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凌烟阁-《孤才不要做太子》


    第(3/3)页

    房玄龄站了出来,说:“启奏殿下,微臣觉得,府兵制度确实应当改进了,但是不知道殿下准备如何改进?何时改进?”

    “北路大军回归以后,就开始改进。天下各军州全部作废,重新拟定。彻底废除府兵,凡是愿意参军的,集中训练,平日不准回家。凡参军者,全家免税免除劳役,每月发放俸禄。

    除了军州以外的州府,废除都督职权,军州都督,不再由文臣皇子担任,改为军方将领。闲时,士兵只需要训练,就可以领取俸禄。但是遇到各地遇到灾难之际,士兵需要负责帮助运送物资,或者抗灾抢险。而到了战争的时候,军队直接参军,不再另行募兵。

    大的方面,孤只说这么多,至于具体的章程,孤已经准备了一本说明,待会儿印书坊就会将装订好的说明带来,你们可以分发下去,自行研究。年后朝会,谁有看法,可以当堂讨论。”

    见太子这么说,众人才放下心来。只要不是直接实施就好。太子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集思广益。确实,府兵制废除、变更这样的大事,确实要好好讨论一下,再实施。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房玄龄再次拱手道:“启奏殿下,中书省得到了陛下的命令,要微臣拟旨,命将作监建造凌烟阁、阎立本参与作画,用来缅怀建国以来的功臣。可是其中,侯君集赫然在表,微臣觉得不妥。”

    “凌烟阁?”

    御座之上,李承乾听到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搜肠刮肚许久,才想出了它是什么。

    本来是贞观十七年出现的建筑,没想到因为腿伤的缘故,让皇帝十六年就动了念头。至于侯君集

    叹息一声,李承乾起身道:“侯君集谋反,罪不可恕,但是,他伴随父皇征战四方,任劳任怨,而贞观以后,又参与灭亡东突厥、大破吐谷浑、大败高昌,这些功绩是没办法抹掉的。所以,就让他上凌烟阁吧。

    但是,造反的罪名仍在,拟定人物传志的时候,记得记上,也算警示后人。”

    房玄龄领命,重新退回了队伍中。

    见房玄龄回去了,李承乾又问道:“诸卿可还有本奏?”

    话音才落,杜如晦就站了出来。

    拱手行礼后,杜如晦道:“老臣杜如晦,有本启奏。殿下,微臣以为,是时候更改马政了。当初天下刚定,大唐极度缺马,曾有人言:‘鸠括残烬,仅得牝牡三千,从赤岸泽徙之陇右。’

    正因如此,武德年间,高祖皇帝设太仆寺统全国厮牧车马之政,由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组成,辖各地国有牧监多至六十余所,还有驾部掌全国驿马及官、私马的簿籍。

    然而现在,伴随着东突厥草原纳入大唐版图、吐谷浑、西突厥、薛延陀等大量草原并入,大唐已经不缺战马了。如此,再持续先前的马政,无异于斗量海水,毫无意义,因此,微臣请奏,修订马政。”

    杜如晦之言,堪称满堂皆惊。

    马政的重要程度,不比府兵制弱多少,岂能因为这一句话就更改?

    尤其是太仆寺寺卿,立刻跳了出来说:“杜如晦你个老匹夫,马政持续多年,岂是你一句话就能废掉的?”

    杜如晦之言,毫无疑问直接就是砸了太仆寺的饭碗。

    杜如晦转身道:“老夫只是说修改,又没说废掉,你急个什么?”

    闻言,太仆寺寺卿才松了一口气,拱手道:“太子殿下,当今战马对于大唐军队而言,依旧重要无比,还请太子殿下三思。”

    李承乾想了一下,出言道:“马政确实要修改了,至少牧监不必维持六十之数。况且,给天下马匹注册成籍,也不现实,既如此,杜相跟房相一起合计一下,递上来个折子吧。”

    上一章写完,又没检查就上传了,尴尬=-=、、、另外,不少书友问我是不是要完结了。我想说你们也太残忍了吧,李承乾当了两百多万字的太子,就不让人家当一段时间的皇帝啊。还有新书的问题,新书暂时拟定不写历史了,准备写个玄幻仙侠的。历史.太累,太心烦,况且争议太多了。

    我就不明白了,怎么现在洗炀帝成了主流了?怎么骂李世民的这么多?一些人骂我骂的这么狠,有本事你去对百度百科输出去啊,什么时候百度百科修改了上面的文字,开始歌颂隋炀帝的时候,我专门给他写一本书,用来道歉行不?

    至于李世民,的确,他是挺混蛋的,但是瑕不掩瑜,他奠定了盛唐的基础,这却是不争的事实。还是一样的话,一些人能对百度百科还有各大科普输出到他们痛骂李世民,我就专门写一本书用来骂他。

    历史这东西,本就是后人的总结,这没错,但是苍蝇不咬没缝儿的蛋!一些人,也是时候清醒清醒了,这种白的染成黑的,黑的洗成白的行为,真的就很爽?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前段时间洗白南京案件犯罪者,还有洗白十七年前马加爵杀人案的行为。可清醒清醒吧!

    ps:此牢骚只针对一些个人,占用了各位读者大老爷的视线,实属抱歉,实在是被人骂到娘了,才爆发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