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珠光青瓷-《鉴宝无双》


    第(2/3)页

    同安窑?

    吴夺心想,差不多就应该是这个闽南的当地窑口了。

    同安窑的存续期不是很长,主要是宋元时期,以青瓷为主,一般釉层比较薄,胎釉结合紧密。

    在华夏的宋元时期,若说青瓷,同安窑肯定排不上号,且不说汝窑官窑哥窑,就是越窑和龙泉窑,那比同安窑的名气也大得多。

    但是呢,同安窑青瓷在明代以后,在倭国名气却很大,还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珠光青瓷。

    前面加个“珠光”,并不是形容它的釉色光泽什么的,而是因为在华夏明代时期,倭国有一位高僧,发现了从华夏来的同安窑青瓷之后极为推崇。

    此人名叫村田珠光。

    村田珠光是一位高僧,师从一休宗纯——就是“聪明的一休”里一休的原型。

    村田珠光也对华夏茶文化十分痴迷,研究精深,颇有建树,被倭国人尊为茶道的开山鼻祖,号称“茶汤之祖”。

    据说,当年村田珠光无意中捡到一些青瓷茶碗的碎片,后来又雇人在附近寻找挖掘,得到了一批刻花的青瓷茶碗,而且还挑选出了其中精品送给了倭国的将军。这批茶碗来自于华夏,宋元时期由泉州出海运到倭国。

    村田珠光对这种青瓷的推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由此,珠光青瓷在倭国就叫响了。

    吴夺一边想着,一边进一步仔细看了看。这斗笠碗胎釉结合紧密,胎也不算厚,圈足露胎处颜色灰白。同时呢,碗上还有刻花,是灯草纹。

    这碗看着轻巧美观,还是不错的。

    彻底看完之后,吴夺也听了听。

    这碗居然还是南宋的!

    吴夺听明白之后,不由看了一眼摊主。

    摊主是个脸盘很方的小个子男子,有个四十岁左右,“老板,看上这只碗了?”

    吴夺点点头,“给个漏价儿呗。”

    “要收摊了嘛,想要一定给你漏,底裤都漏给你!”摊主笑呵呵,“这是南宋同安窑青瓷刻花卷草纹斗笠碗,你给四千块好了!”

    虽然他的普通话有些蹩脚,但吴夺还是能听清楚的,听摊主说完,吴夺有点儿愣了。

    首先他的描述和断代极为准确,自己倒相形见绌了,听了之后才和他一样的水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