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 (九)-《《明》》
第(2/3)页
揉了揉眼睛,到此时朱元璋还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呆呆的听平素柔弱的儿子果断地发出一个个命令:“方兄,带孤的玉佩调动禁军和水师,将胆敢趁乱闹事的人全部拿下。如有不服者,就地正法”。
“末将-遵-命”!方明谦高兴得大叫一声,接过太子朱标的玉佩转身离开。
“曹兄”!
“这”,曹振犹豫了一下,带着几分迷惑答应“――末将在”。
太子朱标宽厚地给了曹振一个笑脸,摊摊手做了个被逼无奈的表情。“烦劳曹将军去水师大营招呼人马,接应武侯。无论是否救人出来,都请武侯去城外军营统领诸军,以免乱军闹事,殃及周围百姓”。
“末将遵命”,曹振带着心中的迷惑转身出宫,太子还是个仁慈的皇帝,想到的先是百姓,他在内心里不住地安慰自己。
“李瑞生,带着宫廷侍卫门把守皇宫各处,以免乱臣惹事,如果有人胆敢轻举妄动,你自行处置”。
“臣-,遵命”!侍卫总管李瑞生点齐二百侍卫,趾高气扬的走了。
“杨振羽…..”
“陈好……”
转眼之间,皇宫内外各项事务被太子朱标布置的井井有条。
“毕竟是我朱元璋的儿子”,洪武皇帝从颓丧中缓过一些精神,儿子长大了,长得出乎他的意料,手段比自己还果断,还狠辣。抬起头,他带着几分沙哑说道:“我儿,这个皇位朕本来就打算传给你的…..”。
“多谢父皇”,安排完了善后事宜,太子朱标对父亲躬身施礼,“孩儿刚才莽撞,请父亲海涵。父亲太累了,多休息休息也是应该,国事孩儿会替父亲照看好”。
朱元璋笑了笑,在这么短时间内从打击中缓过精神,这份定力确实令众将佩服。“我儿,朕这就写监国诏书给你,把国家交给你,朕甚放心”。
“谢父皇,父皇言传身教,孩儿时刻铭记在心,拟完旨后,请父皇移驾后宫,多陪陪母后”,朱标的言语之间依然是那样多情,“母后,母后的时间不多了”。
咱们父子一个教的好,一个学的好。朱元璋笑着在太子监国诏书上用了印,将玉玺留在书案上,转身走向后宫。迈过宫门时,明显被门槛绊了一下,老王太监赶紧上前将其扶住。
“来人,将宫中门槛全砍了,免得绊到父皇”,太子温顺的声音在朱元璋身后回荡。
洪武十七年中秋,锦衣卫余党趁皇帝赐宴群臣之机在凌烟阁埋下火yao,炮打凌烟阁。英明神武的太子朱标识破阴谋,及时的阻止了乱党的企图。老将军汤和在阻止乱党时被炸身亡,宫廷侍卫战死五百余人,诸臣家将战死逾千,更有趁火打劫者,被方明谦斩于道,尸首枕迹。
水师及时出动控制住了京城中的乱局,洪武皇帝朱元璋受惊吓生病,命太子朱标监国。众将军感谢太子舍命相救之恩,君臣和好如初。
太子临朝当日,与一干老臣约法三章,勒石为誓。
第一,朝廷非谋反罪不株杀任何大臣,诸臣上朝行礼后议事不必跪奏,当庭力谏无罪。
第二,无确切罪证不得逮捕、审讯并判决任何人。
第三,理学为国家根本,君臣、父子、夫妻,三纲五常之道人必遵守。
八月二十日,马皇后薨。帝哭之甚哀,不能视事,九月初,朱元璋正式传位给太子朱标。朱标登基后,更元为安泰,取国泰民安之意。以洪武十八年为安泰元年。旋即大封诸弟,以秦王领定西军,蓝玉副之。晋王领威北军,李景隆副之。以辽东、北平、河北数万里江山为燕王封地,周、辽、韩、赵等王皆归燕王节制。
威北军诸将本欲兴兵问朝廷常茂死因,及闻太子监国,止。安东军奉命还京,驻扎于马鞍山,拱卫京师。
十月,徐达、冯胜、傅有德致仕。靖海侯曹振以大功于国封靖海公,履海部尚书职,执掌水师,纵横海上,南洋诸国望其旗而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