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二章 贝币的出现-《满级考古大师》


    第(2/3)页

    在商周人那边,罍是用来装酒水的器物,毕竟商人爱喝酒嘛,大多数精美青铜器都是装酒而创造的。

    周人继承了商人的青铜器文化,所以罍这种器物也保留下来了,不过在周代就没有那么的常用了,变成一种小众青铜器。

    但是在蜀地,可能是三星堆人对酒的喜爱,没有商人那么的夸张,所以这件商人用来装酒的方罍,在三星堆却是用来当做储存器的。

    类似存钱罐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陈翰在清理的时候,在这件方罍的泥土旁边,发现了一些贝壳、珍珠散落。

    方罍的器身内,现在已经塞满了泥土。

    但是,通过散落在罍口的部分贝壳和珍珠,陈翰已经可以判定,这个方罍在埋入土里的时候,应该是装满了贝壳和珍珠的。

    这个发现,让陈翰十分惊喜。

    这说明,在古蜀人原始的贸易体系中,也许贝壳和珍珠,便是他们的一般等价物!

    什么是一般等价物?

    简单的说,就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作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统一表现的特殊商品。

    在信用钞票还没有出现之前,全世界的人类社会都是有用一些商品当做一般等价物的。

    以华夏中原文明来说,最早肯定是以物换物的阶段。

    到后来,渐渐的出现了用贝壳、珍珠作为一般等价物,也就是发挥“钱”的作用。

    原因是因为当时的中原文明,都是在黄河流域生活,并不靠海。

    相对来说,只有海边才能出产的贝壳和珍珠,就变成了很稀少珍贵的东西。

    物以稀为贵嘛。

    东西越珍贵,就越具有价值,就能成为一般等价物。

    像靠海的齐国,一直到春秋时期,都还有在用贝币作为货币使用!

    当然,贝币这种一般等价物,到了青铜时代,就渐渐被青铜取代了作用。

    春秋时期,刀币、斧币、布币等用青铜熔铸出来的货币,已经开始流通并且取代了贝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