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五章 败兴的主墓室-《满级考古大师》
第(2/3)页
吐谷浑王随葬绢,就约等于是用金钱陪葬了。
恰好,出土的平纹织物主要就是绢和纱两种。
密度稀疏者为纱,有孔,孔呈方形,多为土黄色。绢的颜色种类繁杂,有澹黄、土黄、朱红、蓝、深棕色。
而且此墓葬出土纺织品的工艺精湛!
已知的工艺就有织造、彩绘、泥金、刺绣、染缬、拼贴六种!
但是可惜的是,主墓室扰土里发现的丝织品,全他娘的是残片!
最大的一块,也就是10X20厘米的绢布,远远达不到一匹的长度。
很显然,原本应该是有大量以“匹”为单位的绢布,被陪葬的。
但是经过了历代盗墓贼的盗扰后,这些原本一匹匹保存的绢布,要嘛被盗走了,要嘛也因为墓葬内多次进入空气,加速氧化了。
哪怕是从残存的这些丝织品残片上,也可以看出这些丝绸有多漂亮,红的耀眼,金的灿烂。
部分残片上还有附着金箔,十分的奢华!
一看就知道,这些绢全部都是出自大唐的手艺。
吐谷浑人,是绝对不可能掌握丝绸制作工艺的。
不是看不起吐谷浑人。
而是想要做丝绸,那是一件系统性的工作。
从养蚕、种植桑树到最终蚕丝加工成各种不同的丝绸,中间的工艺复杂到,任何一个外族都没办法学会。
不然的话,华夏人也不可能往全球卖了两千多年的丝绸,都不见任何外国民族和国家能彷造出来。
横向对比一下,华夏的瓷器,不过卖了几百年而已,西方就从成品上研究出了瓷器的制作工艺。
16、17世纪开始,法国和德国就已经能够彷造出瓷器了。
一度,欧洲很多国家还山寨明朝瓷器,然后将其包装成是在明朝收购的瓷器,在欧洲大陆上贩卖。
到现在,瓷器行业的鉴别师,都还要专门去鉴别,一些欧洲人所谓的“家传”瓷器是华夏制作的,还是欧洲自己彷制的。
可见,当年欧洲大陆彷造瓷器的数量有多大。
可是,比瓷器更早进入欧洲世界的丝绸,却没有任何欧洲人能够彷造出来,只能花费昂贵的价格,从华夏购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