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章 所里才是你的家!-《满级考古大师》


    第(3/3)页

    用业内的说法。

    考古人一年只干两件事,发掘与整理。

    半年在发掘现场进行考古工作,半年整理发掘报告和总结经验,落实发掘成果。

    华夏考古,也就是靠着这一年年的不断发掘、总结,再发掘、再总结而逐渐完善,逐渐成熟。

    番茄

    跟着孔建文进行文峰塔项目和凤凰山汉墓项目的发掘总结,成果整理,对陈翰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早晚有一天,他也要学着和孔建文一样,作为一个发掘项目的带头人,进行整个项目的发掘成果整理总结。

    孔建文也确实是将他往项目领导人的方向培养的,手把手的教他怎么把控一个发掘项目。

    并且还将一些“独门秘术”,倾囊相授。

    这是庄云鹏都没捞到的待遇。

    他只能苦逼逼的每天跟着研究生们补考古史、上古先秦史,而且每周还要接受孔建文的抽查考核。

    虽然是师兄。

    但是这内外门弟子的差距,是肉眼可以看出来的。

    感受到这种区别待遇后,庄云鹏更加泪流满面了,当即就找上了陈翰。

    “师弟,我也不求着能成为老师的亲传弟子了。”

    “只是你能不能和老师求求情,就把我当个屁放了,明年别继续延期了。”

    “俺想毕业回老家考古所混个编制,过上早九晚五的坐班生活。”

    面对师兄这个不过分的“小要求”,陈翰并没有给予回应,只是眼神深邃的看着他。

    庄云鹏的老家,和陈翰一样,都不是一个有丰富考古资源的地方。

    当地考古所一年能有一个月在进行田野考古都算是旺季了。

    相对来说工作还是很轻松的,可以早早过上半退休生活。

    只是吧。

    陈翰这段时间跟着孔建文学习的时候,听过孔建文闲聊时说,明年社科院编制增加后,打算给庄云鹏也留一个来着。

    他虽然知识储备不够扎实,但是干起活来确实是一把好手,堪称优秀工具人。

    孔建文也用的挺顺手的,比起那些笨手笨脚的新人不知道强了多少。

    与其去公开招刚毕业的新人,还不如继续用庄云鹏呢!

    “师兄,你的这个梦想,恐怕是没机会实现了。”

    陈翰微微一笑,一副十分看好庄云鹏的表情。

    “老师说了,以后还要你留在社科院考古所发光发热呢。”

    “这里才是能实现你价值的地方,回老家这种flag,就不要立了。”

    “所里才是你的家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