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日子看似平静的过了几日,这期间,周怀山往京城右相府里送了第二次“孝敬,右相心痛之余,又忍痛将这些东西都专送给了皇帝, 一点都没敢留。 接连两次,皇帝再不重视起来也过不去了。 “周怀上究竟是什么意思?”他问右相,同时用一种怀疑的目光看右相。 右相冷汗涔涔,心里将周怀山骂了十好几遍,扑通跪下来:“皇上明鉴,老臣与周怀山之间并无私交,他此番举动,老臣也是摸不着头脑啊。” 皇帝呵呵一笑:“朕记得,抽签当日,是你好心在里面加了一个淮阳府。” 右相一惊,当即就磕了几个响头:“皇上明鉴,老臣当时也没想过周怀山的运气会这么好啊。” 早知道会有今日,他说什么都不会往里加什么淮阳府。 那不是自找罪受么。 现在好了,皇上竟然都开始怀疑他和周怀山联合了。 可恶。 右相突然明白了。 这就是周怀山自救的手段啊。 他知道光凭自己的本事,是无法回京的,于是,就决定拉他下水,来个一不做二不休。 好你个周怀山,好手段。 皇上神色不明。 就在这时,太监送了一份信件上来,他展开一看,随即冷笑不已。 右相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抬头看了一眼,果然,皇帝正冷冷的盯着他。 他吓了一跳,赶紧又埋下头。 结果,皇帝就将手上的东西丢了下来。 右相捡起来张开一看,瞳孔一缩,抬头想要辩解什么,但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原来,右相与周怀上的关系竟然如此亲密。”皇帝嘲讽道。 右相冤枉啊,但周怀山信中所言却句句属实。 当年,周怀山参加科考之时,他确实是作为主考官,点了周怀山的卷子。 周怀山称呼他一声恩师也属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