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成败是它-《花寂的孤独在燃烧》


    第(1/3)页

    “捷报”传来,语文老师还是很高兴的:

    花寂的《爸,我回来了》征文获得了全校第三名,班上同时参与的五位同学里面只有花寂一个人上了榜。

    不过,因为是校内活动,并没有什么额外的奖励,只是校刊会出报纸专栏,集中刊登获奖作文,纷发至全校学生人手一张。

    值得说明一点,如果是按照以前正常给校刊投稿来讲,知名不具,所有作者都可以使用自己各式各样、风格迥异的笔名来落款;

    这一次不同,获奖作文的署名必须真实,详细到班级个人。

    尽管是在很不情愿的前提下写的文章,但是能够“获奖”,“为班级争光”应该还是算做很美满的结局。

    连徐可儿都发自肺腑地捧着花寂,说:“我就知道这件事情只要你出马一定可以的。”

    旁人无意搭嘴会问:“为什么?你又掐指一算?”

    徐可儿挑挑眉,这么久以来第一次自爆:“我是看着她写作文得奖长大的。”

    花寂心里隐隐也有些自豪,升学至G中以来,被压制了这么久,自己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

    她好想让那些误会自己的人,如陆一诺,能够正面看待一次自己的名字,“花寂”这两个字不代表什么妖魔鬼怪,没有那么不堪。

    至于白星怿,花寂心里百感交集。

    她还是那个擅长写文获奖的她,而他早已不是与有荣焉的他。

    这一次,花寂似乎渐渐找到了那么将自己的头颅高高抬起的感觉。

    真的感觉很好。

    直到——

    很快,专刊下来了。

    像这种思想政治性极强的征文,即使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行文流畅得写一篇出来应对,但是主题立意都能猜得八九不离十,无非是对父爱如山的颂扬。

    真正好看的文章是“标新立异”的,越不被主流认可的,大众越看得欢快。

    因此,征文专刊发下来之后,这些了无生趣的文章就跟八股文一样,真没几个人愿意读一读,折起来当个草稿纸都嫌上面字太多。

    偏偏有同学耐着性子看了,结果真看出了问题。

    一位姓江的男同学拿着专刊当场大笑起来,直呼荒谬,惹得周边同学纷纷侧目,不知其意。

    花寂望过去的时候,恰好和江同学对视上。

    江同学看见正好花寂的注意力瞧着自己,张开嘴要说什么,“啊”了半天,真的是话都快到牙齿缝眼看就要蹦出来了又硬生生憋了回去,只对着花寂摆摆手,没事没事。

    分明有事。

    花寂上课都不太安心,寻了个机会,在班里截住江同学。

    花寂都还没说话,江同学光看着花寂就已经忍不住在笑,不是什么深情款款、甜甜蜜蜜的笑容,俨然是把花寂当成一个行走的笑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