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二章 古象雄国与吐蕃-《满级考古大师》
第(2/3)页
当时占据此地的象雄王国,人口应该不低于1000万人!
早期学界根据敦煌藏文文献认为灭亡于644年,也就是被松赞干布征服。
不过近来随着《琼王宇赤传承史绿松石》《扎琼嘎尔波世系史格言宝串》《太阳氏王统纪》等文献面世,学界发现象雄最终灭亡于955年吐蕃王子吉德尼玛衮手中。
也就是说,当年松赞干布所谓的“一统藏地”,实际上并不是事实。
松赞干布只是威服了象雄,名义上征服了ALD区,实际上这里还是高度自治,或者说是类似纳贡体系的臣服吐蕃。
而象雄王国使用的象雄文,和现在藏文很相似,但是和现代藏文又有不同,并且诞生时间比吐蕃藏文更早。
这些考古文献的出土,几乎可以确定,松赞干布创造藏文之前,藏地没有文字的说法也是扯澹的。
藏地的文字,应该是经过了象雄文-吐蕃藏文-现代藏文的发展。
而象雄文,才是真正那个借用了梵文字母,根据藏人的语言,创造出来的文字。
比起青藏高原北边,更靠近青海和西域地区的吐蕃人。
在青藏高原南边,在和天竺接壤的ALD区生活的象雄王国,似乎也更容易接触到梵文。
要知道,吐蕃人是在松赞干布之后,才迁都到LS的。
而ALD区的象雄王国,从四千年前就在ALD区发展生活了。
而象雄文和吐蕃藏文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汉字与西夏文之间的关系,也像日文中的汉字和华夏汉字的关系。
两者看起来非常的像,但是字义啥的根本完全不一样。
也就是说,吐蕃藏文,实际上是在字形上抄袭了象雄文,在象雄文的基础上完善修改得出的文字。
估计是松赞干布“光辉形象”以及对吐蕃的壮大产生的重要影响,所以后世人就将这些东西一股脑全推到了松赞干布身上。
原本从象雄文身上学习演变出来的藏文,也就成了松赞干布命令人创造出来的文字。
这种事情在世界各国都很常见。
一个伟人的出现,总是会有各种荣誉和不是自己做的好事,被强加在他身上。
藏文的楷书和草书,在造型上,有着较大的区别。
其原因正是草书体来源于象雄文,楷书体则源于梵文。
实际上,象雄文才是桑布扎创制完整藏文系统的重要参照文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