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徐氏兵谨-《青玄问天》


    第(3/3)页

    若是预料不错,付给银钱以后,老道会劝他放下过往,谨慎言行。他要做的事情与这些冲突,即便听了也是白听。

    再次上路以后,司马问之带着琅琊一路西行。半日后绕过荥阳,距离河南郡内洛阳已经不远。

    行进途中,他怀中有了异动,乘风醒来后一改之前颓废模样,吐着蛇信不停向北方嗅探。数十息后看了他一眼,又钻回他怀中,回去的时候眼中多有犹豫。

    北方数十里外,是神州大河,也是华夏文明发源处。乘风的举动源自天性,龙性喜水,虽隔着很远,它仍有感应。

    再过一日,经过快速行进,一人一狼能隐隐看到洛阳城池。

    相传大禹建古夏国,都城就在此时洛阳附近。并且在上清宗典经之中,对洛阳也有提及。

    洛阳之名,取自洛水之阳。上古时期曾有神龟走出洛水,背负洛书,献给夏皇大禹。

    禹皇受洛书启发,创下道家行法禹步,累积功德飞升上界,号称太极真君。

    古夏国以后,历经商、周、秦、汉等朝,直至晋国南迁之前,洛阳大多仍是都城。

    只是近些年群雄争霸,河南郡富足,多受争夺屡遭战事,此处逐渐没落。

    司马问之带着琅琊走到洛阳城外的时候,天色渐暗。城门处差人正在催促进出百姓快些动作,以免误了时辰,耽搁他们交差。

    但他没有着急,也无意进城。方于县令引荐的那人不在城中,在城郊某处坞堡聚集之地。

    与宋国设立里正乡正管理百姓不同,魏国没有这些职务。

    当年没有南迁的豪门巨户大多建立坞堡聚居,相互驰援,以求在战乱之中自保。

    久而久之,当地出现一些豪门宗主。

      


    第(3/3)页