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在这时,一个电话突然打了进来。 来电显示:王俊红。 “喂,老王,有何贵干啊?”梁景龙笑呵呵道。 一个圈子里的人也不全是敌人,至少明面上会保持和气,以防那天上头安排合作了会尴尬。 “你那个控诉叛逆的视频是怎么回事?”王俊红的语气阴沉到了极点。 “哈哈哈,我这招先发制人怎么样?”梁景龙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不是,你是不是觉得叛逆很好对付啊?这不是给别人话柄吗?”王俊红咬牙道。 原本他们龟壳一般的处理方式已经能将杀伤降到最低,但这个猪同行这么一跳,这事情想不闹大恐怕都不行了。 “你怕什么?一家成立才一个月的公司,能翻出多大风浪?等到舆论浪势一成,他们自身都难保,就没有精力来对付我们了。”梁景龙无所谓道。 他的处理方式,也是有根据的。 互联网的消息传递具有盲目性和时效性。 盲目性很好理解,像是一些被大家默认为不会说谎的“知情人士”或是“受害者”,一旦说出些骇人听闻的所谓“真相”,被一部分人所接受。 然后一传十,十传百,假的信息就会被相信是真的。 而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被千夫所指的当事人无论怎么说话都像是在狡辩。 等到受害者好不容易搜集证据自证清白的时候,话题热度一过,已经没人关心他的肚子里到底有几碗粉了。 这就是所谓的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一个人在网络里是渺小的,哪怕发展成了公司也是一样。 在梁景龙看来,叛逆公司目前的体量太小,难以在这个领域和他们抗衡。 只要坚持过这段风口浪尖,就算他们最后官司败诉了,也能靠着这反抗波浪潮蒙混过关,还能反捞一波流量,简直就是一举两得的妙计。 “那是一家娱乐公司,手下的歌手号召力已经不小了,你这种手段没法获得一边倒的支持的。”王俊红心好累。 叛逆公司是小,但你梁景龙的公司也大不到哪去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