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怎么行?乔婉诗没料到人家县太爷根本不想和她一个年轻少女,又是商户的人打交道,想了想给门房塞了二钱银子,说道:“劳烦代我传一句话。” 门房垫垫手上的东西,笑眯了眼睛,“好说好说。” 何三守在旁边听得真切,啧啧舌却没有说什么。 不多时,门房回来告知请她进去。 进去的时候,乔婉诗打量四周,府上柱子、房檐很多地方掉漆不说,一路走过来几乎没见到什么仆人,也不见什么精致摆设,传闻县令清廉看来确实不假,于是对于此行的成功率更有把握了。 到了书房外,门房侧身抬手,“请。” 乔婉诗走了进去,县令还没去前衙,正在阅览宗卷,见她来了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 “老爷。” 一个妇人端着托盘进来,乔婉诗看见她头上的芙蓉石金簪,这是官家夫人才能佩戴的饰物,连忙站起来,“小女乔婉诗,见过夫人。” 孙夫人按着她坐下,微微笑道:“不必多礼,我们府上没那么多规矩。” 随后她便走了。 这时孙岩也看完了宗卷,喝了口热茶,才看向少女,“何谓新品种大米?” 乔婉诗松了口气,摘了钱袋子,假装掏东西实际是从系统里拿出一把雪白的大米,递到孙岩面前,“大人请看。” 孙岩的眼睛顿时直了。 当代的粮食即便是富贵人家用的精磨大米,也不过去了面前那层黄,而且会变得细碎。而少女手上那一小撮大米雪白剔透不说,颗颗饱满,他从未见过这等优质的粮食! 要是能播种下去的话,孙岩一想到那结果顿时话都说不利索了,眼睛锃亮的看向少女,“这……这是哪来的?” 乔婉诗把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搬出来,“以前上山砍柴的时候,看见一片野生稻子,想来扬花的时候混了山上的野粮,变种了。所以民女便将之采摘下来,闲来无事就不断在沟渠里试种精选优质成果,最后得到这种。” 这个借口是最能被接受的,现在的人们一经发现了嫁接技术,不然怎么会有移花接木一说? “好好,产量呢?”孙岩最关心的是这个,“想当年我游历江南,那里的稻香米也好,只是产量甚至不如寻常的水稻。” “一株穗子,最少也有两百粒粮。” 这还是乔婉诗保守估计,但相对于当前水稻一株不足五十粒的产量,已经不得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