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五章 去地下继续服侍这位君主-《满级考古大师》


    第(2/3)页

    第二位人殉的骨骼残存数量更少,只有残碎的几块肢骨,牙齿数枚。

    不过因为肢骨还在,所以大概还能看出个人形来,相对还算好辨认。

    这位人殉,同样分辨不出性别了,不过通过残存的牙齿判断,死亡时应该是已经成年了,乳牙全都换成了恒牙。

    他的随葬品更加稀少,只有在头部上找到了一小条金片装饰物,应该是额头上挂着的一根头饰。

    接下来紧挨着的第三位人殉,继续回归了头向东北,脚朝西南的葬位。

    这位人殉的葬式是仰卧直肢的,骸骨保存较为完整。

    她的部分头骨和牙齿覆盖在铜镜之下,颈椎与嵴椎骨不垂直,骶骨、盆骨基本保留,腿骨及趾骨也部分保存,右手骨大致可见。

    她的残长约1 ,55米,不过因为部分趾骨保存不全,实际上她的身高应该比一米五五还要再高一点点。

    她也是本室殉人中保存最好的一具。

    因为保存的完好,所以可以通过骨骼清晰的分辨出,这位人殉是一为约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

    并且,她的头部、背部下及部分骨骼上见有红色朱砂的痕迹,这说明她在死后,可能在身上涂抹了朱砂。

    只是并不是所有涂抹了朱砂的死者,都能够像遂先生那样千年不腐的。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随葬品也非常丰富,比起上两位只有一两件随葬品,她足足有八件随葬品!

    《诸界第一因》

    分别是铜镜、铜熏炉、铜框玉卮、陶熏炉、小玉环、小玉璜2件和一枚小玉印。

    最重要的是那枚小玉印,出土于她的下肢南侧,可以肯定是其随葬品。

    只是,这块玉印上却没有刻字,只是一块黄白色,质地偏软的方形覆斗纽。

    不过根据印的大小,边长1.5厘米,高1.2厘米来看,这位人殉在生前,应该是一位南越国的中高级官员。

    最有可能的,应该是负责管理南越王后宫侍女的。

    秦汉时期,帝王后宫数量都膨胀了,侍女也是多达千人,肯定是有一个领头管理这些侍女的女官的。

    类似宦官头子那样。

    只是,汉代女官制度不见史书专录,只在字里行间偶然有零星信息,具体的官职名称和职责,对现代人来说都是一头雾水。

    我们只能从史书上,看到一点点记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