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三边形势-《东厂督公》


    第(2/3)页

    老道很肯定地说道,“应该错不了,因为这些消息不是一个人说的,是很多在山西的白莲教徒反馈过来地。”

    秦书淮微微颔首,心想看来张献忠的发展速度,比历史上快了一两年。

    又问,“山西连年干旱,这张献忠钱粮何来,如何养活十万兵马的?”

    老道说道,“张献忠手下中,有一个叫罗汝才的,精于谋略,人称‘曹操’。他向张献忠献计,要他善待盐商、粮商而重处银商,说白了就是与盐商和粮商合作,张献忠保他们的家产、店铺不受流寇侵害,而他们向他暗地里输送盐、粮,甚至帮他们采办军械等物资。所谓重处银商,其实不光是从事票银兑换的商人,而是对除盐、粮商人外的其他所有商人进行盘剥,稍有不从就扣他一顶奸商的帽子,杀其全家,占其家产。如此,他们一方面保证了后勤,一方面又有了银源,自然可以立足山西了。”

    “这罗汝才倒有几分本事。那陕西那块呢?”秦书淮又问。

    “陕西那边,主要以高迎祥为首。高迎祥的实力比张献忠又高出一筹。他自称佣兵三十万,又有二十八路诸侯会盟,总兵力达到五十万。不过实际上,估计只有十万嫡系兵马,另有五万依附于他的盟友。高迎祥自称闯王,手下有不少大将,最有名的是一个自称闯将的李自成,另外还有刘哲、黄龙等,可以说,流寇当中他的实力是最强的。”

    “他的财源是从哪来的?”

    “原本也是靠打家劫舍。不过看到张献忠那边的法子好使后,他也这么干了。陕西遭灾没有陕西那么严重,所以他的钱粮相对比较充裕。高迎祥这个人,比张献忠要讲道理些,口碑也要好一些,没有张献忠那么嗜杀,所以在当地比较受尊崇,百姓说他有帝王之相。”

    秦书淮微微一笑,道,“是不是有句话叫‘闯王来了不纳粮’?”

    老道呵呵一笑,说道,“是有这么一句话。不过这是老百姓说的,那些富商可不这么想。他要是跟谁都不纳粮,那他的十几万大军吃什么,喝什么?”

    秦书淮顿了顿,忽然又想起了什么,说道,“不是说三边还有个叫‘王和尚’的人么?传说此人得了三宝密卷中的帝王卷,他现在混的如何了?”

    老道不屑地一笑,“这个王自用最是好笑,半年前刚刚才有些名堂,就听了一个狗头军师的话,对外放消息说他得了帝王卷,言下之意就是他能成帝王,让各路流寇人马都来依附于他。可他也不想想怀璧其罪的道理。其他流寇一听他有什么帝王卷,马上调头去打他,抢夺这个帝王卷。结果去年底,他大败于李自成,自己都被俘了。之后,李自成跟他要帝王卷,他才说哪有什么帝王卷,都是他自己吹的。哈哈,你说这人是不是蠢?”

    秦书淮眼皮子微微一抬,道,“他被李自成剿灭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