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蓟镇局势-《东厂督公》
第(2/3)页
这时,崇祯插话道,“秦兄,简单点说,就是建奴围了遵化城,然后又东进迁安、永平,你看他们会不会去打山海关,然后回头和朵颜部一起进攻锦宁?现在宁锦可没多多少兵啊!”
宁锦防线是一条狭长的地带,从地理位置上说,夹在朵颜部和后金之间。如果山海关被破,后金从山海关和沈阳发兵,两面夹击,而朵颜部自西往东进攻,就形成了三面夹击,宁锦防线却是很危险。
秦书淮想了想,说道,“应该不会。建奴眼下钱粮奇缺,进入中原只为劫掠,不为地盘。而如果要拿下山海关、锦州、宁远等地,他们的代价势必也不会小。要知道建奴这次已经是集全国之力了,这十几万兵如果损失过半,他们在蒙古诸部面前的威慑力也将失去大半,到时候这些蒙古人不但不听他的,反而还会去抢他的草地和牧场,这可就得不偿失了。”
孙承宗问道,“侯爷如何确定此次来犯之建奴已经是他们全国之力了?老夫怎么听说,他们在沈阳还有十万精兵?话说回来,近年来建奴不但占据了辽东大部,还征服了蒙古诸部以及朝鲜,难不成他们拢共就这些兵马?”
崇祯也表示惊讶,听完孙承宗的话后又跟着说道,“秦兄,建奴真的就这点人马?”
也难怪他们。明朝又没有卫星之类的高科技,消息的闭塞是肯定的。虽然明朝也派了细作长期混在沈阳城,但是细作总不能去清点后金的人口吧?就算有几个细作混到了后金军中去,他最多也只能知道自己所在的大营大概有多少兵,总不可能知道后金全国有多少兵吧?再者,在建奴的地盘,汉人是不能随意走动的,细作或许可以通过一些表象推测出自己所在的地区大概有多少兵,但是其他地方有没有兵,有多少,你让他怎么推算去?
这么一来,崇祯和孙承宗不知道后金究竟有多少大军就不足为奇了。加上各地武将总是喜欢虚报敌军数量,所以才导致他们认为后金国内现在至少还有十万大军。
秦书淮却是斩钉截铁地说道,“建奴在老巢最多还有两三万兵,这是极限了。皇上和阁老信我便是,我在很久前就在沈阳城放了内应,错不了。”
崇祯说道,“既然秦兄这么说了,那想必八成就是这样了。那这么说来,他们进攻迁安等地是何意呢?难不成是想绕过蓟镇,沿丰润、玉田、香河一线来京师?”
不等秦书淮开口,孙承宗就说道,“皇上放心,没拿下遵化和蓟州之前,他们是不敢来京师的。因为他们也知道,秦侯爷的大军已经到京师了,不留好退路,他们又怎么敢贸然一搏?”
秦书淮接话道,“孙阁老说的没错。黄台吉要想来京畿富庶之地劫掠,势必要留好退路。要是不拿下遵化、蓟州,他们就没办法从几个已破的关隘退回去,到时候咱们磨也能磨死他们了。”
崇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所以他们进攻迁安、永平等地,就单纯只是为了劫掠?”
秦书淮无比确信地说道,“没错,臣以为就是如此。建奴国内的粮草本就不济,此番劳师远征定然粮草奇缺,所以需以战养战。然而大安口、马兰峪附近的村庄、县城,经过己巳之战后早已人口凋敝、无甚存粮了,所以他们才着急到处去筹粮。从这点看,若是我们能将他们拖在蓟镇,过不了多久黄台吉自己就得退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