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翰的这场直播,不完全统计,至少有超过百万人看过! 而且在直播结束后,看过直播的观众们,还继续在微博、知乎等平台讨论凤凰山168号汉墓,讨论遂先生。 特别是知乎,各种和遂先生有关的提问层出不穷。 “遂先生这样的古尸,可以人为制作出来吗?” “与辛追夫人相比,遂先生的出土,意义在哪?” “汉代的二十等爵制度是什么样的,遂先生的五大夫等于什么官职?” 各种各样的提问,激发了知乎用户的好奇心,也激发了专业人士们的解答欲望。 再加上微博上关于#荆州博物馆地宫#,#遂先生吓人#等话题,讨论量也在迅速上涨。 这些都代表大众现在非常关注这件事。 那自然能吸引自媒体们围绕这件事来写文章、做视频了。 流量至上的时代,只要能带来流量的东西,都会被“网络创作者”追捧! 而看到这一幕的陈翰。 心情也非常的复杂。 要说开心吧,也确实挺开心的。 因为大众对考古、对考古成果产生了浓郁好奇,主动追逐相关报道和解读,这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同时陈翰也很头疼。 一些自媒体,在没有荆州博物馆给出数据,并且没有认真看陈翰直播的情况下,就凭着臆想,随便写文。 什么遂先生的不腐其实是一种诅咒啊。 为什么西汉多出不腐古尸,是因为西汉人掌握了某种特别的防腐手段。 什么西汉防腐技术领先现代,这是华夏文明的一大传奇。 反正各种各样的过度解读,和乱解读,搞得网络上关于“遂先生”的话题有些乌烟瘴气的。 “思思,尽快将直播视频剪辑出来,然后发布到网络上吧。” “网络科普,任重道远啊。” “我们正版的再不发,网友的思维都要被自媒体牵着走了。” “明明我在直播的时候,都详细介绍了遂先生为什么会不腐。” “结果还有一堆人去信这些自媒体的话。” “真的是无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