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路途中,宋怿却是思索起来来时的一些事情。 倭寇之事情,定然没那么简单。 倭寇能进内陆,那沿海怕已经是情况堪忧。 此事若是找到朱椿,怕是也解决不了问题,朱椿即将调任蜀地就藩,这贸然参与沿海之事,怕是落人口舌。 于朱椿,于他,都并非好事。 若是寻蓝玉,那倒是有些越界了,此事蓝玉若是知道,那必然会去解决。 但他只是一个臣子,调动重兵,是嫌死的不够快吗? 随口套个造反的名号是一点不为过。 况且蓝玉现在这得势的样子,朱元璋怕是已经有了意见。 此番,怕是直接送蓝玉上路。 倒是有一人,定然可以解决的问题。 旁人也可以牵线搭桥上,那便只能说明太祖——朱元璋。 便是朱椿,便是蓝玉都能替他牵线。 可问题在于,朱元璋凭啥信的一个无名小卒。 片面之词吗? 如今明朝这状态,宋怿也是稍有耳闻。 贸然行兵打仗,是不可能的。 当然,朱元璋好打仗都是不假,但问题在于劳民伤财,若是一无所获呢? 宋怿拿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渐渐的,他也是越思索越远。 …… 方孝孺?蓝玉?朱椿? 想到与二人的接触,宋怿倒是摊牌了一番。 一个时辰前,蜀王府外。 那两人是拦下了他的去路。 “所以,方掌柜,找我所为何事?莫不是道听途说了些什么?”宋怿转过头,朝着方孝孺问道,至于蓝玉,他是不太敢看的。 尽管方孝孺是自己人,但宋怿还是觉得,能不暴露还是不暴露,多瞒一会算一会。 “啊?宋小先生此言何意。”方孝孺是没听懂,不禁问道。 闻言,宋怿脸上顿时多了几分喜色,不知道那就好。 可还能宋怿开口遮掩,好心人蓝玉便是抢过话头,解惑道:“明朝,宋姓可不多,能与蜀王殿下交谈甚欢的宋姓,更是不多。” 听到此,方孝孺才是恍然大悟过来。 可没等方孝孺回话,宋怿便是拱手作揖,抢先说道:“我听祖父提过方先生很多次,他还不禁夸赞您,儒学比之太子殿下,甚之。” “啊?啊!”听到宋怿口中肯定的话语,方孝孺不禁失声惊喊道。 他未曾想过,老师竟然还有位孙子,当年那案子可是闹的沸沸扬扬,老师命大,保住一命,可也病逝与返乡途中。 何曾想,老师竟然还有位孙子。 他急忙的冲下前,手忙脚乱的摸着宋怿的脸庞,打量着,嘴边喃喃道:“像,太像了老师了,这些年,苦了你了。” 言罢,便又放下了手,低头沉默。 而宋怿是趁着空,连忙抽出身,一脸尬笑着说道:“不苦,不苦,有蜀王殿下照拂着。” 言罢,宋怿便是缓缓上前,恶狠狠的盯着蓝玉,手里却是恭敬的添着茶,似笑非笑的说道, “你茶是我托人从蜀地带的花茶,也不知道合不合凉国公的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