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反攻罗文峪(二)-《东厂督公》


    第(2/3)页

    李思礼见萨哈廉说话如此客气,有些受宠若惊,吊在嗓子眼的一颗心也吞回了肚子。

    信誓旦旦地说道,“萨贝勒请放心,我城既然归降,剃发留辫自是应有之意。一会点卯之时,下官便在所有将士面前第一个剃发,以为表率。”

    萨哈廉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李大人忠义,本贝勒很高兴。不过本贝勒只给你一天时间,今天太阳下山前,城内无论军还是民,皆需剃发留辫。”

    说着,语气一转,又如寒冰一般说道,“李大人明白本贝勒的意思?”

    李思礼心中一颤,赶紧赔笑道,“下官明白,下官明白。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日落之前,罗文峪城内决不会有一个不剃发的汉人。”

    萨哈廉瞬间又变回和颜悦色的模样,拍了拍李思远的肩,“李大人忠心!本贝勒,欢喜的很!”

    剃发,是后金收服汉人的惯用伎俩。剃了头发,就相当于给降金者烙上了印记,在新的头发没长出来之前,他们无论走到哪都会被看出是已经投降了金人。明朝程朱理学盛行,讲究身体发肤授之父母,又讲究忠君爱国,所以这样的人即便回归了明朝,也会被视作不忠不孝之人,这辈子就别想抬头做人了。尤其对于军士,不被朝廷治死罪就很不错了。所以,历史上很多被剃了发的明军,最后就真的死心塌地地归顺了后金。

    萨哈廉目前手上仅有两千正规后金军,一千布置在大安口,一千就在罗文峪,兵力算不上多。虽然以目前的情况看,明军撇开后金主力而大举反攻大安口和罗文峪的可能性极小,不过深谋远虑的他还是不敢大意,要在最短时间内归化这些降兵,以充实这两个关隘的防守力量。而让这里的所有汉人军民剃发,是他实行归化计划的第一步。

    四千精兵在经过短暂的休息后,立即着手准备进攻罗文峪。

    赵率教之前也在蓟镇呆过,因而对罗文峪的防守布局十分熟悉。罗文峪城外,有两处营地,分别为大河局和小山营。营后便是罗文峪城,城后就是罗文峪关口。因此,要进攻罗文峪城,必须先清掉大河局和小山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