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六章 告一段落的考古工作-《满级考古大师》


    第(2/3)页

    从刘彻继位时,西汉经过文景之治,铜钱都堆到花不完,到刘彻晚年的《罪己诏》,中间这数以万万计的铜钱,可不是全拿来提高武备了。

    实际上,刘彻花的少府、内库的钱,大部分都是拿来给自己营造宫室,给自己奢华享受去了。

    国家的武备提高,骑兵的训练,大多都是用的国库的钱,而非刘彻的钱。

    刘彻武功卓略确实不假,但是他很会花钱,奢华无度,将父、祖给他攒下的皇帝内库私房钱全花光了,也是事实!

    所以,到了汉宣帝的时候,汉宣帝又恢复了文、景二帝的节俭之风气。

    但是这不代表一个皇帝必须要节俭才是好皇帝。

    特别是在国势最鼎盛的时候,盛世帝皇奢靡一些并不算什么大错。

    只能说节俭更好,但是不能说奢华就是错。

    生活水平上升,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代表了国家的兴盛。

    汉武帝很会花钱,很奢华。

    唐玄宗更是出了名的奢华。

    但是他们都处于一个国家的盛世时期,当时的汉朝和唐朝,都能经得起这些皇帝的奢华生活。

    甚至这反而代表了盛世。

    只要是盛世时期,那皇帝一定都会过的很幸福奢华的。

    只要不像商纣王那样,在国家都已经岌岌可危的时候,还搞酒池肉林。

    像慈禧太后那样,都被八国联军揍了,还要搞万寿节,继续修园子。

    那一个皇帝在他财力范围内的奢华,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更别提海昏侯说他奢华吧,当皇帝才27天,也来不及给他花啥钱呢。

    当海昏侯墓大量出土文物展示在大众眼见,渐渐还原出了一个刘贺的真实样貌后。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句话的最准确示范,可以说是非常好的给大众上了一课。

    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在青史上,形象将会被「塑造」成什么样子,大家也有了清晰的理解。

    继而,由海昏侯刘贺,开始引发出了不少网友们的思索和探讨。

    史书上记载的那些「昏君」,是否真的和史书上所说,都是一个个昏庸无道,毫无优点的「坏人」呢?

    其中,最让人疑问的,就是祖龙秦始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