为了打约顿海姆总督诺福克爵士的脸,更是为了表明己方师出有名,争取舆论支持。

    路易·朱蒙维尔无愧为海蓝名将,北上进军势如破竹,短短一周就拿下亚尔夫海姆军方在德林河谷建立的营地,对坐落在河谷上游的德林镇形成包围之势。

    德林镇是亚尔夫海姆南方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农业重镇,一旦德林镇失守,朱蒙维尔兵团就可以在当地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据点,逐步征服周边村镇,进而打通一条进军殖民地首府莱顿港的坦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