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受命于天-《争鼎楚汉》


    第(2/3)页

    除了官职外,军中普通士兵、行政部门中普通小吏,又细分为一级至三级。

    内侍将文武官员的职位和官阶宣读出来,朝臣们惊呼着,大王改革得还真够彻底。

    宣读完毕后,赵歇道:“以前俸禄标准过低,凡是为寡人效力之人,寡人绝不亏待。从下个月开始,所有官吏、将卒,俸禄增加两成。”

    德政殿内,顿时沸腾了一阵,涨工资谁不喜欢。

    精明的人看得出来,这是赵王收买民心、军心。

    接下来是晋升标准,赵歇发言具体讲述着。

    在军官方面,要获得晋升,军功是最重要标准。不过,对于立功标准,赵歇抛弃了只按照杀敌数量来计算这种单一方法。

    比如,在防守城池关隘挫败敌人攻势,烧毁敌人粮草;在军中出计策被统帅采纳后获得成功的,劝降敌人…等等此类,凡是对作战胜利有大贡献,或者在军事上对国家有大贡献的,都会计算入军功。具体功劳大小,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文官方面,赵歇亦说出了政绩的考核标准。

    军人和文官,要获得晋升,除了战功或功绩外,还可以凭资历晋升。

    一般情况下,军人从军年限每累计满三年、文官从仕年限每累计满四年晋升一次。

    如果中途有犯错误的,分别有记小过、中过、大过这三种惩罚方式,分别剥夺2年、4年、6年不等的累计时间(也就是这段时间不计入从军、从仕年限),比大过还要严重的错误,那就要降职甚至开除。

    在征兵制度下,如果士兵平常在家未到军中服役,不计入从军年限。所以军人晋升年限比文官短一些才显得合理。

    这是参照了现代的军队晋升制度,赵歇觉得可以运用到这个时代中。

    比如西汉的李广,资历很老,但在唯杀敌数量论军功的制度下,造成了“李广难封”。如果按照当时的军功标准,李广的确没有达标。

    除了军功和资历外,还可以通过能力获得军职,比如较技比武、集体考核,那些成绩优异者,可根据具体情况晋升。

    最后,赵歇说,除了官职外,设置四个爵位,分别是“伯、君、侯、公”四个等级。

    他设置了众多级别,就是要给予官吏和军人足够多的上升空间,让臣子们更有干劲。

    朝臣们越听越惊,越听越是震骇,这些改革措施,先不论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自己是否赞同,大多数人能看出,大王所说的晋升标准实在太完美了,哪怕是制度最严密的秦国都无法与之相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